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健《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报房《京报》(四川大学2008年研;社科院2007年研;人大2006年研)

答:报房《京报》是指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报纸。它发端于明末,盛于清代。报房《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上偶尔还刊登过文选单、武选单、鼎甲单和朝审犯人勾到单之类的稿件,为读者提供铨叙、科举和司法等方面的信息。在近代化报纸产生以前,民间报房出版的这种京报,是臣民们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主要消息来源。报房《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

2.进奏院状(中国传媒大学2013、2009年研)

答:进奏院状是我国唐朝由进奏官不定期从都城向地方藩镇传发的、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原始状态的报纸,是官报的雏形。它的内容主要涉及皇帝活动、诏旨、官吏任免、臣僚章奏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读者主要是各地的藩镇和诸道长官,带有某种上行公文的色彩。进奏院状的特点是不定期、无报头。它所提供的官方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正式活动,且往往比正式的公文要早。这些消息有不少是进奏官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从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3.《申报》(暨南大学2011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山东大学2009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

答:《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等人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7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4.王韬(广西大学2016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山东大学2008年研)

答: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1867年,王韬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并于1869年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年,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弢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5.《循环日报》(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北京工商大学2012年研;南京师大2014年研;人大2007年研;南京大学2007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

答:《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6.《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复旦大学2009年研;南京师大2006年研)

答:《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亲自操办并确定报刊名称,陈少白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它的宣传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揭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鼓动人民争取民主权利;对义和团的反侵略反帝活动表示支持,热情歌颂起义志士的革命精神;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它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就是在报馆内进行的。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出版,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

7.“苏报案”( 清华大学2017年研;北大2017年研;人大2015年研;湖南大学201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上海财大2010年研;北师2010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

答:“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1904年5月21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8.时务文体(华师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1、2009年研;山东大学2007年研)

答:时务文体即“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其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9.“癸丑报灾”(中央民大2016年研;北大2013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暨南大学2010研;南开大学2006研)

答:“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

10.威尼斯小报(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

答:威尼斯小报是指发源于威尼斯的手抄小报。1566年威尼斯出现定名的小报,称为“手抄新闻”。这种小报的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交通。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当时的铜币被称为“格塞塔”(Gazzetta),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enice Cazzetta(威尼斯小报)。而Gazzetta一词也就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

11.“便士报”(penny paper)(廉价报刊)[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社科院2007年研]

答:“便士报”即廉价报刊,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该报售价为一便士(美分),因而被称为“便士报”。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便士报”的特点是: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又称大众化报纸,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12.《华尔街日报》[上海财大2010年研]

答:《华尔街日报》1889年由道·琼斯公司创办于纽约。最初是一张金融类报纸,20世纪30年代末成长为综合性日报。该报的经济分析和道·琼斯公司汇编的股票指数,历来为国内外经济界所关注。非商业性新闻、人物专访、时政述评、各种各样的专栏和关于文化的讨论深刻、丰富,也颇有声誉。该报头版不登照片,刊头古朴典雅,六栏的版面朴实无华,给读者以很强的亲和力。《华尔街日报》有东部、中西部、西南部、西部四个版,要闻基本相同,地方性新闻和广告有所区别。

13.《纽约时报》[四川大学2010年研;暨南大学2010年研]

答:《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9月18日,由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合作创办。雷蒙德主张“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力求办一份新闻翔实、言论平和的廉价报纸。该报创刊后努力贯彻这一办报方针,新闻报道详尽准确,言论调和平稳,尤其注意国外新闻。到南北战争时,已成为美国杰出的日报,对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1896年,奥克斯接管了该报。范安达制定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即以“客观的、超党派”的态度刊登长篇的报道,报道国内外一切重大新闻,包括被其他报纸忽视或压缩成概要的新闻。这一传统使该报享有了“档案记录报”之称。

14.《华盛顿邮报》[厦门大学2016年研;人大2014年研;上海财大2014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研;四川大学2003年研]

答:《华盛顿邮报》美国首都的主要报纸。1877年12月6日由赫金斯创办。1933年,迈耶提出了著名的办报原则: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1946年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代先驱报》、《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新型传播集团。1971年,继《纽约时报》后揭露美国在越战中有关秘密情报,声名大振。1972年,报道“水门事件”,迫使总统尼克松辞职,并获得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享誉世界。1983年出全国版。该报是美国唯一可以在某些领域与《纽约时报》一争高低的报纸。该报的消息翔实,注重国会新闻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来源广,重大国际问题分析较有见地,文章犀利,并且有较高质量的漫画和连环画。

15.《泰晤士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华中科大2003年研]

答:《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威、消息灵通可靠的报纸,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Daily Universal Register),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该报自称办报方针为“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但在政治倾向上,它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的喉舌,在重大的国内外问题上反映官方意图。《泰晤士报》报道严肃,内容详尽。它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对重要文件刊登详尽。它也重视言论,社论版一边刊登社论,一边刊登读者评论。该报每天40版左右,分两大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二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版面比较清晰、紧凑,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16.《世界报》

答:《世界报》是法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创办于1944年12月。巴黎刚解放时,著名记者于贝尔·伯夫—梅里受戴高乐委托,接受原《时报》设备,办起这份“为国家新闻事业服务”的报纸,使之成为“民族自信的工具”。戴高乐执政期间,该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法国的“同人报纸”,《世界报》不依附于任何政党、财团和媒介集团,保持着经营和编辑的独立性。该报内容规整,严肃清洁,版面紧凑,基本不登照片,只有少量图表和漫画,注重背景和资料的介绍,时评水平很高。读者一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是法国最有名的“质报”(以文章、资料和评论的“质量”赢得读者)。

17.《新莱茵报》[北大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8、2006年研;南京大学2005年研]

答:《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该报由马克思主编,恩格斯等为编辑。《新莱茵报》十分重视新闻的时效性,遇到重大消息就以传单形式出号外,有时一天出两次报纸。每期报纸和附刊的末尾还辟有《最新消息》栏,简告开印前收到的最新消息。报纸发行方式大部分为订阅,也有一些零售。《新莱茵报》是适应德国革命的需要创办的。它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所规定的革命纲领和路线:对内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该报实际上是“共产主义同盟”的机关报。

18.《真理报》[华中师大2005年研]

答:《真理报》是1912年5月5日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的大型的群众性政治日报。在列宁的领导下,该报成为布尔什维克全俄性的政治讲坛和真正的工人报纸。它依靠工人们的捐款得以出版,大量刊登工人通讯,介绍工人生活、工作情况以及各个企业罢工的消息,读者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大,当时俄国的其他报纸无法比拟。正因如此,沙皇政府通过罚款、没收和查封报纸、逮捕审讯编辑人员等手段多次对它进行迫害,直至1914年7月《真理报》被迫停刊。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的时间(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复刊),《真理报》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新的一代工人革命者——真理报派,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19.《横滨每日新闻》

答:《横滨每日新闻》于1870年创刊,是日本第一家日报,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定期出版,采用先进的日文活铅字用“西洋纸”单张印刷,读者不再限于高级官员,而是扩展到普通民众中。新闻与广告各占一半,有商业倾向。

二、简答题

1.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厦门大学2007年研)

答:王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由于《偱环日报》最大的特点是每天于头版处刊登一篇政论文章,故此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王韬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王韬曾在其《上潘伟如中丞》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的目的,即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王韬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因为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他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他为中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引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臆,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他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2.《大公报》创办人及时间?新记公司接手后提出的四不方针指什么?何时与国民党决裂?[复旦2013年研]

答:(1)《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902年至1916年,英敛之主持阶段,是一份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

1916年至1926年,王郅隆接办阶段,变成一份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

1949年至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阶段,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阶段。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

“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方针体现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

(3)《大公报》曾一度支持过国民党的内战政策,1948年后因立场有所改变受到当局迫害,重庆版一度被强行接收。

“九·一八”事变以前,《大公报》的政治立场经历开始的自由主义立场,到公开发社评表示拥护与赞助国民政府建设,是因为自清末以来,国内缺乏真正能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权威。权威的真空状态延续军阀之间的混战和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国民政府以自身军事、三民主义和经济的优势,使得《大公报》对其抱以统一希望,并希望国民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司法、军事、外交诸方面的改革,增前自身的权威。

“九·一八”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迫切需要有能力的领袖,能整合全国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以一致抗日。蒋介石以其政治、军事和三民主义标榜的优势成为“领袖权威”。《大公报》的政治立场转向支持以蒋介石为国家政治中心。

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张季鸾曾以中共党员身份先后到香港,做争取王芸生转变对国民党立场的工作,逐步解除王芸生对共产党的疑虑,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使香港《大公报》的立场逐步转变,和国民党反动派决裂。

3.英国有哪几家全国性“高级报纸”?英国的“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人大2005年研]

答:(1)英国的全国性“高级报纸”主要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和《金融时报》为代表。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威、消息灵通可靠的报纸。它以《每日环球记录报》的报名创刊于1785年1月1日,创办人约翰·沃尔特。自创刊以来,《泰晤士报》已经换过了五任老板,目前是默多克拥有该报(1981年起)。默氏对报纸进行了改革,使得版面较过去活泼一些,运用相当高级的彩色印刷技术。2003年11月26日,《泰晤士报》在伦敦地区推出4开小报式样的版本。2004年11月全面改为小报样式,新闻公司2005年的年度报告称此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另外,该报编辑部还编辑出版专门的《泰晤士文学副刊》、《泰晤士报教育副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等杂志。

《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是全国性日报,也是现存最早的便士报,但如今读者已从社会下层转换为以社会中层为主。该报一般被视为高级报纸,但与《泰晤士报》、《卫报》有些不同,严格地说,它居于“高级”与“大众”报纸之间,因而发行量也居于这二者之间。该报消息量大但较为简短,注重读者兴趣,国际新闻占有1/3的较大比重。1994年,该报成为欧洲第一家上网的报纸。

《卫报》

《卫报》是英国后起的高级报纸(日报)。该报原是地方性的《曼彻斯特卫报》,斯科特1872年接手主持该报编务后,发展成为一家高级报纸。1959年改名为《卫报》,1961年起在伦敦和曼彻斯特两地同时出版,1964年报纸编辑部迁往伦敦。该报的风格较《泰晤士报》活跃,就内容而言,《泰晤士报》相对“保守”些,而《卫报》相对“激进”些。1992年,《卫报》将主要刊载类似国内报纸专刊副刊内容的第二版块改为小报形式出报,并称之为“G2”,开了英国高级报纸小报化的先河。2005年9月,《卫报》改版,采用比传统的4开小报略大的版面,并投资5000万英镑更新印刷系统,使其成为英国首份全彩色印刷的全国性日报。该报仍由斯科特家族控制,属于卫报媒介集团公司,这个集团又是斯科特信托的子公司。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是英国最大的金融日报,1888年创刊。当时并不很有名气,但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扩大,它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在国际上的声望大增,尽管其发行量不大,却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160万的忠实读者。该报着眼于世界经济,英国新闻处于次要地位。其市场信息之详尽,令各经济界人士瞩目。它的附加特刊,经常发表经济方面的统计材料,介绍各国经济情况,报道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目前该报属于金融时报集团公司,该公司又是皮尔逊公司的子公司。

(2)“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各自特点

英国报纸分为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两大类。

高级报纸的特点是: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谨,内容庄重严肃,极少有煽情新闻,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报道体裁多为解释性报道。其核心读者群是政界经济界以及中高级知识分子。这类报纸发行量稳定,广告来源也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大众报纸的特点是: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发行量非常高。读者大部分是工人,其次是小资产阶级、职员和城市平民。

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两极分化在战后越发严重。美国新闻学者约翰·蒂贝尔说,英国出版了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报纸和最坏的报纸。电视的冲击使大众报纸销路大减,高级报纸以国际国内新闻报道、解释、评论的权威性取胜,还能基本维持销路。

4.简述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人大2005年研]

答:《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首都第一大日报,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1)《华盛顿邮报》的历史

1877年12月6日,《华盛顿邮报》由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创办,对开四版,零售价三美分,发行一万份。1889年,赫金斯将报纸卖给哈顿和威尓肯斯。

1905年至1916年,转入《辛辛那提简讯报》老板麦克利恩手中,他增加了广告收入,却降低了报纸的信誉和影响。1916年至1933年麦克利恩去世,其子爱德华成为报纸的发行人,因他与共和党总统哈定关系密切,从而使报纸成为共和党人的工具。这时期,报纸发行量逐步下降,广告大减。

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金融家尤金·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了该报,他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应遵循的社会礼仪;本报的内容是雅俗共赏;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备在必要时为公众牺牲报纸本身的物质利益;本报不会与任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它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务人员的见解将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1933年至1943年,迈耶聘请著名作家担任社论版主笔,使该报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开明”的声誉,发行量增长了三倍,达16.2万份。

1946年起,迈耶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接办该报。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报先驱》、《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一家新兴的传播集团。到1954年发行量已达38万份,成为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驻华府记者的必读报。美国最著名的争论家李普曼也常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文章,使其愈加令人瞩目。

1963年,格雷厄姆去世,其妻凯瑟琳成为公司总裁,开创了《华盛顿邮报》的“凯瑟琳时代”。1971年《华盛顿邮报》继《纽约时报》后,揭露了美国在越战中的有关秘密情报,声名大振。1972年起,《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历时两年,层层挖掘,披露“水门事件”的内幕,最终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这在美国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使该报获得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并确立了《华盛顿邮报》的世界级大报地位。在美国人心目中,《华盛顿邮报》成了一份疾恶如仇、热情似火的报纸,而凯瑟琳则被认为是华盛顿最有影响的一位妇女。

1979年凯瑟琳的儿子唐纳德继任该报发行人,1983年出全国版。

(2)《华盛顿邮报》的现状

《华盛顿邮报》以政府报道见长,它消息灵通、材料可靠、文笔犀利。尽管《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大牌报纸派有大量的精兵强将,常驻华盛顿同《华盛顿邮报》拼抢联邦政府的新闻资源,《华盛顿邮报》的政府报道仍然是最值得称道的。

《华盛顿邮报》是高级报纸,也是通俗性报纸。《华盛顿邮报》所刊载的漫画比美国其他报纸都多。它在华盛顿的高级饭店和贫民窟同样十分流行。

《华盛顿邮报》是地方性报纸,主要在华盛顿发行。即便在邻近华盛顿的城市,想要找到一份《华盛顿邮报》还真需要一些技巧。唐纳德说,每天有1500份《华盛顿邮报》运送到纽约,这已经是报社极不情愿的。因为《华盛顿邮报》的广告商大都在华盛顿。

平日版主要分为四大版块,分别是国内外要闻和评论,文化生活和影视娱乐,本市新闻,体育、金融和商业。该报注重报道国会消息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对象与《纽约时报》相仿,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

报纸还拥有自己的特稿社——成立于1962年的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特稿社,专发在两版刊登的专栏、通讯和特稿等。

目前,《华盛顿邮报》日发行77万份左右,周日发行110万份。但《华盛顿邮报》发出的声音远远超出它的发行量所产生的影响。

5.简述《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南京师大2006年研]

答:《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新莱茵报》在无产阶级报刊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列宁曾称赞它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无与伦比的机关报”。它的宣传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新莱茵报》打出的虽然是民主派的旗帜,但是它时时处处强调自己的无产阶级性质,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它不遗余力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政治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以此来武装群众、指导斗争。

与此同时,《新莱茵报》注意斗争策略,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专制制度、容克地主、贵族官僚和反动军阀,《新莱茵报》坚决抨击,深刻揭露;对大资产阶级的反动主张,报纸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小资产阶级,报纸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态度,支持他们与无产阶级一致的观点,维护他们与无产阶级相同的利益,而对于他们的动摇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则采取批评的态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联合了同盟军,孤立了敌人。

(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新莱茵报》建立了广泛而灵活的通讯员网,各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普通的工人群众都成了它的耳目和朋友。这些通讯员遍布各个城市,与编辑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新莱茵报》能够及时获得有关运动的最新情况,并以比其他报纸更准确的信息赢得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莱茵报》不仅是德国民主派的,而且是欧洲民主派的机关报。

《新莱茵报》十分重视读者来信,从中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群众情绪,据以撰写报道和述评。报纸每期刊发十几封读者来信,直接反映群众的呼声。同时,《新莱茵报》十分重视指导群众,给他们提供理论武器。报纸连载了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用通俗的语言教育广大工人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为阶级的解放而战斗。报纸在革命发展各阶段及时发表的评论,提出的口号,都为群众指明了方向。

(3)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新莱茵报》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浓缩着强烈的爱憎。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特别是对敌人的讽刺揭露,更是犀利无比,战斗力极强。

正是因为《新莱茵报》具有以上特色,普鲁士王朝和与之勾结的资产阶级无比憎恨它,攻击它是“一切可恶报纸中最可恶的报纸”,并且想方设法加以迫害。1848年9月25日,该报多位编辑人员在参加群众集会时遭到当局逮捕,报纸一度停刊。

三、论述题

谈谈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复旦大学2010年研)

答: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报刊编辑家、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他主编了《时务报》,为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为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

(1)主编《时务报》,推动中国近代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1896年春,维新派人士黄遵宪、汪康年倡议在上海创办一份以“时务”命名的刊物,作为维新派的舆论阵地。1896年4月,梁启超应邀赶赴上海参与筹备工作。8月,《时务报》正式创刊。《时务报》虽名为“报”,实则是一份每期30页左右的书本式的旬刊,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以“论说”和翻译外报为主要内容。

从《时务报》创刊到1897年11月去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有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此时的梁启超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无所畏惧,对这份虽无维新派机关报之名,却有机关报之实的刊物倾注了极多的心血。梁启超不仅是这份刊物的主编,还亲自担负了编辑、编务、撰稿、校对等工作,集编、撰、校于一身。由于梁启超的出色工作,《时务报》出版后即受到广泛欢迎,“一时风靡海内”,成了对全国发生巨大影响的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因梁启超风行天下,梁启超亦因《时务报》名扬四海,从此,他开始走出老师康有为的影子,成为清末政坛的风云人物、维新思想的杰出代言人。

《时务报》的成功使全国各地维新人士深受鼓舞,各种鼓吹变法的刊物,如《国闻报》、《湘报》等二三十家报刊先后面世,除维新报刊外,女报、白话报以及消闲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创办起来,如1898年7月出版的由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和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等任主编的《女学报》是最早的妇女报,1898年5月创刊的《上海晚报》是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办的晚报, 1897年10月创办的《译书公会报》是中国最早的译报,1897年5月面世的《集成报》是中国最早的文摘报。《蒙学报》、《演义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等最早的白话报刊也在这一时期先后问世。以上海为中心,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由著名文人李伯元、吴趼人等主编的小型文艺报刊,其中有《指南报》、《采风报》、《笑报》和《趣报》。中国人自办近代报刊是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开始的。但以往的报刊影响十分有限,直到维新运动兴起,《时务报》破土而出、应运而生,大众传媒制造鼓吹变法革新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开始形成第一次高潮。

(2)提出“耳目喉舌”论,揭示报刊的多方面功能

梁启超毕生致力于报刊事业,对报刊的功能和作用有十分精辟的见解。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该文中,他提出“耳目喉舌”论,用耳目喉舌之喻说明了报刊“去塞求通”的作用。其后又在自己主编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上发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论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敬告我同业诸君》等文,继续阐发这一思想,论及创办报刊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巨大作用,且断言“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是影响中国前途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和报刊理论十分丰富,仅《时务报》所及,就有如下几点:

他认为报刊是国家和国民的“耳目喉舌”,是“去塞求通”,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梁启超认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中国受侮数十年”就在于清政府的“壅塞”,壅塞的表现:一是“上下不通”;二是“内外不通”。这种壅塞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如何才能去塞求通呢?他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办报。他对西方各国广设报馆的情况推崇备至。所以他说国之有报纸,犹人之有耳目喉舌。他主张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各国,民间要大力创办报刊,国家要大力保护报刊,充分发挥报刊“上下通”、“内外通”、“去塞求通”的功能,使国家臻于富强。

他认为报刊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党派性,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是以办学会和办报刊,首先是办报刊,来开始他们的政治活动的。在近代中国,梁启超是以政治活动家的身份亲自办报的第一人。对他来说,政治家办报可谓自始即然。维新派人士认为,报刊是唤起舆论、造成舆论,揭露社会现实问题,抨击清廷秕政,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争取实现政治革新的重要武器和救国手段,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参与政治斗争的“利器”。梁启超并不讳言自己所办报纸的政治性、党派性。他坦然承认,他主编的《时务报》、《清议报》以及《知新报》就是“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的党报。在他写的《〈清议报〉叙例》中,他公开申言该报的性质:“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他对报刊事业寄于极大的希望,一再强调报纸的社会政治作用,把报纸当作救国的手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梁启超等人往往先办报,用报刊造成舆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争取群众,尤其是争取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支持,即所谓“欲开民智,先开官智”。以梁启超办《时务报》为肇始,中国近代各政治团体、各党派、很多政治人物,也都十分注意办报,并把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工具。

他认为报刊是“开民智”、“育人才”的重要手段。梁启超极其重视报刊在教育读者,提供新知,开通民智,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功能。在维新运动期间,康、梁等人提出了一整套政治改革方案。而政治改革能否实现,国家能否兴民权、行民主,能否变法维新转弱为强,最关键的就是要唤起国民的议论,振兴国民的精神,提高国民的教育程度。所以梁启超一再强调:“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他提出了三条途径开启民智:一是办学校,二是兴学会,三是开报馆。事实上,三途之中,梁启超又更加看重报纸的作用,用力也最多。因为在他和其他维新人士看来,办学校是开通青少年之智,兴学会是开通成年人之智(主要是官智),惟有报纸是兼而有之,一纸之出,“不得观者观,不得听者听”,信息传布的空间大幅度扩展,城市和乡镇的广大民众都进入受众群体,在启迪民智,开通风气,社会启蒙上,较之学校、学会,报刊的影响更加深远、广泛。为了充分发挥报纸开民智、育人才的功能,梁启超一方面在《时务报》上撰文指斥清廷秕政,微论民权思想,另一方面在报纸上又辟有专栏,“旁载政治学艺要书”,造成新国民。

(3)创造“时务文体”,开启一代文风

梁启超主编的“报”既有报纸,也有杂志,实际上他更重视兼有政治和时事性材料、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时事政治性期刊。对政治期刊来说,政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家刊物优劣的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维新派重要报刊,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每期必不可少的报刊政论的写作上。为了使政论文章更易于为广大受众接受,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变法维新的新思想,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一种通俗、自由、新颖的报刊政论文体,即“时务文体”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梁启超等维新派报刊政论家在创作实践中,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政论传统,创造出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当时人称为“时务文体”、“新文体”或“报章文体”,至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等一系列文章时达到顶峰。

梁启超开创的“时务文体”,其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概括略有下列几条:

“纵笔所至不检束”。即要求解除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自解放”、大解放。

“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要求文章的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摒弃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同时又允许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法来论证问题、说明道理。

“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即要求文章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使读者为之倾倒,受到鼓动,受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进而接受他们的主张。

以梁启超的政论为代表的时务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它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但除梁氏之外,撰写时务文章的还有康有为、严复、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只是他们的文章并非具有“时务文体”的全部特点。开启一代文风,是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贡献之一。

总之,梁启超从1895年办的《万国公报》开始,到1922年《解放与改造》停刊脱离报界,一共27年,占了他一生近一半的时间,在这27年,他亲自创办或主编的报刊有11种,积极支持或实际指挥的报刊6种,他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对中国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