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麻黄反佐射干(疏表利咽)
【反佐药性】
麻黄,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开腠理,透毛窍,宣肺气,平喘促,利咽喉,开声音作用。其中生药(生麻黄)开腠理,透毛窍为胜,蜜炙药(蜜炙麻黄)以宣肺平喘,利咽开音为优。
射干,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利咽喉,祛痰热,解热毒作用。临床多用生药(生射干),以利于清解热毒。
麻黄与射干,药味药性均不相同,一为辛微苦温,一为苦寒,一为升散,一为平降,两药相合,辛能透发,苦能折热,温能祛寒,寒能制热,在外之寒可散,在内之热可清。故麻黄配射干,既能宣肺平喘,降逆祛痰,又能疏解外邪,清利咽喉。配伍之目的,在于改变原药作用,产生新的所需要的治疗之功效。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发汗不伤津液,苦寒清热不遏外邪,在外之邪可散,在内之热能清。具体有止咳平喘、清咽利喉、宣窍通鼻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主要用于外有感邪,内有郁热的病证。如咳喘痰鸣、咽痛声嘶、鼻渊黄涕等,类似西医的支气管炎、咽炎、鼻窦炎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咳喘痰鸣
此药对适用于外感风邪,内有寒痰化热,肺气壅阻,通降失职。症见咳逆喘息,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兼或微恶风寒。药用蜜炙麻黄5~9g,汗出多者用量宜轻;射干8~15g,热盛痰多者用量宜重,寒多热少者用量宜轻。
2.咽痛声嘶
此药对适用于外感风寒,邪从热化,气血不和,肺气失宣。症见咽红肿痛,声嘶不扬。药用蜜炙麻黄3~6g,恶寒无汗者,可用生麻黄;射干10~15g,热毒轻者,用量宜轻。
3.鼻渊黄涕
此药对可用于外有风邪,内有郁热,肺气不利,鼻窍失畅。症见鼻窍不通,时流黄涕,头痛,嗅觉减退。药用生麻黄4~6g,儿童减量;射干5~10g。
【加味活法】
若咳喘痰鸣较剧者,可加紫菀或款冬花增强止咳平喘。因麻黄得紫菀或款冬花化痰止咳更强,射干伴紫菀或款冬花,可治寒热错杂之痰喘。咽痛声嘶而热毒甚者,宜加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因麻黄得山豆根宣肺利咽尤胜,射干伍山豆根清咽消肿更雄(但山豆根大苦大寒,有毒,用量不能过大,一般宜3~6g,可避免中毒发生)。鼻渊黄涕而热毒内盛者,宜加鱼腥草或蒲公英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因麻黄得鱼腥草或蒲公英善于散郁热、祛毒邪,射干匹鱼腥草或蒲公英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更强。
【心悟纵横】
本药对除上述功用、主治外,还可用于治疗乳糜尿、夜尿频多和遗尿。余曾用此药对为主治疗乳糜尿、夜尿频多及遗尿症多例,均获良好疗效。乳糜尿患者一般服药7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夜尿频多及遗尿患者大都服药3~5剂即可见良效。但麻黄究属辛温燥烈之品,发汗之猛将,凡是诸虚汗出之证,不论是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之汗出者,均为禁用或慎用;而射干又属苦寒克伐之物,对于脾阳不足,大便溏薄者,亦当注意,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