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十大哲学家(小学生爱读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从王子到圣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约公元前486),原名乔答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他为了解救苦难中的众生,甘愿放弃荣华富贵的生活而苦行悟道。在他悟道后,又开始宣教济世、普度众生。在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古印度开始广泛传播,后来佛教又从古印度向外不断传播,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至今世界上的佛教徒超过三亿。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理论对东方各国的文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释迦牟尼不仅是宗教意义上的佛教创始人,他更是一位救世主义者、大哲学家、大教育家。

佛陀出世

大约2500年前,即公元前565年左右,释迦牟尼诞生在古印度一个名叫迦毗罗卫的国家里。迦毗罗卫国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这是一个小国家,由部落酋长释迦族的净饭王领导着。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拘利族天臂城城主善觉大王的女儿摩耶。

王后摩耶仪表端庄秀丽,性格温和贤淑,自从与净饭王成婚之后,他们的生活一直过得恩爱、美满。但是王后摩耶到四十岁的时候也未怀上一男半女,这使净饭王为了将来王位的继承人问题而整日忧心忡忡。净饭王和王后摩耶的青春岁月也随着匆匆的时光而渐渐远去,子嗣问题始终是他们的心头之患。

然而就在王后四十岁那年满月节前几天,王后终于有了怀孕的征兆。在每年满月节的前七日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庆典。在王后满四十岁这年满月节前的第七日的一大早,王后摩耶先用加了香料的水沐浴,然后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在庆典上王后捐赠了为数4万件的物品。在庆典上,王后还许下了心愿,希望能早日为国王生下子嗣。

晚上,一轮明月高挂在碧蓝透彻的天空,王后摩耶如往常一样舒适地躺在自己的床上,舒畅而安静地进入了梦乡。朦胧中,王后摩耶忽然看到天门静静地打开,一位仪表俊秀的男子骑着一只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她

的右肋进入腹中。这时王后摩耶看见自己的身体就像明月照耀着的样子,通体透亮得无一丝纤尘。见此情景,王后摩耶欢快无比,竟至无法抑制高兴的心情,突然一跃从床上跳了起来。这时王后摩耶忽然惊醒,发觉竟然是一场梦。

王后向国王诉说了自己刚才所做的梦。国王马上召集了64位婆罗门的祭师,盛情地招待他们并向他们描述王后的梦境,让他们来解梦。这些婆罗门祭师听后便对国王说道:“陛下,您不必着急,王后之梦是个喜兆,您将有子嗣了!但是,他将来会有两条道路:他或许会成为国王,一个宇宙的君王,拥有无数的财富;或者他会远离尘世,成为一名修道者。”净饭王听到祭师们的话之后很高兴,说:“他将统治迦毗罗卫,并将征服整个世界,成为世界之王,世界上所有的财宝和荣誉将永远属于他!”

摩耶王后从怀孕到分娩一共经历了14个月。按照当地的风俗,分娩要回到娘家去。于是,摩耶王后便在分娩的前几天准备回到娘家去。当摩耶王后和随从行至迦毗罗卫国都郊外的蓝毗尼花园时,为园中的鲜花绿柳所陶醉,便在花园中游玩,游玩一会儿便在一棵无忧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棵无忧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就在她举手攀摘花果之时,恍惚中从右肋生下了王子。这位王子便是乔答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

据佛经上记载,王子刚生下来就会说话,无人扶持就能行走。他身上发出万道金光,目光注视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合奏,诸天神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甘甜纯净。后来,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花园成为佛教徒世代朝拜的圣地。

净饭王喜得贵子自然十分高兴,便给他取名悉达多,意思就是“吉祥平安”,但是摩耶王后却在生下王子第七天染病去世了。小王子在失去母亲后便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照料,他虽然失去了母亲但却不缺少母爱。

小王子在姨母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地长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悉达多也一天天地成长为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幼童。净饭王非常宠爱小王子,他想尽一切办法来使王子开心,使王子快乐。他收集了全国所有好玩具,供王子玩乐。王子也非常喜爱这些玩具,他不仅拿着玩耍,而且有时将它们拆开来,仔细研究它们构造的原理。王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天赋和智慧,他有时十分顽皮,有时又十分沉静,小小年纪,就爱一个人呆呆地沉思。花园是王子休憩玩耍的圣地,树林间是他散步沉思的处所,池边有他悠然自在的身影。

俗世冥想

悉达多天资聪慧、悟性极佳,从小就喜欢思考,喜欢提问题。其父净饭王期望他长大以后成为“转轮圣王”,有意加以培养。他命儿子同释迦族儿童约万人一起到教书法师跋陀罗尼的学堂学习。悉达多很快就脱颖而出。对王子的博学多才,法师常常惊叹不已。除此之外,王子还学习哲学、韵文、占学、数学、历法、祭法、技艺等多种知识与技能。

悉达多是王位的继承者,而且他的父亲净饭王也相信他将会成为一代圣君。因为他受过良好的宫廷教育,并且由于他的天生智慧和资质,在十五岁时,已经学完了文事、武功所有的知识了。因此净饭王为他举行灌顶授职大典,宴请邻国诸王、大臣、婆罗门众等来观礼,用四海水为他灌顶授印,立为储君。

也许是生就的性格,7岁以后的悉达多已经对日常的玩耍没有多大的兴趣了,这时许许多多的自然界的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奥。当他看到喜马拉雅山上巍峨矗立的雪峰时,他便想到了人类自己,与高山相比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短暂。同时他又想到人生虽然短暂,但人类却是有思想的,因而,人类又是伟大的,值得骄傲的。这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着他,于是他问他的姨母和父王:为什么世界上有高山、有积雪、有峭壁、有怪石……还有人类?这所有的一切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然而,他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为了解答儿子的问题,也为了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代圣君,净饭王聘请了一位道德清高、学识渊博,身为婆罗门教法师的大学者——跋陀罗尼做悉达多的老师。在古代印度,文化为婆罗门阶层所垄断。当时,古印度的最高学术是“五明”和“四吠陀”。“五明”即五种学问,包括医药学、宗教学、声韵学和语言学、工艺学和历算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四吠陀”是指古印度四大门类的宗教经典:《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这些知识都是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又充满着宗教神秘色彩的学问,但悉达多在跋陀罗尼老师的指点下,没几年就完全掌握了这些学问。跋陀罗尼也以能有这样一位传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每次见到净饭王都大大称赞:王子生由天赐,将来定是大器大才,前程不可限量。净饭王听后也是乐不可支。

悉达多凭借其天生的聪慧和经过刻苦钻研而掌握的知识与本领,如果用在安邦定国方面,必定会成就一番伟业。可他并没有向着他父王所期待的方向走去。早期的启蒙教育使他对世界和人生的各种问题产生了种种疑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时他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当他听完婆罗门教主变为天神警戒人们不要相互残杀的故事后,问道:“禽兽的同类都不互相残杀,而人类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呢?人类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个祥和、平等和友爱的世界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有些问题看来有些稀奇古怪,如:“一个人聪明绝顶,但不能使自己不死;一个绝对愚蠢的人,也不会愚蠢到死亡。那么,死亡的权柄,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对每个人是否平等?如果死亡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人的生命又有长有短?”跋陀罗尼法师最后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实在觉得无能为力了,于是对学生说:“我想,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生的一切玄机奥妙都尽在你的脑子里,而我却终生一无所知。”

悉达多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生命的长短、死亡的含义等思考得越多,就越发觉人生虽然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然而却要经历那么多的苦难、挫折、病痛……然而就是在这样短暂的生命中,人们却不顾一切地、执著地追名逐利。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悉达多的脑海中,使他食不甘味,夜不能眠。从此,悉达多殷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他虽然是苦苦思索,但却得不到答案,于是他陷入了彷徨和迷茫的境地。

悉达多整天“胡思乱想”,使得净饭王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尽管帝王之家每日歌舞升平,有赏不尽的舞姿婀娜的美女,听不完的优美动听的乐曲,喝不尽的美酒,吃不完的珍馐……然而悉达多却不为所动。对于这一切,他表现出一种难言的厌恶与忧郁,他常常离开灯火辉煌的宫殿,独自在花园里观赏美丽的夜空,似乎只有那宁静的星月才能理解他。

出城遇惑

在当时的社会里,婆罗门教仍有一定的影响。其教义规定青年人要经历四种生活,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遁世期。悉达多也曾出门游行过。也正是这样的出城游行改变了悉达多的命运。

悉达多从小在父亲的宠爱中长大,生活无忧无虑,从不曾出过宫门半步,因此也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当他走出宫门,在城外看到天地间弱肉强食的现实以及生老病死的痛苦景象后,他无法承受,更是希望找到解脱人生苦难的方法,以至于后来走上了出家修行的道路。

据佛经记载,悉达多一次在野外看到一只鸟儿吃掉一条受伤后正在挣扎的小虫,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并且他还由此想到天下的苍生的境况也是如此,此后他便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后来,这一念头被净饭王察觉。净饭王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便想到用美色来迷惑他,于是便为王子举行了选妃的活动。后来,悉达多在娶了端庄贤惠的耶输陀罗后,整天沉浸在幸福的时光中,暂时忘了先前的烦恼。

一天,悉达多出宫游玩,在东门看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想不到人世间竟然会有这样痛苦的事,人会慢慢地变老。后来,他又想到自己也会慢慢地变老,更是痛苦万分,生出了无限的烦恼。不久,悉达多再次出游,这次他在南门看到一个面色憔悴在病痛中挣扎的病人。他在看到这个病人后又联想到世上的人都会生病,想到生病时会很痛苦。这时,他再也没有心情游玩了,便闷闷不乐地返回王宫了。经过两次的出游和所见所感,他更加希望出家修行了,更加希望找到解脱痛苦的办法。

这次出游不久,悉达多就又向净饭王提出出游的请求。净饭王为了不再发生前两次的情况,便命其从西门出游并事先赶走了老人和病人。但令净饭王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次,悉达多遇到的是送葬,这比前两次还严重。他想到,人们无论贵贱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而且死后只剩下一个躯壳,同时还给家人带来痛苦。想到这些,他更加悲伤,也更迫切地希望找到解除世人一切痛苦的办法。

过了不久,悉达多又出北门游玩。这次他在北门外的一处园林中遇见了一位出家人。当他正在苦思如何解脱生老病死的困扰时,那位出家人对他说:“世间万物都逃不脱生老病死,解救的办法不在皇宫在山林。”说完之后便飘然而去。听到出家人的话后,悉达多豁然开朗,准备到山林中去寻找解脱众生痛苦的办法。

回到王宫后,悉达多便向净饭王提出出家修行的请求。净饭王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并下令严加戒备以防悉达多再次出宫。净饭王还苦心孤诣地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舞,以悦王子耳目,想打消王子出家之念。无奈,悉达多出家修行的决心已定,加强戒备也无济于事。

在一天深夜,悉达多终于找到机会逃出了王宫。这天晚上他偷偷地来到妻子的房间,看到正在熟睡的妻子和儿子,想要抚摸他们,但又怕惊醒他们打乱自己的逃跑计划。于是,他在看过妻儿之后便策马扬鞭向宫外跑去。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离开了年迈的父亲,离开了娇美的妻子,离开了可爱的儿子,去寻找自己的理想。

出城后,悉达多对天起誓:如果不能够看破生死,不能够斩断情丝,不能够找到解脱痛苦的办法,他决不回宫、决不和父亲妻儿相见。他的仆人紧紧地跟着他,并苦苦地劝他回城。悉达多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便用剑削掉了自己的须发。

悉达多四出城门,见到生灵涂炭、生老病死,产生人生如苦海的想法,且迫切地希望寻求解脱是他走上出家修行道路的主观原因。此外,悉达多走上出家修行道路还有其社会原因。悉达多生活的时代是印度各种矛盾极其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残酷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提心吊胆。为了逃避社会现实、躲避战乱,许多人借修道之名躲在深山中,这些人中也不乏王公贵族。虽然悉达多和他们的目的存在很大的区别,但原因却都是一样的。

苦行修道

在当时的印度社会,许多宗教都提倡苦行修炼,自我摧残。悉达多少年时代曾师从跋陀罗尼,接受了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因此,他向往苦行林,认为经过苦行可以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于是,他最先来到了苦行林,来寻找解脱痛苦的方法。

悉达多逃出王宫,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离开了迦毗罗卫国,来到毗舍离国跋伽婆仙人苦行林。在苦行林中,他见到了千奇百怪的苦行者:有装聋作哑的“止语苦行者”,有倒挂在树上的“吊死鬼”,有吃脏泥绿苔的“忏悔者”,有投火的自焚者,有学鸟啄食的返祖者,有躺棺睡钉的自虐者。刚刚离家求道的悉达多被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这种苦行的方式可以解脱痛苦。而当时失志的跋伽竟也在这里苦修。悉达多在苦行林待了几日便辞别跋伽,继续去寻找真谛。

净饭王发现王子出走后,立即派人到处寻找。当悉达多离开苦行林,前往摩揭陀国的灰白山中寻道时,被寻找他的大臣们追上了。大臣们百般规劝,仍不见王子回心转意,便留下了桥陈如等五人跟随他。悉达多继续南行,他们渡过凶险的恒河来到摩揭陀国,受到国王频毗娑罗的热情款待。

后来,悉达多又渡过尼连禅河,来到河边的迦暗山修行地。悉达多在王舍城附近遇到一位贤人阿罗逻伽兰。阿罗逻伽兰教他断除淫欲,修习禅定,达到“无所有处”,即进入意识上一切空无所有的深静虑状态。没过多久,悉达多就达到了这种境界,使阿罗逻伽兰深为叹服。但释迦牟尼对此并不满足,觉得这种修炼不能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于是,他又去寻访另一位著名沙门师郁陀逸罗摩子。在这里,他的修行达到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但粗想可断(非想),细想犹存(非非想),仍不能至于无念、无受、离执、离缚的大解脱境界。

此后,悉达多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印度,希望找到一位真正能够指引自己求取解脱之道的人。但是岁月荏苒,他的希望在蹉跎的时光中变得愈来愈渺茫。转眼之间,五六年过去了,可是他仍空空如也,他仍没有将想要解决的问题求得明确解答,他的心由于不断失望而变得躁动不安。悉达多陷入茫然的境地,每时每刻他都在苦苦地思索,都在寻求超越生死的答案,然而他没有成功。有一天,他突然明白过来,他目前这样到处漂泊,只是浪费精力和时间,最后终究不会有任何结果,唯一的办法是从自身的修行中得到解脱的途径。

于是,悉达多来到摩揭陀国伽耶城的南方一处苦行林,这里住着许多苦行者。悉达多通过观察思考,根据修行的步骤,计算出大约要在这里进行六年苦修才能得到成熟的根基和机缘,才能超脱生死,求得最高的真理至道。于是,悉达多在这里按照当时的苦修方法进行了为期六年的苦修。据说,在六年苦修期间,悉达多日食一麦一粟,或七天一食,常以清泉为饮,整日定坐沉思。结果形容枯槁,身心衰竭,有时甚至昏迷不醒,而他所希望的修行境界并没有实现。

六年后的一天早晨,悉达多来到尼连禅河边饮水,他看见了自己投在水中的身影不禁悲叹:六年苦修,残身伤智,徒劳无益,必须寻找新的方式。这时他想起了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他静坐在树下陷入沉思,曾达到一种身体无上愉悦的“禅定”境界。于是,他决定放弃苦行,改修禅定。于是,悉达多走进尼连禅河,在清澈的河水中洗掉了六年积沉下来的污垢。由于身体十分虚弱,洗浴后他感到头昏眼花,攀着一根树枝才上了岸。后来,他喝了一位牧女献上的乳汁才得以恢复健康。

悟道成佛

悉达多恢复健康之后清醒地意识到不适合在这里修行了,他要找一片更加安谧而自由的地方来修炼解脱之道。于是他离开了苦行林,越过尼连禅河,独自来到伽耶山附近的一座小山下。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有一株独特的繁茂的毕钵罗树(菩提树)。悉达多便走到菩提树下,发誓说道:“我要坐在这棵树下,我如果不能超脱生死,进入涅槃,我就再也不离开这里。”

据说,悉达多说完这话之后,五百只青雀飞腾虚空,环绕菩萨;杂色瑞云以及香风,簇拥其左右。整个大地被一种祥和的氛围笼罩着,预示着伟大的圣哲即将要在这里诞生了。

悉达多坐在树下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树下结跏打坐,静思默想,渐渐地进入了禅定的境界。他的思维追忆着过去的经历,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进入一种“明白”或“醒悟”状态,达到“既不知道满意又不知道失望”的境界,似乎错误消失,智慧涌现,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悉达多即将到达智慧的彼岸,他希望尽快摆脱轮回的困扰而达成至高无上的大道。然而,这一切却使魔王感到不安,他为悉达多惊天动地的举动而震惊。魔王暗想:“如果悉达多达到了至高无上的觉悟,邪道势必要失势,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于是,魔王派出了欲界四女去阻止悉达多的清修。他认为只要欲界四女出手,一定能够阻止悉达多到达觉悟的境界。然而悉达多却不为她们的美色所动,并轻而易举地将她们击败。魔王见欲界四女不能阻止悉达多,就亲自率兵前往。但面对即将得道的悉达多,魔王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无功而返。

悉达多以大慈大悲的心力降伏魔王后,一片光明照彻灵台。这时,他已经深入禅定的境界中,到达了无想无念的境界。然而,他仍在思索,仍在思索世界一切真实的意义,他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他要知道过去的因,也要知道将来的果。他在禅悟的境界里,把心中的粗尘细垢、妄想执著消灭得一干二净。他即将步入彻悟的境界。一个光明的世界即将在他面前展开。

悉达多在菩提树下连坐了七天七夜,未进一粒米粟。到第七天黎明,他忽然感到长期萦绕在头脑里千丝万缕的疑难全部释然,混沌已久的大脑豁然开朗、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原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万物变化的唯一归宿就是因果报应。有因必有果,因果必循环。人生如舟,苦海无涯,只有断绝一切欲望,多积累施舍的善行,才能消除烦恼,才能宁静地忍受各种痛苦,得到真正的解脱。这就是悉达多所悟得的“正觉”。悉达多成佛这一天是公元前530年,那年他35岁。从此,悉达多成为佛陀,被人尊称为释迦牟尼。

传播教义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出人生真谛,得道成佛之后,接受人间的殷切劝请,决心宣教济世。此后,便在印度北部恒河流域一带广收门徒,传播佛法。

释迦牟尼成佛后,来到鹿野苑,寻找跟随他多年的桥陈如等五人,向他们说法。释迦牟尼寻到他们后,开始传授自己的法道。他向他们讲解人生“四谛”,即生老病死。在他讲完第一遍时,桥陈如便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成为了释迦牟尼的第一位弟子。在释迦牟尼讲完第三遍的时候,其他四人也纷纷觉悟,成为释迦牟尼座下的弟子。释迦牟尼初次说法,就完全征服了桥陈如等五人的心。他们一齐跪拜,乞求佛陀收他们为徒,这就是释迦牟尼最初的五个弟子,鹿野苑讲法是他得道后第一次传授经法,佛语名为“初转法轮”。

鹿野苑讲法之后,释迦牟尼便游走四方,开始了他长达45年之久的传教生涯。他全心向善,慈悲为怀。他的主张为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不同阶级的人提供了精神出路,因此极受欢迎。一时间,无论王公贵族,还是穷苦农民都纷纷信奉佛教,皈依佛门。在传教的过程中,释迦牟尼广收门徒,声望日增,被人们视为圣哲。他的声望逐渐传遍了印度北部的各城市。曾经因他的出走而悲痛欲绝的净饭王获知释迦牟尼的成就后也颇感欣慰。当释迦牟尼回到迦毗罗卫国传教时,净饭王便派使者请他回家暂居一日。从父亲的口中,释迦牟尼得知了妻子的忠贞,原来自他出走之后,他的妻子就一直独守在家中。现在,妻子更是将他奉为神明,在他返回之前因兴奋而跌伤了脚踝,见到释迦牟尼后则跪倒在地,头碰到他的脚,以示尊重。释迦牟尼在迦毗罗卫国传教,先后感化了他父亲净饭王、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他的妻子耶输陀罗等人。

此后,释迦牟尼一直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广收弟子,建立僧团,奠定了原始佛教的教义。释迦牟尼曾率领一群新兴学派的弟子们,渐次游行教化到了王舍城。因当年释迦牟尼入山修道的时候,曾与频毗娑罗王有约,得道以后,当先来度化,所以就如约前来,安住在频毗娑罗王为他特建的“竹林精舍”,这就是佛教在印度的最初寺院。后来,王舍城有一名富翁须达长者,乐善好施,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用金叶铺地来论价,为他购买了桥萨罗王太子所拥有的“祇陀园林”。而这一举动感动了王太子,便在舍卫城中特意修建一座“祇园精舍”,来容纳供养佛教的僧俗弟子们,这是佛教在印度最早的一座学院。从此以后,释迦牟尼便常往来于“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之间,它们成了经常宣扬佛法的两处道场。

释迦牟尼的传道方式常常采用询问方式,并于幽默之中向弟子们言传身教。释迦牟尼共收五百入门弟子,号称“五百罗汉”。他主张平等,宣传人生苦海以及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影响了后世。释迦牟尼的四处云游、沿路化缘、坐禅及宣讲佛法等活动内容成为佛门的生活规则。

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逝世于拘尸那城郊婆罗林中,享年80岁。他给他的信徒们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啊!众徒们,我告诉你们,顺服于死亡就是众生,当为真实而奋斗。”释迦牟尼死后,佛身被众弟子火化后结成白、黑、红三色的舍利。后来,释迦牟尼的舍利被分成数千份,送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八个国家。迄今为止,他的舍利仍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建塔供奉着。

释迦牟尼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同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于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敢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绝对付出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因此不管他的哲学乃至佛学究竟具有多少合理性,他的弘法利生的精神在有情的世界中是永存的,是万古不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