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资本市场部分的政策解读
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笔者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研究,就有关资本市场部分谈谈自己的体会。
“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十六章第二节明确指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这一段话蕴含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去杠杆”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两项重要任务,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市场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三年扩容以来有600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2015年全年融资金额1216亿元,是2014年全年融资金额的近10倍;2016年1月1日2月底融资金额247亿元,是上年同期融资金额的近10倍。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新三板市场进一步改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直接融资比重将稳步上升。
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单兵突进的,应该是在建立严刑峻法的基础上,借助严格处罚造假上市、加大退市力度、强有力的赔偿制度、审核权下放以及深入的投资者教育等综合性保障措施,才能推行注册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应该包括天使、VC、PE、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创业板和主板市场等,但新三板将作为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的重要一环,在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建设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搞好新三板市场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创业板作为核准制的板块,改革受制于注册制改革,在注册制改革推迟的情况下,建议创业板的改革可以从提高投资者门槛、加大退市和杜绝借壳等角度推进;而新三板作为我国实行注册制的市场,是一个崭新的市场,因此新三板改革的空间很大,可以描绘出最美的图画)。
我们可以看到的新三板改革将围绕着分层、退市、做市商扩容、公募基金入市和降低投资者门槛等逐步推进。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这里转板机制和退市机制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四板转到新三板、新三板转到创业板,也包括创业板退到新三板、新三板退到四板。而新三板将是其中的核心,因为新三板将通过建立内部分层的能上能下机制以及严格的退市摘牌制度,为A股未来的退市机制、新三板的转板机制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文件所要求的“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联系”。
笔者认为,目前,在核准制下IPO还是有估值溢价的,但这种溢价会随着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而减少,最终实现新三板市场与A股市场的估值均衡。新三板未来与沪深交易所之间将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是互联互通的,新三板不是沪深交易所的预备板,转板机制的建立一定是基于新三板市场搞好以及A股退市机制建立的基础之上。
>>> 可扫描二维码,参与本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