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员工激励经典管理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企业理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主要内容】

♦企业的使命与愿景如何能鼓舞员工士气?

♦员工越认同企业价值观越易获得精神激励?

♦如何让价值观落地激励人心?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和影响生命品质

“首先要知道,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东西不只是金钱。金钱只能提供短期动力,如果把金钱当作首要动力,人们往往会精疲力竭。只有拥有理想,员工才愿意每天跳下床。金钱只是实现理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哈佛商学院卡普兰教授如是说。

金钱、物质等带给人们的动力是一种外驱力,一旦钱物等外界刺激消失,员工的动力因素就消失,被激励引发的行为也会很快随之消失,甚至可能出现与之前相悖的言行。同样的钱物刺激作用于员工的时间越长,其激励效果就越差。比如,一位员工第一年收到公司送给他的生日蛋糕时会特别感谢公司,觉得公司的人文关怀做得还不错。第二年他又收到生日蛋糕时感觉也还不错,但不会有第一年的小激动了。第三年他生日快到时就会想公司应该送我生日蛋糕。收到蛋糕时会想每年都一样吗?也不换换形式或礼物,公司没有一点诚意,给员工过个生日都不用心安排……第四年公司因某种原因没有给员工提供生日蛋糕,此时员工可能会非常不满意,也许会抱怨说:“原来还有个生日蛋糕,现在连这个都不给了,公司眼里哪还有员工。”生日蛋糕不再是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关怀的礼物,而变成了员工心中应有的既得利益,有它时不觉得满意,当然不会有激励效果,但没有它时却可能引起员工的不满意。因此由同样的钱物形成的外驱力的激励效果是难以持久的。那么不断加码提升钱物的额度是否能持续提升激励的效果呢?可能可以,但人们对钱物增加额度的期望值会趋升,这等于企业投入更高额的成本才能换来同等激励效果,其负担将越来越重,越往后将越难以用这样的方式维持对员工的激励。

与外驱力对应的是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内驱力。内驱力是人们内在的自我追求目标、状态或愿望,内在的这份渴望使得人们有足够的动力愿意去为实现它而付诸行动。人的内驱力可分为两大类: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一内驱力,又称基本的、原始的或低级的内驱力;由责任感、成就感、尊重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二内驱力,又称社会的或高级的内驱力。一般来说,高级内驱力对低级内驱力起调节作用,本书所提及的均是第二内驱力。实现理想是个人内驱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50年代,耶鲁大学曾做过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研究,探究理想对人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27%没有理想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过得很不如意;60%理想模糊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并无突出成就;10%有清晰但较短期理想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在各自所在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就;3%有清晰且长期理想的人,成为各领域顶尖人士。由此可见,理想赋予人们的力量能影响人生的方向和生命品质。

企业希望吸引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员工加入。员工的理想与企业的使命愿景越趋近,企业越能影响员工使之认同企业的使命与愿景,此时彼此的吸引力越持久。共同的理想让员工有更强的内在动力,愿意不断挑战自我的潜能,全力奋进为企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