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诊断

4.1诊断要点

4.1.1 临床症状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病理类型、病程长短、有无转移和并发症有关,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转移和副肿瘤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胸痛、胸闷等,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气促、喘鸣、局限性肺炎等气道阻塞引起的间接表现。

肺癌最常见锁骨上下、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转移,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触之坚硬。其他部位的转移常引起相应的症状,即肺外表现。

4.1.2 影像学诊断

4.1.2.1 胸部X线检查

X线是诊断肺癌最重要的方法,可通过X线透视、胸部正侧位片发现块影或可疑肿块阴影。

4.1.2.2 CT检查

CT可以辨认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临近胸壁的肿块可在CT引导下进行针刺活检以明确组织学诊断。

4.1.2.3 磁共振 (MRI)检查

常规的MRI几乎不能使肺部显像,只能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

4.1.2.4 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PET)

PET可以较准确地对<1cm的肺癌及肺癌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诊断。

4.1.2.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明确诊断和获取活体组织、提供组织学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近端气道内的肿瘤,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结合钳夹的活检阳性率为90%~93%;对于远端气道内不能直接窥视的病变,可在荧光屏透视指导下经光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活检。

4.1.3 病理学诊断

4.1.3.1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中,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较小细胞肺癌高,一般在70%~80%左右。

4.1.3.2 开胸肺活检

若经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穿刺活检均未能确立诊断,则应考虑开胸肺活检,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肺功能及可能的手术并发症等综合决定。

4.1.3.3 组织病理学诊断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 (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后者包括鳞癌、腺癌 (包括支气管肺泡癌)和大细胞癌。

4.1.4 实验室检查

肺癌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癌胚抗原 (CEA)、β2微球蛋白、铁蛋白(FE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CA211、CAl53等。其中癌胚抗原在肺癌患者中阳性率可达40%~60%,其水平与病情轻重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释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国内发布的最新权威指南。

●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4.1.5 分期诊断

采用TNM国际分期 (UICC,2002)。

释义

●本标准是肺癌分期诊断的最高标准。肺癌的分期对指导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