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抗菌药物分类及其使用原则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细菌等微生物,人类粪便干重的50%由细菌构成,是我们生存必需的条件。因此,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存在于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必须以哲学的高度认识感染性疾病。首先,不是检出的细菌就是致病菌,检出细菌就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其次,不同患者、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感染的用药途径、疗程、级别差异很大;而且,感染宿主——患者的免疫状态对细菌致病性、耐药性及抗菌疗效影响巨大。因此,必须以知己(患者)、知彼(感染微生物)、知器(抗菌药物)的哲学思想评估具体患者感染状况。所以说,抗感染绝不等同于抗细菌。
一、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1.按照抗菌药物结构与抗菌作用可以作如下归类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各种青霉素(包括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属此类。
(2)氨基糖苷类: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依帕米星、依替咪星等。
(3)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5)大环内酯类: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6)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抗球菌药物:
如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磷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8)抗真菌药物:
如制霉菌素、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
2.按药代动力学/药物效应学(PK/PD)特点分为两类(表2-1)
表2-1 常用药物PK/PD特点与给药建议
(1)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两性霉素B等。其特点是药物的杀菌作用取决于药物最高浓度(峰浓度),浓度越高抗菌活性越强,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有良好的抗菌后效应(PAE)。用于评价浓度依赖性药物杀菌作用的参数主要有:AUC/MIC(AUIC,抑菌曲线下面积)和Cmax/MIC(峰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图2-1)。
图2-1 药时曲线与抗菌作用模式PK/PD
AUC/MIC(AUIC):抑菌曲线下面积;C max/MIC:峰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PAE:抗菌后效应;T>MIC:药物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时间
(2)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代表药物有大多数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类。其特点是抗菌活性与药物同细菌接触的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评价其杀菌作用的PK/PD参数有:T>MIC,即指给药后,血药浓度大于MIC的延续时间。频繁的给药或连续输液可以增大T>MIC值,提高杀菌效果。通常时间依赖性药物T>MIC大于两次给药间隔时间50%,临床疗效较好(图2-2)。
图2-2 T>MIC时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1.何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我国著名临床抗感染专家戴自英教授在其《实用抗菌药物学》中明确指出,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做到两点:首先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药物、适当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其次,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后者除了大家了解的抗菌药物本身的肝肾损伤等之外,还应包括减少耐药菌产生。
2.下列情形属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选用对病原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2)剂量不足或过大;
(3)用于无细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
(4)病原体产生耐药后仍继续用药;
(5)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不及时停药。
3.依据抗菌谱与药物分布选择有效药物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所以应选用青霉素。阿奇霉素针对球菌与支原体,适合于既往健康的青少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而对于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的,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的老年患者并非首选;氧氟沙星针对杆菌与支原体、军团菌等,但对耐药球菌与杆菌效果不佳,多用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不推荐单独用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另外,还要考虑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即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特性,对不同系统感染针对性选择该系统药物含量较高的药物。例如头孢曲松钠在胆道系统含量高,适于胆系感染;亚胺培南尽管抗菌谱非常广泛,但很少通过血脑屏障,不能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替加环素抗菌谱更广泛,却只有较短暂的血药浓度高峰,不适合血流感染治疗等。应该承认,很多人认为抗菌药物就是治疗感染的,只是等级差别而已,人人可以选择应用,这也是我国全社会抗菌药物泛滥使用的原因。必须认识到,不了解特性的药物是不可以使用的,抗菌药物也一样。
4.依据药物作用特点决定给药策略
(1)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1~2次,每次给药维持疗效12~24h。如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例如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左氧氟沙星针剂的使用仍然是0.2g,每日2次。这是不符合该药PK/PD特点的,应该是0.6~0.75g,每日1次,这在国外药物研究及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指南中均已调整,而我国产品没有进行重新研究,说明书无法修改。这严重影响了其规范使用,增加了其诱导耐药的风险。
(2)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要求分3~4次给药,适当延长滴注时间,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有效组织药物时间延长,增强抗菌效果。如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及氨曲南等。过去社区经常单次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治疗”各种感染,如青霉素G800万~1000万单位,每日1次。没有认识到这样给药只能使青霉素在血流中维持2小时的有效浓度,其他22小时基本上没有抗菌效应。一方面被筛选出的耐药菌有机会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即使敏感菌也难以被清除,特别是病灶内部细菌。不可否认该类患者中许多是不需要抗生素的,却还被认为“治疗有效”而沿革下来,现在则必须更正。
5.降低病原菌耐药性的策略
(1)选用敏感率较高的药物,加强用药目的性;
(2)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抗菌药物;
(3)减少抗菌药物的外用;
(4)难治感染联合用药(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5)特殊感染联合用药(如结核病等);
(6)病程长的感染更替应用(如慢性肾盂肾炎)。
6.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1)无菌手术术前应用:1次,麻醉诱导时使用。
(2)肿瘤或化疗后:WBC<2 ×10 9/L。
(3)老年患者脑血管病后,排痰不畅或神志不清。
(4)器官移植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
(5)自身免疫病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7.抗菌药物更换的原则
(1)一般为3天,无效再考虑更换;
(2)药敏不敏感而临床有效应继续使用,并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继续送检;
(3)药敏敏感而临床无效也应综合考虑后更换抗菌药物。
8.抗生素的序贯疗法
(1)指随着感染控制,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方法。
(2)包括一种药物剂型间的转换,如头孢呋辛钠静点转换为口服;也可以从高一级的抗菌药物转换为低一级的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泌尿系感染,骨髓炎,盆腔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