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鲜”(创新性)和“有用”(重要性)
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目的是推进人们对某个细小领域的理解,增加新的认识,这就意味着要发表创新的结果或方法。因此,好的SCI论文必须具有激发读者兴趣的创新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研究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所研究对象应比已有的材料/方法/理论更好或更深入,能解决相对重要的科学问题,甚至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已有的研究中持续地产生影响力。
通俗地讲就是好的论文内容要“新鲜”(创新性)且“有用”(重要性)。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后续国际同行论文的基础(甚至成为必须引用的论文,比如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的论文成了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论文),如果受众面又较广(见1.2节),便会被大量引用,从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例如,在笔者的研究领域中,截至2018年9月,引用量最高的论文是2011年发表的“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达到了833次。这篇论文针对多种新的水泥替代材料(比如在炼钢时产生的废弃物——高炉矿渣粉,可部分代替建筑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水泥材料)的水化机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分析,而这些研究成果是所有对这些新型材料进行研究的基础,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引用量。
某些著名的期刊,如Science和Nature,还要求科研想法出人意料或令人吃惊,并且能使该领域外的人产生广泛的科学兴趣,从而引发广泛关注。这种要求非常难以做到,也因此让这两本杂志有非常高的拒稿率(每年投稿上万篇,拒稿率达到92%左右)。虽然绝大多数研究者做不到这个程度,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想法是崭新的、有用的,再加上本讲提及的其他要素,也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
如何验证论文是否有创新的和重要的科研想法?我们可以反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何检验科研想法的质量?
(1)Do what(做什么)?比如笔者的博士论文是研究通过测试带微观裂缝的混凝土材料的透水性能来理解微观裂缝对混凝土传输物质的影响。
(2)Why(为什么要做)?目前国际学者正在集中研究宏观裂缝,忽视了微观裂缝对混凝土性能的潜在影响。微观裂缝普遍存在于混凝土结构中,但其影响尚不清楚。
(3)So what(又能怎样)?如果能探明这种影响,就能深入理解裂缝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影响,从而提供一种能更好地提升混凝土长期性能或寿命的理论或方法。
第一个问题可以厘清研究目的。只有设定清晰的研究目的,才能明确研究的创新点。否则,就有可能在做一个连目的和创新点都模糊的研究。研究目的不一定要宏大,但是要具体和具有可执行性。第二个问题帮助我们构思出研究的创新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某项研究“没人做过”或“做得不充分”。由于原创性的想法往往很难获得,而目前“做得不充分”的研究容易入手,因此大部分硕士生或博士生提出的科研想法是基于后者(即“做得不充分”的研究)。可不要小瞧这些研究,因为立意虽然重要,但是笔者认为,研究透立意不高的课题也是一种创新和对科学的贡献。而且,某些尚未研究透彻的课题,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成为热点,即成为所谓的国际研究热点。虽然笔者不提倡追逐研究热点,但是如果自己的研究在某个时期成为热点,所发表的重要论文就能快速地带来引用量,以此扩大作者的国际声誉。第三个问题探讨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即研究价值。这一步必不可少,因为只有重要的创新才有意义。可以从学术内和学术外两方面考虑研究的重要性。学术内的重要性,比如建立某项理论的基础,开拓了对某个重要现象的认知,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或者,建立一套崭新的计算方法,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为解决某些需要大量计算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方法。学术外的重要性,主要从社会、经济、文化、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健康、环境、生活质量等角度(REF, 2018)来体现,比如研究一种新材料的性能,就能延伸到这种新材料的经济应用价值或者环保价值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可有效分析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性。下面我们通过分析3个实际案例来让读者们增加对创新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案例1.1
某病例报告报道了一种疾病“X”,但这种疾病已经在好几篇论文中被研究过了,而且采用的医学设备也很普通,因此被期刊编辑认定为重复研究而没有创新点。
解释:创新是对理论、方法、方案或现象提出新的理解和洞见,而不是重复报道或验证已有的现象,这样自然不会引起国际同行的兴趣。
案例1.2
某论文研究材料“A”焊接处的强度性能,其和已有文献不同之处在于材料是新的,但是测试方法、流程、变量都很普通,研究问题的角度也很常见,因此,不具有创新性和重要性。审稿人评价其为“I don't see this paper communicate clearly the scientific novelty of the paper”并拒稿。
解释:如果研究框架一致,只是变换研究对象,看似有点新意,但是研究成果对提升已有理论的认知没有贡献,只是多了一个验证原有理论的样本而已,可判定为没有重要性,更谈不上出人意料。
案例1.3
以下是笔者受邀发表的一篇SCI论文的摘要(Wu et al.,2014)(见图1.1)。下划线部分分别表明了该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性,可见如下解释: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low confining pressure on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and establishes if i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icrocracks on transport.”本文研究的是低围压对水泥材料的传输性能的影响并且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来研究微观裂缝的影响。“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the influence of microcracks on transport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表明本文将在讨论部分分析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从而体现研究的重要性。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该论文的讨论部分。
文献资料
图1.1 笔者SCI论文摘要(Wu et a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