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脉之生理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这节解释了什么是经脉,并阐述了经脉的重要性,所以“不可不通”。
【讲解】“经脉”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功用?要理解好这些问题。原文中有“禁脉之言”,这个“脉”字应该改为“服”,即“禁服之言”,是指《灵枢·禁服》这篇文献,此处若为“禁脉之言”就不好理解了。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是说要掌握针刺这一技术,首先要搞明白经脉理论,这是针刺的基础。“营其所行”,要知道经脉在人体是如何运行的、如何分布的,如哪些经脉从头到足,哪些经脉从足到腹,哪些经脉从腹到手,哪些经脉从胸走手等等,这就是“营其所行”的意思。还要“制其度量”,在《灵枢·骨度》篇中,专门讲经脉之长短,在人体运行需要多少个时刻,这些都是“度量”的范畴。“内次五脏,外别六腑”,这是讲经脉的表里关系。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在人体中,“精”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精成后发展为脑髓,脑髓可灌溉五脏,故五脏均藏精。“骨为干”,人体要靠骨架来作为支撑。“脉为营”,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要靠经脉。“筋为刚,肉为墙”,筋把大小肢体联系起来,即“为刚”之意,肌肉就像墙一样把人的身体支架包裹起来。“皮肤坚而毛发长”,肉之外有皮肤和毛发,整个人体就这样构造起来了。“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通过胃,水谷精微化成营气、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所以“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经脉到底是什么呢?“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决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理论是一门“不可不通”的知识,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经脉的知识。所谓“能决死生”者,十二经脉之绝气是“决死”,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决生”,即在生理上“经脉”沟通了脏与腑,在病理上,无论寒热虚实都可以通过“经脉”反映出来。下面还提出“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关系,从人迎、寸口来观察,也能“决死生”。不管是内伤还是外感,病邪都要通过经脉表现出来,在表、在里、在脏、在腑,都不能离开经脉来谈。所以下面在讨论每条经脉的循行时都列举了相关的病证表现,因为经脉是百病的处所,此即“处百病”的意思。有了经脉的理论知识,就可以通过经脉来“调虚实”,虚则补、实则泻,从哪里来调,还是要从“经脉”来调,例如用药要看“归经”,针灸治疗更要循经而治。
总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经脉”对人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