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拯反佐药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桂枝反佐白芍(调和营卫)

【反佐药性】
桂枝,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散寒解肌,温里止痛作用。其中生药(生桂枝)以疏表祛寒力强,炒药(炒桂枝)以温里振阳力胜,蜜炙药(蜜炙桂枝)以温中补虚为优。
白芍,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作用。其中生药(生白芍)以敛阴止汗力胜,炒药(炒白芍)以柔肝止痛为优。
桂枝与白芍,前者味辛甘性温,后者味苦酸甘性微寒。药味、药性、功用均是不同,一为辛甘而以辛为主,一为苦酸甘而以酸甘为主,一为性温,一为性寒,一是主表,一是主里。两药配合,阳药入阴药,表药入里药,互相发生变化,不良偏性可去,有益新功产生,攻补兼顾,表里同治,与原单味药大不相同。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发散不耗津液,酸敛阴液不留外邪,妙在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补虚止痛。具体有散寒和表、温中补虚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适用于外有表寒,里有虚寒的病证。如风寒表虚、脘腹虚痛等,类似西医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风寒表虚
此药对适用于卫表不固,肌腠不密,风寒侵入,营卫不和。症见恶寒畏风,身热汗出,头胀,肢节酸痛。药用生桂枝4~10g,生白芍5~10g。体弱热微,汗出频作,桂枝、白芍用量宜轻,微和营卫即可;北方地处寒冷,体尚健者,桂枝、白芍用量宜重,否则难获良效。
2.脘腹虚痛
此药对适用于中阳不足,寒邪所胜,肝脾不调,阴阳失和。症见脘腹疼痛,空腹为甚,食后痛减,且又喜温喜按。药用蜜炙桂枝6~12g,寒盛亦可用炒桂枝;炒白芍15~30g。
【加味活法】
若风寒表虚而夹湿邪者,可加防风增强祛湿散寒作用。桂枝得防风散寒祛湿力胜,白芍伍防风善于和表化湿。脘腹虚痛而疼痛频作者,可加炙甘草或饴糖增强补虚暖中止痛作用。桂枝得炙甘草或饴糖温阳暖中力优,白芍匹炙甘草或饴糖补虚缓痛力胜。
【心悟纵横】
桂枝与白芍药对,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小建中汤,均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无非用量不同。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各三两,用量相等;小建中汤中的桂枝三两、白芍六两,用量悬殊,其功用主治大有区别。所以在运用此药对时还要注意药量的比例。
此外,桂枝反佐白芍药对,除治疗上述病证外,还可用于胸痹疼痛、风寒湿痹、泻痢腹痛、月经不调、产后腹中虚痛以及诸虚不足之候,使用得法,其效亦能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