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专业案例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建筑供暖热负荷计算

1.某商住楼,首层和二层是三班制工场,供暖室内计算温度16℃,三层及以上是住宅,每层6户,每户145m2,供暖室内计算温度为18℃,每户住宅计算供暖热负荷约为4kW,二三层间楼板传热系数为2W/(m2·K),房间楼板传热的处理方法按有关设计规范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2007-3-2)

(A)计算三层向二层传热量,但三层房间供暖热负荷不增加

(B)计算三层向二层传热量,计入三层供暖热负荷中

(C)不需要计算二、三层之间的楼板的传热量

(D)计算三层向二层传热量,但二层房间的供暖负荷可不减少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民规》第5.2.5条:相邻房间温差为2℃<5℃,但:

采暖总负荷为:Q=6×4kW=24kW

通过楼板传热量为:Qc=KFΔt=2W/(m2·K)×(6×145m2)×(18℃-16℃)=3.48kW>10%Q

故需要计算三层向二层传热量,计入三层供暖热负荷中。

2.某车间围护结构耗热量Q1=110kW,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Q2=27kW,加热由门孔洞侵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Q3=10kW,有组织的新风耗热量Q4=150kW,热物料进入室内的散热量Q5=32kW(每班1次,一班8h)。该车间的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是下列哪一项?(2008-3-2)

(A)304kW

(B)297kW

(C)292kW

(D)271kW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教材2017》P14或《工业暖规》第5.2.1条:“不经常的散热量,可以不计算”。

因此Q=Q1+Q2+Q3+Q4=297kW

3.某6层办公楼层高均为3.3m,其中位于二层的一个办公室开间、进深和窗的尺寸如图所示,该房间的南外墙基本耗热量142W,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545W,南外窗缝隙渗透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为205W,该办公室选用散热器时,采用的耗热量应为下列哪一个选项值?(南向修正率-15%)(2008-4-3)

(A)740~790W

(B)800~850W

(C)860~910W

(D)920~960W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教材2017》P18第(6)条:“窗墙面积比超过1∶1时,对窗的基本耗热附加10%”。

本题中窗墙比=(3.9×2.1)/(4.8×3.3-3.9×2.1)=1.07>1

故散热器负荷Q=142W×(1-15%)+545W×(1+10%-15%)+205W=843.45W

:(1)朝向修正和窗墙比修正均为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修正系数应相加而不是连乘。

(2)只有题干明确指出为间歇供暖的办公楼才会考虑20%的间歇附加,本题不考虑。

(3)在计算窗墙比修正系数时,墙的面积是扣除窗户面积的,与之不同的是关于《公建节能》中窗墙比的计算,墙的面积是不扣除窗户面积的,做题时应根据考点区别对待。

4.某5层办公楼冬季采用散热器供暖,层高均为3.6m,二层有一个办公室的开间,进深和窗的尺寸如图所示,该办公室的南外墙基本耗热量为243W,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490W,南外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为205W,不计与邻室之间的传热,南向的朝向修正按-15%计算,该室选用散热器时,其耗热量应为何项?(2009-3-2)

(A)920~940W

(B)890~910W

(C)860~880W

(D)810~830W

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教材2017》P18,当窗墙面积比超过1∶1时,对窗的基本耗热量增加10%。

本题中窗墙比=(3.9×2.1)/(4.5×3.6-3.9×2.1)=1.02>1

故散热器耗热量为:Q=243×(1-15%)+490×(1+10%-15%)+205=877.05(W)

:本题与2008年案例(下)第3题考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