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
在姬康前世所接受的教育中,有一个道理被前世各国所遵循,那就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向前的主要动力。
虽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姬康前世的国度已经再度崛起。
但那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古国,那个伟大的民族,在近代以来所遭受的种种屈辱不公,已经深深铭刻在了姬康的灵魂之中。
落后必然挨打!是那个国家和民族,用自己的切身实践,和屈辱的惨痛经验总结出来的。
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统治阶层的腐败堕落、不思进取、愚弄百姓。就如姬康现在来到的这个世界,所在的燕国一样。
今天燕国辽西郡所有县令以上官员,全聚集在了姬康所在营帐的后面。
一块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放着一个和直辕犁看着相似,但完全不同的犁具。
从流民营地里挑选出来的流民李勇,正站在这个犁具后面,一个军士牵来一匹马,把它用绳子套在马的身上,随后牵着这匹马向前走去。
这个时代,民众已经用所谓的“直辕犁”来耕作土地了。
而李勇扶着这个象直辕犁的新式犁具,此刻如直辕犁一样开始耕作起来。
不错,这个东西就是姬康前世有名的曲辕犁。
在前世从农村出来的姬康,对曲辕犁一点都不陌生。
来到这个世界后,设计出这个曲辕犁,对于前世毕业于机械专业的姬康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
想起在迁移途中,姬康拿出这个画着曲辕犁设计图的绢帛,递给铸匠和木匠中的两个大匠——丁大山和石小松看时,看着两位大匠颤抖的双手,姬康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是很高。
但姬康设计出的曲辕犁,则完全改变了这些,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
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
并且姬康所设计的曲辕犁,让人一看还特别的美观。
看着曲辕犁所经过的土地,那一道道深深的犁槽,再看看曲辕犁所耕犁的速度。这些对农事都熟悉的官员,一下就拥到曲辕犁的旁边,每一个人都惊喜地看着这台犁具,如珍宝一般。
李勇激动的浑身颤抖,做为亲自操作过“直辕犁”的他来说,这台犁具简直就是农户耕作的“神器”。耕作不但省力,而且更加容易操作,速度是直辕犁的几倍以上。
李勇“噗通”一声,跪在曲辕犁前,手抚摸着这台犁具,哭着说道:
“神器呀!这样能耕作多少地,能多产多少粮食呀!”
看着众人,眼里发出的精光。小君侯姬康也一脸欣慰。
就凭着这个,自己也不枉来到这个世界呀!
转身对站在旁边的,两位大匠说道:
“丁大匠、石大匠,这个曲辕犁好加工么?”
两位大匠,都躬身而道:
“君侯,你所给出的图纸,已经非常详细,部件和尺寸也标识非常清楚,加工不难。”
众官员听到两位大匠的话后,看着这台曲辕犁,深深知道这以为着什么。
“君侯,有了这犁具,我辽西郡粮食再无忧呀!不,我燕国有此犁具,粮食也将无忧,民众们也能温饱了,此乃国家无上神器呀!请君上赐此图纸,让我等回去打造。”
姬康点点头,道:
“各位大人,这曲辕犁,我本来就是给你们准备的。尔等之后到丁、石两位大匠处,领取曲辕犁图纸。尔等回各县后,嘱各县工匠按此图打造。”
“务必保证在开春春播时,让我辽地民众至少每户一台,打造曲辕犁的钱可由官府垫付,待收税粮时分三年收取打造犁具之费用,记住不得多收,务必把曲辕犁在整个辽地推广开。”
“诺。”
然后又对众官员道:
“各位大人,明天你们就各自带分配好的流民回县,我想说的是,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诸位大人,只要你们尽心为黔首们做事,为我辽地做事,封官加爵、荣华富贵不再是梦。在这里,姬康向你们拜托了!”
说完,对着众官员深深一躬。
众官员也都变得肃穆起来,排列整齐,一齐向姬康躬身回礼道:
“必不负君侯所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整个军营、迁移队伍的营地,以及整个流民营地都喧闹起来。
早餐依旧是热腾腾的饺子。吃完后,各流民营按家庭,男女比例等开始组建一个个安置队伍,由各县县令亲自带着向各县而去。
等流民们走出流民营时,才发现在营地门口的一个小土坡上,自己所爱戴的小君侯,正站在那里跟他们挥手道别。
李勇和妻子领着三个孩子,泪流满面。
和众流民一样,向挽救了他们一家性命的君侯,磕首道别。
而站在姬康旁边剧辛等众多官员,许多人不知怎么回事,内心都涌现出一股澎湃的心情。
看着如洪流一般,奔向前方的人流。
姬康想起前世一位伟人曾说过的话: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和源泉。”
《汉高祖本纪》:“帝赴辽,携流民数万,众忧其时。帝乃曰:孤承天景命,以牧万民,惟黎庶安,孤孰与不足?卿等,何惧之有?遂明新法,分置户口,作犁曲辕,活人无数,众心乃定。即去之日,万民叩首,涕泣不断,良久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