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小区供热(2017-4-1)
某带有混水装置直接连接的热水供暖系统,热力网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50℃/70℃,供暖用户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承担用户负荷的热力网的热水流量为200t/h,则混水装置的设计流量应为下列何项?(2009-3-5)
(A)120t/h
(B)200t/h
(C)440t/h
(D)620t/h
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如图所示,注意题干中“热力网的热水流量为200t/h”。
质量守恒:Q1+200t/h=Q2
能量守恒:Q1×70℃+200×150℃=Q2×95℃
解得:Q1=440t/h
注:也可根据《热网规》(CJJ 34—2010)第10.3.6条公式计算。
1.8.1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概算(2016-3-5)
1.某集中供暖系统供暖热负荷为50MW,供暖期天数为100天,室内计算温度为18℃,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5℃,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则供暖期耗热量(GJ)为下列何值?(2006-3-4)
(A)≈3.2×105
(B)≈8.8×105
(C)≈5.8×105
(D)≈5.8×107
答案:[A]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教材2017》P121式(1.10-8)或《热网规》(CJJ 34—2010)第3.2.1条式(3.2.1-1),供暖期耗热量为:
2.某生活小区总建筑面积156000m2,设计的供暖热负荷指标为44.1W/m2(已含管网损失),室内设计温度为18℃,该地区的室外设计温度为-7.5℃,供暖期的室外平均温度为-1.6℃,供暖期为122天,该小区供暖的全年耗热量应是下列何项?(2009-4-3)
(A)58500~59000GJ
(B)55500~56000GJ
(C)52700~53200GJ
(D)50000~50500GJ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热网规》(CJJ 34—2010)第3.2.1条。
3.某商业综合体内办公建筑面积135000m2、商业建筑面积75000m2、宾馆建筑面积50000m2,其夏季空调冷负荷建筑面积指标分别为:90W/m2、140W/m2、110W/m2(已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冷源为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市政热网供应0.4MPa蒸汽,市政热网的供热负荷是下列何项?(2012-4-6)
(A)46920~40220kW
(B)31280~37530kW
(C)28150~23460kW
(D)20110~21650kW
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总空调冷负荷:Q=135000×90+75000×140+50000×110=28150(kW)
根据《热网规》(CJJ 34—2010)第3.1.2.3条条文说明,双效溴化锂机组COP可达1.0~1.2,再根据《教材2017》P641,0.4MPa蒸汽采用双效溴化锂机组,热力系数可提高到1.1~1.2。
因此市政供热负荷:QR=28150kW/(1.0~1.2)=28450~23460kW
4.某工程的集中供暖系统,室内设计温度为18℃,供暖室外计算温度-7℃,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0℃,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供暖期为120天。该工程供暖设计热负荷1500kW,通风设计热负荷800kW,通风系统每天平均运行3h。另有,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500kW,空调系统每天平均运行8h,该工程全年最大耗热量应是下列何项?(2013-3-4)
(A)18750~18850GJ
(B)13800~14000GJ
(C)11850~11950GJ
(D)10650~10750GJ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教材2017》P121~P122
供暖全年耗热量:
通风全年耗热量:
空调全年耗热量:
全年最大耗热量:
1.8.2 热水供热管网压力工况分析
1.某热水供热管网供回水温度为110℃/70℃,定压水箱液面在水压图中的标高为30m,该热网末端直接连接到普通铸铁散热器,建筑底部标高为-5m,顶部标高为21m,内部阻力为6mH2O。网路供回水干管阻力分别为6mH2O,循环水泵能满足要求。当铸铁管散热器的安全工作压力为40mH2O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并说明原因。(2006-3-5)
(A)水泵停止运行,底部散热器实际受压超过40mH2O,不安全
(B)水泵运行时,散热器实际受压35mH2O,系统顶部压力满足不倒空,但有汽化,不安全
(C)水泵运行时,底部散热器受压为41mH2O,不安全
(D)水泵运行时,底部散热器受压为47mH2O,不安全
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参考《教材2017》P134~P136供热系统水压图分析,认为系统定压点设置于水泵的吸入口处。系统停止时,底部散热器承压:
Pt=30-(-5)=35mH2O<40mH2O,安全。
系统运行时,参考P133图1.10-6可知水泵吸入口处定压值为30mH2O,考虑6mH2O的回水干管阻力和-5m的建筑底层标高,则用户回水管处的压力值为:
Pyh=30+6-(-5)=41(mH2O)
一般在系统运行时,近似认为回水管压力即为散热器承压值,因此41mH2O大于散热器安全工作压力。
2.某热水供热管网的水压图如图所示,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10℃/70℃。1号楼、2号楼、3号楼和4号楼的高度分别是:18m、36m、21m和21m。2号楼为间接连接,其余为直接连接,求循环水泵的扬程和系统停止运行时3号楼顶层的水系统的压力(不考虑顶层的层高因素)是何项?(2013-3-5)
(A)水泵扬程38mH2O、3号楼顶层水系统的压力5mH2O
(B)水泵扬程48mH2O、3号楼顶层水系统的压力5mH2O
(C)水泵扬程38mH2O、3号楼顶层水系统的压力19mH2O
(D)水泵扬程48mH2O、3号楼顶层水系统的压力19mH2O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本题可参考《教材2017》P134例题。水泵扬程:H=69-21=48(mH2O)
系统停泵后,静水压线为21m,则3号楼顶层的水系统的压力为:P3=21-16=5(mH2O)。
注:本题出题不严密,题干中没有像教材一样说明1、3、4号楼是直接采用高温水供暖还是采用带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查《教材2017》P134表1.10-4,110℃水的汽化压力为46kPa=4.6mH2O,为保证不汽化还要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分析1、3、4号楼停泵时候顶层水系统的压力:
P1=21-19=2(mH2O),P3=21-16=5(mH2O),P4=21-18=3(mH2O)均小于4.6+3=7.6m(H2O)防止汽化的最低压力,因此推测题干中所谓的直接连接应该是采用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才能够满足不汽化的要求。其实可以发现,教材P134图中在高温水供暖建筑的楼顶是附加了4.6mH2O的汽化压力水头的,而题干图中并未做该附加,因此可以认为题目默认1、3、4号楼是采用带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
3.某热水供暖系统(上供下回)设计供回水温度110℃/70℃,为5个用户供暖(见下表),用户采用散热器承压0.6MPa,试问设计选用的系统定压方式(留出了3m H2O余量)及用户与外网连接方式,正确的应是下列何项?(汽化表压取42kPa,1m H2O=9.8kPa,膨胀水箱架设高度小于1m)(2014-4-6)

注:以热网循环水泵中心高度为基准。
(A)在用户1屋面设置膨胀水箱,各用户与热网直接连接
(B)在用户2屋面设置膨胀水箱,用户1与外网分层连接,高区28~48(m)间接连接,低区1~27(m)直接连接,其余用户与热网直接连接
(C)取定压点压力56m,各用户与热网直接连接,用户4散热器选用承压0.8MPa
(D)取定压点压力35m,用户1与外网分层连接,高区23~48(m)间接连接,低区1~22(m)直接连接,其余用户与热网直接连接
答案:[D]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教材2017》P134~P136水压图分析部分内容。
由于系统任意一点(系统最高点为最不利点)的压力不能低于热水的汽化压力(42kPa),并留出3m H2O的余量,计算最高建筑用户1所需求的最低静水压力要求为:
因此首先排除选项C;选项A:由于膨胀水箱架设高度小于1m,因此若在屋面设置膨胀水箱,定压压力H≤48m+5m+1m=54m<60.3m,同样不满足最低静水压力要求;选项B:同理选项A,在用户2屋面设置膨胀水箱,是不可能满足2用户直接连接方式下的最低静水压力要求的,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分析如下:
在用户1进行高低分区后,除用户1高区外,其余直接连接用户(包括用户1低区),系统最高点为22+5=27(m)或24+3=27(m),此时所需要的最低静水压力要求为:
,故定压点压力满足静水压力要求。
系统最低点为用户4底层的-5m,散热器承压为:
P=ρgH=1000×9.8×(35+5)=0.392MPa<0.6MPa
散热器不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