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鉴别诊断
4.2.1 肺结核
4.2.1.1 肺结核球
肺结核球多见于年轻患者,一般无症状。多位于结核好发部位 (肺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病灶边界清楚,可有包膜,密度高,有时有钙化,周围为纤维结核灶,在随访观察中多无明显改变。如有空洞形成,多为中心性,洞壁规则、较薄,直径很少超过3cm,常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4.2.1.2 肺门淋巴结结核
肺门淋巴结结核易与中央型肺癌混淆,应加以鉴别。肺门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或老年,多有发热和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体层摄片、CT、MRI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二者鉴别。
4.2.1.3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应与弥漫型肺泡癌相鉴别。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发病年龄较轻,多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X线胸片显示病灶为大小基本一致、分布均匀、密度较淡的粟粒性结节。肺泡癌两肺多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播散灶,边界清楚,部位较深,进行性发展和增大,且呈进行性呼吸困难。
4.2.2 肺炎
肺炎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症状,继而出现呼吸道症状,抗生素治疗多有效,病灶吸收迅速而完全。癌性阻塞性肺炎炎症吸收较缓慢,可出现块状阴影,且多有中央型肺癌表现,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细胞学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4.2.3 肺脓肿
肺脓肿应与癌性空洞继发感染相鉴别。原发性肺脓肿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常有寒战、高热、咳嗽、吐大量脓臭痰、周围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X线胸片上空洞壁薄,内有液平,周围有炎性改变。癌性空洞常先有咳嗽、咯血等肿瘤症状,然后出现咳脓痰、发热,胸片可见块影有偏心空洞,壁厚,内壁凹凸不平。结合光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鉴别。
释义
●肺癌鉴别诊断时需要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细胞学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协助鉴别。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属于中医 “肺胀”范畴,病程长达数年,反复发作,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部膨满为主症;肺癌则起病较为隐匿,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见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借助肺部X线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