通往人的全面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研究历程与文献综述

人的现代化的理论根源于人的现代化的实践。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主旋律,其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下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期,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内涵不断深化。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化不仅是要“化物”,更要“化人”。西方许多学者开始着力从各自的研究视野探讨人的现代化问题,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述及观点。中国学界对人的现代化的探讨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真正的人的现代化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猛推进,国内学者启动了对人的现代化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论”、“关系论”、“协调论”和“素质论”等,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

(一)国内外人的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历程

1. 国外人的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历程

国外学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其研究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是国外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理论阐释和目标预设阶段,是为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证研究和人的现代化活动的广泛推进做理论准备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有马克斯·韦伯关于现代人格的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以及日本学者大象久雄的《现代人形态》(1946)。这一阶段的研究侧重理论探索与目标预设,但对人的现代化实践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要求。一些国家,譬如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自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国外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展开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是人的现代化实践从描述向实证推进的阶段,各个学科从不同视角开启了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各个学科在人的发展上聚集和人的分支学科不断发展的态势。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提出:“现代化主要是心灵的状态进步的期望、成长的倾向及让自我适应变迁的准备,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在人格系统上有所调整,也即必须要具有一种‘心灵的流动’及‘移情能力’。”[1]这一阶段最主要的成就是经典人的现代化理论的诞生,以美国学者三本专著:《成就社会》《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的问世为标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为首的课题组从1962年起在科学的实证调研基础上,开创和奠定了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模型。自此之后,但凡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都不能绕过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方法。此外,卡尔、塔尔科特·帕森斯、塞缪尔·亨廷顿等也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视角探讨了人的现代化问题。苏联的心理学家安纳耶夫在《人的认识的对象》(1969)、哲学家弗罗洛夫在《人的前景》(1983)等著述中也研究了人的现代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是国外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第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的曲折演进,以及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阶段是世界范围内人的现代化问题最突出、需求最旺盛、研究最活跃的阶段。人的主体性与人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与人的社会性、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人的自由性与人的规范性、人与自然等关系范畴成为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时代课题。在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下,各个学科在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深化了人的研究,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学科——人学和未来学,展开了对人的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使人的理论和知识更加系统化、人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人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人的本质的研究更加深入。

2.国内人的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历程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备受世人瞩目。基于此,“中国的现代化研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就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学术讨论,但这种学术探索后来中断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于经典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论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进入多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研究阶段,涌现出罗荣渠、钱乘旦、林被甸、董正华、尹保云、何传启等优秀学者。

中国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文化先驱严复、梁启超就已把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主体要素提了出来,而真正的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中国的发展重新调整到现代化的主航道。此后,理论界开始了现代化的方方面面的研究。从目前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李鹏程是中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最先提出人的现代化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学者。早在1980年5月,李鹏程就在《四个现代化与人》一文中提出若干重要观点:“人是四个现代化整个社会变革过程中主体位置的确定不疑的占有者”,“人是四个现代化的目的的承担者和归宿”,因此“四个现代化是属于人的社会的现代化,所以,它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为了人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必须是为了具体的人的现代化,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现代化,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现代化”[2]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实践也更注重“器物现代化”,轻视“精神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因而在改革初期很少有学者会从现代化的理论视角观照中国人的发展问题。但是,中国学者却从哲学角度深入研究了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人的发展问题,兴起了“哲学的新形态——人学”[3]研究,并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20世纪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向从学理上说清人、从实践上塑造人方向发展”[4]。其中,代表性的著述有:黄枬森(又名黄楠森)、陈志尚等北京大学教授集体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与人》(1983)、《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研究》(1984),陈先达、靳辉明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集体编写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1984),王锐生、景天魁著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1984),袁贵仁著的《人的哲学》(1988)、《马克思的人学思想》(1996),黄楠森、夏甄涛、陈志尚主编的《人学词典》(1990),黄楠森主编的《人学原理》(2000),陈志尚主编的《人学原理》(2005),孙鼎国主编的《世界人学史》(2003),李中华主编的《中国人学思想史》(2005),赵敦华主编的《西方人学观念史》(2005),韩庆祥著的《马克思人学理论》(2011),等等。众多的论文、著作,内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人学基本理论,如人性,人的本质、能力、个性、需要、权利、自由、解放、价值、全面发展,个人与群体、社会;人学史,如西方人学理论、东方人学理论;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5]。这些全面、充分和厚实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有益探索和积累,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发展,现代化主体的观念、素质、能力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羁绊,现代化首先要“化人”成为社会广泛的共识,再加上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中文译本的问世及围绕其产生的一系列讨论、人学研究的深入和科学化,人的现代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现代化研究的显学。这一时期,也是人本主义思潮在中国以各种方式传播的时期,不论是浅层次、全方位的“观念更新”,还是较深层次的“文化热”,抑或是哲学、人学层面的“主体性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人”,重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并直接或间接强调了主体变革对于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性、首要性。可以看出,这些观点与“人的现代化”的一般理论所持观点是一致的。这一时期国内的人的现代化理论的特点是:只强调作为现代人的自主性,而轻视社会性;只强调人的文化属性,而忽略人的政治、经济属性;只强调“现代人”的人格模式,而忽视现实的社会环境[6]。可见,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中存在的泛文化主义和忽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倾向在这一阶段中国的人的现代化研究中并未被规避。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人的现代化研究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和理性化。1989年之后的几年,国外的现代化理论的引介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国内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也呈现一种兴盛态势,原来西方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渐得到改变。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也进入一个立足于国情、内涵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人的现代化理论的狂热开始降温,理论界开始在反思中推进中国的人的现代化研究,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论”、“关系论”、“协调论”和“素质论”等。有学者研究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如叶南客的《中国人的现代化》(1998)、郑永廷的《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2006);有学者开展了人的现代化的实证研究,如李萍和钟明华等的《人的现代化:开放地区人的现代化系列研究报告》(2007);有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人的现代化,如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1994)、《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2005);有学者探究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历程,如袁洪亮的《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2005)、周建超的《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2010);有学者研究教育与人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国内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特点,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入探究了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原理;二是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实际、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入分析推进和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策略和道路。可以说,已基本上形成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分析模型和科学方法论,这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二)国内外人的现代化研究的代表成果

国内外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可谓不胜枚举。与本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主要有美国学者英格尔斯,中国台湾学者杨国枢,中国大陆学者叶南客、郑永廷、何传启等的观点和著述。他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许多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本研究大有裨益。此外,还有一些期刊上的散论,虽使本研究受益良多,但由于其观点与下列著述的观点相差无几,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

1.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是人的现代化研究的集大成者[7]。英格尔斯和他的同事从1962年起,在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进行了一项名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研究”[8]的大规模计划。该计划开创性地研究了个人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尤其是那些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的个人行为的变化过程。1966年他们在阿根廷、智利、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这6个发展中国家调查访问了6 000余人,完成了初步的实证研究。他们首先于1966年12月在《社会测量》杂志上发表了《综合现代性量表:个人现代性的一个比较心理学度量》,提出了“个人现代化”的概念[9];之后经过8年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于1974年出版了《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一书,该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也奠定了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地位。正如盖伊·E.斯旺森所评价的:“英格尔斯在六个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个人现代性的本质、渊源及后果的研究,是当代社会科学中少有的最重要的调查报告之一。任何历史学家或社会学家如果想解释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那么这本书是非读不可的。”[10]后来英格尔斯又在1983年推出了《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它是对《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的理论、方法和观点的深化、验证和补充。在《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这部著作中,英格尔斯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力量如何改变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并从人际关系出发,探讨现代化的含义,阐明现代化制度机构对个人精神调适的影响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严重。此外,该书还别具一格地将研究个人现代性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社会主义国家,探讨了苏联和中国的个人现代化道路。

英格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著述丰富、理论深厚、方法科学,对世界范围内人的现代化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概言之,他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人的现代化理论:

(1)个人现代性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国民的心理和精神如果处于传统意识之中,就构成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1]一个现代社会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它的人民必须具备某种品质、态度、价值观念、习惯和意向;此外,个人现代性还构成了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追求经济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个人现代性是社会现代化最有价值的目标。

(2)个人现代性的特征。英格尔斯通过跨国、跨文化的研究概括出个人现代性12个方面的特征:乐于接受新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与变化;头脑开放,尊重不同的看法;注重未来与现在,守时惜时;注重效率、效能,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注重计划;尊重知识,追求知识;相信理性及理性支配下的社会;重视专门技术;敢于正视传统,不唯传统是从;相互了解、尊重和自重;了解生产及过程[12]

(3)通过跨文化的实证研究发现,对个人现代性起较大影响和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工厂工作经验、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的科层组织、农村合作社、父亲的教育、家庭的环境[13]

2.杨国枢的中国人的现代化理论

英格尔斯及其团队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他们不仅开创性地为人的现代化研究理论奠基,也首创了研究和测量人的现代性的方法,他们所编制的“综合现代性量表”(OM量表),早已成为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经典工具,被世界各国学者采用。中国港台地区的许多学者如杨国枢、李亦园、金耀基等在20世纪70—80年代也受到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的影响和启发,开始探究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

中国港台地区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台湾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他从1965年起开始关注国民性研究,继而开展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价值观和人格的改变、个人现代性的概念与测量、个人现代性对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以及从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角度展开对个人现代性的比较研究,并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人现代性问题的理论立场分析框架,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个人现代化程度与社会取向强弱》(1972)、《中国人的蜕变》(1974)、《中国人的性格》(1976)、《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1991)等[14]。他在论文《中国“人”的现代化——有关个人现代性的研究》(1974)中指出:“个人现代性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个人特质,此特质目前虽然无法予以直接观察,但其程度却可透过某些可加观察的个人反应或行为而间接推知。而且,作为一种假设性的建构,我们认为个人现代性既有其来由,也有其后果。所谓来由是指能够决定或影响其他因素,所谓后果是指它所能决定或影响的事项。”据此,他将个人现代化的由来、现代性特质以及后果因素组合在一起提出了“个人现代化分析模式”。

杨国枢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分析模式揭示了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34个相关因素,其中1~14展示了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各种诱因,15~22是个人现代性的内在特质,23~34则是人的现代化的各种外在标志和行为结果(见图0-1)。

picture

图0-1 杨国枢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分析模式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他得出结论:“透过各种环境的与社会的因素,现代化历程使不同的中国人现代化的程度不同,而此种个人现代性的差异又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与活动。因此,知道了一个人的环境与背景因素,便可据此推断他的现代化程度,而知道了他的现代化程度,便可进而了解与预测他的行为。”他通过对影响个人现代性因素的定量分析,提出了中国人现代化的七项气质特征,“现代化程度愈高者”,一是其个人适应愈好;二是外向气质愈强;三是独立性与支配性愈高;四是其“与人和谐相处”的特质愈少;五是其思想行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愈高,对变革与新奇事物的爱好也愈强;六是愈能对他人不同于自己的信仰、意见及价值观少存偏见;七是其男性化的气质愈多。

总之,杨国枢对人的现代化特征的研究,较之西方学者的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研究中国人的现代化,具有较为明确的价值取向性;二是把人的现代化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研究人的现代化影响因素,也研究人的现代化的内在特质,还研究人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果,比较系统、全面;三是对影响人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而研究了人的现代化程度[15]

3.叶南客的人的现代化理论

叶南客研究员是国内较早专门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的专家。他从1986年开始介入人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他的研究基本上遵循着英格尔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但不是简单的移植套用,而是将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文化特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着力探讨了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叶南客先后写出了《重建人的时代震颤》(1989)、《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1991)、《边际人》(1996)、《中国人的现代化》(1998)等著作,在《社会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16]。他认为,中国现代化大业中最关键、最深层、最艰巨的工作乃是现代化事业的创业者——人自身的现代化。“道理很明白,具有现代化素质技能、现代化意识和行为倾向的人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科学而先进的文明蓝图不可能在愚昧落后的人群手中化为现实;再者,现代化为的是什么?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不也正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吗?所以,人的现代化正是现代化目标的核心组成。”[17]

叶南客人的现代化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国人的现代化》,该著作首先将中国人的现代化内涵、目标在社会现代化的整体战略中进行了价值定位;其次在纵向的现代化百年历程中,理出了中国人的现代化脉络;再次以较多的笔墨对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多方面进步要素做出了实证分析和理性评估;最后在归纳总结、评析国内外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对21世纪中国人的现代化前景和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进行了展望和较系统的探索。叶南客这部著作的创新价值在于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变迁视为一体,进行融合的、互动的分析,同时还尝试性地对中国人的现代化进行实证分析,制定了“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了“人的现代化”抽样调查问卷[18]

4.郑永廷的人的现代化理论

国内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郑永廷先生是国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深入研究人的现代化的第一人。他编著的《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19]构建起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方法论,把人的现代化视为在时间和空间系统中演进的过程,着力对有中国特色的人的现代化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该书的基本观点是:(1)人的现代化处于众多矛盾的张力之中,人的现代化需要系统地、辩证地看待。(2)人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研究人的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当今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化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3)中国人的现代化不仅是个人的现代性战胜传统性、现代人格对传统人格的改造,还应包括人的发展状态与发展过程;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必经的重要阶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包含人的现代化状态与过程,人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阶段衔接性。(4)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矛盾是人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和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与人的现代化实际水平的矛盾。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矛盾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片面性与全面性、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矛盾,这些特殊矛盾决定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既受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受国外现代化的影响,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反映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等。(5)中国人的现代化理论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主体性理论、价值理论和人学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国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科技发展给人的现代化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人的现代化存在机遇和风险。(6)中国人的现代化是由外源、自发向内生、自觉的转换过程,应该在观念、制度、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建设上培育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以人的发展制度建设为人的现代化提供规范化、有序化支持。

郑永廷先生关于人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有:(1)从哲学视野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全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思想体系,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取向,分析了我国人的现代化概念与西方人的现代化概念的联系与差异。(2)进行中国和西方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借鉴西方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内容与经验,丰富发展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3)综合分析人的现代化的各种矛盾,在时间、空间维度将矛盾进行分类,指出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矛盾,探索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为中国人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4)系统调查研究影响人的现代化的主观、客观、历史等因素,分析了影响中国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为培养人、发展人提供改革和创设条件的依据。(5)研究了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机遇与风险、主体性与社会化以及价值取向上的矛盾,解决人的现代化的难点问题。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的人的现代化的历史方位,探寻人的现代化由“内隐”向“外显”的转化,从观念、制度、能力等层面规定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和方式,体现出鲜明的理论创新和时代价值。

5.何传启的人的现代化理论

何传启研究员可谓是当下中国研究现代化的佼佼者。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创作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已连续出版十余本,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2010年,《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英文版问世,更加引起了该领域国外学者的关注,美国、西欧和俄罗斯的学者都对《中国现代化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其倡导的现代化科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等使本研究受益颇多。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的“领域现代化”一节中,专门探讨了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理论[20]

picture

图0-2 何传启的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何传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人变化,是现代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见图0-2)。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行为、素质、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从18世纪到21世纪,人的现代化经过了六次浪潮、两个阶段。一般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世界前沿和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它包括从传统人向现代人、从现代人向后现代人的两次转变,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发展,个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等。何传启还将人的现代化与人类文明结合起来分析,指出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的自我解放大约发生了三次(见表0-1),其中从宗教和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是第一次人的现代化,从组织和机器中解放出来是第二次人的现代化。这里的两个解放是与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和发展理论基本相符的,值得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时学习和借鉴。

picture

表0-1 人类的三次自我解放
资料来源: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1.

此外,何传启还分析了人的现代化的目标和动力。从个人角度分析,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完成第一次人的现代化,完成第二次人的现代化,追赶、达到和保持公民素质的世界先进水平。从政策角度分析,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也主要有三个: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和完善公民权利和义务制度;提高公民的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动力,他认为在微观层面有创新、竞争、适应、交流、个人利益和个人兴趣等,宏观层面有国家现代化、地区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

(三)国内外人的现代化的研究状况评析

人的现代化研究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分支。西方学界在半个多世纪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形成了现象学流派、存在主义流派、心理学流派、哲学人类学流派和宗教哲学流派等。它们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心理学等方向进行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现代化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和生活的变迁状况。西方学者理论形态虽各有分别,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理论流派的多样性、西方文化的传承性、理论片面的深刻性、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实际运用的局限性[21]。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不仅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概况,而且也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现代化的困境,其中的许多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问题时学习和借鉴。但是,也要看到西方学者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一些理论假设、典型论断、研究模型与中国和中国人的实际不切合、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背离、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吻合。

以西方人的现代化研究的代表人物英格尔斯为例,他曾对社会主义和人的现代化问题给予过充分的关注,在其代表作《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的第14章“共产主义国家中人的现代化”[22]中指出:“假如我们想理解在革命的共产主义政党当权的国家中由这些党发动并领导的社会变革的过程,我们就必须去发现弄懂它们对于人的实际社会品格及理想的社会品格所持的观点。”[23]他提出这样的看法:“当代两个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袖——俄国和中国的领袖正在力求对人的品格及社会关系加以改造,这一改造与作为发展中国家特点的那种更为自发的变化过程非常类似。毫无疑问,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现代化这一过程是更为自觉的,其目标表达得更为明确,为达到这些目标所运用的人力、物力也更多。尽管如此,我们的看法仍然是:这种创造一种新型‘社会主义的人’的努力远非一种独特的历史过程。”[24]另外,他还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进行了综合现代性量表调查,对苏联社会主义也进行了分析,他特别注重对“苏维埃制度在它的理想公民中所想教诲出的那些个人性质”的考量,他研究的结论是:“社会主义的现代人模式与我们的现代人模式的明确差异是,前者强调‘集体主义’,后者着重于‘个人主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然而,即使在这方面,共产主义国家的人的模式同我们对现代人的概念之间的差别,实际上也并不太大。”[25]英格尔斯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模式和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模式持明显的“趋同论”观点,这显然是以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观念来看待人的现代化问题,完全没有洞察到正是“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西方人的现代化的困境和末路,也完全没有认识到作为资本主义替代者和超越者——“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对于人的现代化的巨大优越性。英格尔斯理论的这一“缺憾”正是本研究思考的出发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地批判资本主义与人的现代化的多重悖反、社会主义之于人的现代化的独特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理论。

国内学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在近年来不断深化,成果颇丰,基础性理论不断成熟,实证性研究广泛开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研究“现代人”的模式时,片面强调人的物欲、表现欲、个体性、自主性等,宣扬个人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二是在研究人的现代性的确立时,忽视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的制约,而是将英格尔斯的理论模型进行简单移植;三是有些研究所强调的“人”是抽象的“人”、西化的“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现实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忽视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的现代化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发展及现代化的理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的科学指南。人的现代化不能离开制度环境、社会生活而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6]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任何时代人的解放和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面临特定时代社会存在的制约。人的现代化并不是一种内涵单纯和结构定型的“实体”,而是表征传统性不断削弱、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人的实际,不应去“模仿”他者,而应以中国、中国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为基础,构建中国人自己的现代性。


注释

[1]LERNER D.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8:73.

[2]李鹏程.四个现代化与人//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6-42.

[3]韩庆祥,邹世鹏.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何以是人学?:我们的哲学观.社会科学战线,2001(3);韩庆祥.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韩庆祥.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学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人学的相关研究综述可参见:胡为雄.国内人学研究回顾(1978—2012).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1);陈志尚.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 (6).

[6]段继业.对“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反思.社会科学研究,1992(1).

[7]英格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INKELES A,SMITH D H. Becoming Modern: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INKELESA. Exploring Individual Modern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8]INKELESA. Featuring Innov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Harvard Project on 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Sociological Inquiry,1969(39).

[9]SMITH D H,INKELES A. The OM Scale:A Comparative Socio-Psychological Measure of Individual Modernity. Sociometry,1966,29(4).

[10]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编者的话.

[11]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1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6.

[13]同[12]237-239.

[14]关于杨国枢人的现代化研究的述评参见:杨宜音.社会变迁与人的变迁: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叶启政.从现代到本土:庆贺杨国枢教授七秩华诞论文集.台北:台北远流图书公司,2002:19-39.

[15]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

[16]叶南客.人的现代化的实证比较分析:江苏等五省调查.社会学研究,1990(5);叶南客,徐琴.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因素的综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2(2);叶南客.探寻现代人的发展轴:论中国当代人生价值观的重建.社会科学战线,1997(5);叶南客.论中国人现代化的三重战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叶南客.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人的发展特征.社会科学,1998(9);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战略之我见.社会学研究,1999(2).

[17]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前言.

[18]“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人的现代化”抽样调查问卷参见: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257-274.

[19]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关于该书的学术价值和贡献可参见:沈壮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评介.教学与研究,2007(1).

[20]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6-193.

[21]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0-121.

[2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36-348.本章内容也曾以“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的现代化”为题,发表在马克·G. 普尔德所编《共产主义国家中的现代化的社会后果》(由约翰·霍普金斯出版社于1976年出版)一书的50-59页.

[23]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36.

[24]同[23]336-337.

[25]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52-253.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