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要说:序跋和致辞(汤一介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4章 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序

近年来道教的研究渐渐被我国学术界重视起来,但比起对儒家和佛教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及的。在道教的研究中,对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研究的论著较多,而对宋明以来的道教研究就比较少了。但是,我们知道自隋唐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表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儒释道在相互影响中各自发展着,而且都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心性学说一直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心性学说发端于孔孟,至唐有韩愈、李翱,到宋明为理学发扬光大。无论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所讨论的问题都是以心性问题为中心。佛教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有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也不能说与心性问题无关。宝亮等撰《涅槃集解》,有佛性说十余家。至隋唐,无论天台宗、华严宗还是禅宗都讨论了心性问题,特别是禅宗发展了中国的心性学说。在我国现代学术史上,学者们对儒家的心性学说和禅宗的心性学说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对宋明以来道教的心性学说却很少有人研究。张广保同志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作博士生期间深入地研究了道教的心性问题,写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这是一本很成功的著作,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国系统、全面研究道教内丹心性学说的第一本。

张广保同志的这本书不仅详尽地阐述了道教内丹心性论的基本内容,而且对王重阳及全真以后各派心性论的特点都一一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到宋朝,心性学说已成为儒释两家讨论的主题,如果道教要适应当时中国哲学发展的要求,也就必须对心性问题提出一套适合道教学说的理论。而到宋朝道教的内丹学已经发展成熟了,在这种情况下,全真道创造了一套“内丹心性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唐宋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总趋势。张广保同志的这本书对儒释道三教的心性论作了比较分析,也是前所未有的。

张广保同志是一位好学深思,非常用功,有很好研究能力的年轻学者。在他写作博士论文时,凡是他能找到的材料,他都细心阅读,因此他的这本书从材料的掌握上也是非常丰富的。当然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我想,张广保同志已有这样的学术研究的基础,未来在学术上定会取得更加有意义的成果。

本文作于1992年12月7日,原收入《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三联书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