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反佐药对的配伍有特定的要求
反佐药对与正佐药对的配伍有所不同,正佐药对的配伍大都二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相同,在“七情合和”中,一般不会出现“相反”、“相畏”、“相杀”、“相恶”的配伍,所以正佐药对的配伍较为容易,但亦必须掌握剂量的大小、用量的比例。反佐药对的组合相对较难,可以说在“七情合和”中,除了“单行”不用,“相反”少用外,其余“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均为常用的配伍,甚至“相反”有时亦要斡旋使用。
反佐药对的配伍,仅就“七情合和”的理论指导,尚属不足,必须全面结合药性理论之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并且亦必须结合中医多方面的理论和治则治法的指导,例如生克制化中的水火相济,泻南补北、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等均是反佐药对的配伍方法和可循规律。同时,反佐药对在配伍与应用中,还须掌握以下情况:一为必须按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不任意拼凑无根据的药对;二为必须在前人方剂或医案中有此配伍方法的先例;三为自己本人临床经验所得者,亦须反复验证有效无误;四为凡是有毒之药配伍应用,中医药文献虽有记载,但亦必须自我体验,安全可靠,方能使用。
反佐药对的配伍的特定要求,主要以其相对立的用药方式,取得一致而统一的疗效结果,亦即有相反而相成或相激而相成的意义。例如辛温解表发汗之麻黄与甘寒清里热之石膏配伍,一温一寒,一散表寒一清里热,一开腠发汗一护津止汗,二药药性、功效截然不同,但二药相配合后,既能发表散邪,又能清泄里热;又如甘温补气之黄芪与苦寒破气之枳壳配伍,一甘一苦,一温一寒,一升一降,一补一消,二药性味、功效均不相同,但经配伍合用后,则补而不满,消而不伤正,既可升清,又能降浊;再如苦寒泻下之大黄与温涩止泻之石榴皮配伍,一苦一涩,一寒一温,一泻下一止泻,一攻实一补虚,二药性味、功效全然不同,但经配伍合剂后,攻下不伤脏腑,收涩不留病邪,实者可去,虚者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