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方法

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网中最基本的网络,其他网络往往是依附于道路网而存在,例如公交网、轨道交通网、货运网等,道路网的功能结构必须为其他网络的敷设创造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网的规划设计是城市今后发展基础,是其他各类网络布设的关键,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内容,认真仔细地进行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处基础。

一、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础。城市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发挥道路交通对土地使用诱导作用,以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一般分为3个层次,即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及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一)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现代化城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机动化的时期,城市交通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机遇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作为城市交通发展最高层面的规划,可以为城市交通明确了发展方向。在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认识到交通系统的复杂性,交通问题牵涉到经济、社会、投资、基础设施、行政、政策、法律、国民素质、管理等方面,要解决交通问题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需要综合解决方案。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手段都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城市交通的远景指导性规划,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规划的年限一般为20~50年,规划用地范围也宜适当大一些,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解决以下问题:远景交通发展目标及水平;与远景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与远景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城市干道网布局结构;远景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客货运输设施布局;实施规划所需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二)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中重要的规划形式。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历史和现状的交通供需状况与地区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对地区未来不同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情形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交通运输设施发展建设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价比选,同时提出建设实施方案的一个完整过程。

为了支持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经济的协调,构建高效、通达、安全的交通发展环境,在编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时,必须同时编制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是体现城市公共政策和政府引导城市发展,协调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在资源的约束条件下,突出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是城市交通的中长期建设规划,规划的年限一般为10~20年,规划用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一致。城市交通综合规划主要研究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确定主要交通方式和设施的布局规模,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原则,城市交通分实施规划和近期建设计划等。

根据我国多数城市的实际情况,在编制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时应符合以下指导思想。

(1)体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即符合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交通供需之间的平衡。

(2)保持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和方格网式道路骨架系统。

(3)交通战略制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效率优先分配道路的使用空间,重视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的发展。

(4)协调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城市交通的发展合理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交通总体规划从宏观调控走向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城市交通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其中的道路交通部分更是体现和落实规划意图的重要组成内容。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和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的设施布局、建设规模和实施时序等。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既要针对城市的主要交通问题,又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引导和促进城市总体规划意图的实现。

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是短期的建设规划,规划的年限一般为1~5年,有的扩大为5~10年,规划用地范围一般为适当扩大的建成区。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一般不单独进行编制,而是在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现状交通网络评估;交通项目实施计划(分年度及优先排序);新建交通建设项目方案设计;交通改建项目方案设计;建设资金的筹措方案;建设计划的技术经济评价。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遵循原则

1.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要求

城市各级道路应方便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之间的联系,并应合理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同时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用地的性质相协调;城市道路系统应合理布局,完整通畅,各级道路良好衔接,并与城市用地规划结合,使交通均衡分布;要有适当道路网密度和面积率;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为不同的使用对象都能提供高效服务;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干道系统应尽可能简单、规则,减少畸形交叉口;道路系统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并尽可能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干扰;要有利于提高交通的可靠性,以满足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运输要求。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城市道路的布局应尽可能使建筑用地取得良好的朝向;道路走向既要有利于通风,又要考虑抗御台风和冬季寒风的正面袭击;过境道路和货运道路应避免直穿生活区,以减少车辆噪声的影响;旧城道路网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地方特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与名胜古迹要加以保护。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道路规划应根据城市市政工程规划为市政管线的敷设留有足够的空间,还应与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密切配合。

三、城市道路网络规划设计的程序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工程序框图如图3-1所示。城市道路网络规划,首先要分析分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扩大、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建设资金变化等方面,来确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水平,预估未来城市道路网络的客货流量、流向,确定道路网络的布局、规模和位置等,并落实在图纸上。

图3-1 城高道路网规划工作框图

四、城市交通道路规划的过程

不同层次的交通规划,由于规划期限和要求深度不同,其规划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规划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如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的主要过程如下。

(一)进行总体设计

进行总体设计是确保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成功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成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组织机构,确定交通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年限、规划范围,编制交通规划工作大纲等。

(二)资料采集与分析

(1)社会经济调查 社会经济调查主要包括:规划区域内各交通分区的土地利用性质;人口总量分布、构成及增长、工农业结构、布局产值;国民经济收入状况;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分布,规划期内可能的投资与布局;各交通工具的拥有量与构成;各种客货运输方式的运输量及比重等。其调查的目的在于为出行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社会经济调查主要包括以下资料。

①城市地形图 地形图比例为(1:20000)~(1:50000),包括城市市界以内地区。

②城市区域地形图 地形图比例为(1:50000)~(1:100000),包括与本城相邻的其他城镇,能看出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关系,包括河湖水系、铁路、公路与城市的联系。

③城市发展经济资料 包括城市性质、发展期限、工业及其他生产发展规模,对外交通、人口规模、用地指标等。

④城市道路现状资料 包括(1:500)~(1:100)的城市地形图,能够准确地反映道路平面线形、交叉口形状,道路横断面图。

(2)交通情况调查 交通情况调查是了解城市交通网络现状交通信息的必要手段,包括起、终点(O-D)调查、交通设施调查、交通道路状况调查、公交线路随车调查等。

①起、终点(O-D)调查 起、终点(O-D)调查在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调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居民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货物出行O-D调查、公交客流O-D调查、自行车出行O-D调查。其目的在于找出居民出行、机动车出行、货物出行、公交客流出行及自行车出行的现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各交通方式的出行参数,为出行预测提供依据。

②交通设施调查 交通设施调查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网调查、城市出入口道路调查、城市广场及公共停车场调查、城市公共设施(线路、场站、车辆、营运)调查、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公路、水运)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现状交通设施状况,并为各类交通设施现状评价及规划提供依据。

③交通道路状况调查 交通道路状况调查主要包括交叉口各车型的流量、流向、车速、延误调查,路段各车型流量、车速、延误调查,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噪声、大气污染等)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现状道路网的交通质量,并为规划道路网服务质量标准的选定提供依据。

④公交线路随车调查 公交线路随车调查是拍调查公交线路各站点上下乘客量及断面流量,其目的在于了解现状公交线路的服务状况(客流分布均匀性、方向均匀性、满载率等),为公交线路优化提供依据。

(3)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利用资料调查与分析的成果建立各种预测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预测规划区域未来交通需求状况,其目的是为交通系统的规划、评价提供依据。

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是指城市交通预测和城市货运交通预测。城市交通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出行预测、城市流动人口出行预测、城市对外及过境客运交通预测等3部分。城市货运交通预测包括城市市内货运交通预测和城市对外及过境货运交通预测两部分。

除预测以上两部分外,还要对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城市人口及分布、居民就业就学岗位等方面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4)交通方案制定 根据交通需求预测的结果,确定城市交通网络及其他交通设施规模和布局方案,以便做到城市交通系统的供需平衡。实践充分证明,城市交通的规划布局方案非常重要,它是其他各项规划布局的基础。

交通方案制定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道路线形布局、红线、横断面、主要交叉口、桥梁、涵洞等)方案;城市货运系统规划布局方案;城市对外出入口道路布局方案;公共交通线网及场站布局方案;轨道交通(大城市的轻轨、地铁等)布局方案;城市对外交通枢纽(机场、港口、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布局方案;自行车交通网布局方案;公共停车场布局方案等。

(5)交通方案评价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到城市交通规划布局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而且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对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经济、环境及综合评价多个方面进行。

技术评价主要是城市交通网络总体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网络总体建设水平,城市交通网络总体技术性能(如交通网络布局质量、交通网络容量及服务水平等)。经济评价指标是指国民经济评价,目的是消耗较少的社会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价值。环境评价是指城市交通规划对涉及的噪声、振动、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的评价。综合评价是指从技术、经济、环境与社会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6)交通方案调整 根据对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结果,对规划方案不足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交通规划方案比较完善。如果对方案的土地利用、交通方式结构及交通网络结构进行了调整,则需要重新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五、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道路网规划是在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实际上是交通规划的继续和深入。城市道路网规划也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体现总体规划布局和土地利用的要求,因而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践经验,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方法如下。

(一)现状调查与资料准备

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现状调查与资料准备,主要包括城市现状的地形图、城市发展前景资料、交通现状调查资料、交通现存的问题和城市用地与交通规划初步方案等。

1.城市现状的地形图

城市地形图主要包括城市市域范围和中心城区范围两种,市域地形图能够反映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的关系,河流、湖泊、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与城市的联系等。地形图的比例尺可为(1:5000)~(1:10000),在进行具体设计和定线时,还需要比例尺为(1:1000)~(1:2000)的地形图。

2.城市发展前景资料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把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性的大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在今后城市建设发展中,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规划、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建设的质量、高度重视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调查城市发展前景资料,主要包括城市性质、规模、人口、经济及交通发展资料,城市的发展阶段、规划期限和规划目标等。

3.交通现状调查资料

交通现状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大比例尺[(1:500)~(1:1000)]城市地形图等,借以准确反映道路现状。

4.城市交通现存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车流不畅、交通阻塞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对于道路交通现状存在问题的调查,主要包括路网结构、密度、干道网,及主要交叉口的形式、线形、通行能力等方面不适应程度;静态交通存在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等。

5.城市用地与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规划初步方案,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出的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如客货运输、对外交通、静态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二)道路网初步方案设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系统的要求,考虑城市的发展及用地布局的调整,从骨架和功能的角度提出道路网规划初步方案。

在道路网初步方案规划设计阶段,着重解决道路的交通问题,即依据城市道路网规划和基本要求、城市道路网布局的结构形式特点,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技术指标等,对道路网的结构形式、路线走向、交叉口形式、桥梁渡口位置及形式等,做出若干方案进行分析比选。

(三)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提出具体的道路设计方案,就是对干道等主要控制点的平面位置、高程、横断面形式、干道纵断面、交叉口形式与范围等,具体几何设计问题提出设计方案。

(四)修改道路网规划方案

对于初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对社会、经济、交通、环境等的影响和效益进行分析,在技术评价方面要注意路网系统功能分析、横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和交通组织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完善。

(五)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

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包括道路网规划平面图及标准横断面图。道路网规划平面图主要标出城市主要用地的功能布局,道路平面线形和竖向线形的主要控制点的位置、坐标及高程,交叉口的平面形式及控制点高程,静态交通如社会公共停车场、广场位置及规模、加油站位置等,比例尺一般为1:10000或1:5000。标准横断面图应标出道路红线控制宽度、断面形式及尺寸,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200。

(六)编制道路网规划说明

编制道路网规划说明,是对整个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方案说明,一般主要应包括:现状道路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未来的交通需求分析及道路规划目标、设计的依据、规划的原则,各项指标及参数的确定,道路系统规划实施后的交通效果、环境效益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道路路网分期实施方案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六、城市各类道路的规划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各种道路的功能和规格不同,则对它们的规划要求也不相同。

(一)快速路的规划要求

快速路是城市中有较高车速为长距离交通服务的重要道路,与主干路形成城市的重要交通走廊,将市区各主要地区、主要近郊区、市中心与卫星城镇、机场、工业区、仓储区和货物流通中心快速连接,承担大部分的中长距离出行。对于快速路的规划应满足如下要求。

(1)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及长度超过30km的带状城市,应当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形成系统或与其他干路构成系统,并与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人口在50万~200万的大城市,可根据城市用地的形状和交通需求确定是否修建快速路,一般快速路可呈“十”字形在城市中心区的外围切过。

(2)快速路的机动车道应设置中央分隔带,两侧不宜设置非机动车道,可设置辅道。

(3)与快速路交汇的道路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行人过街人流量集中的地段,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4)城市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80km/h。

(二)主干路的规划要求

城市的主干路与快速路形成道路网的主骨架,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是城市内部的主要大动脉,主干路为中长距离的出行服务,也是快速路的主要集散通道。对于主干路的规划应满足如下要求。

(1)主干路应当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2)主干路一般不设立体交叉,而采用扩大交叉口的办法提高通行能力,个别流量特别大的主干路交叉口,也可设置立体交叉。

(3)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三)次干路的规划要求

次干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并兼有服务的功能。次干路功能多样化及横断面布置灵活可变,最能体现城市路网的多样性和城市活力。对于次干路的规划应满足如下要求。

(1)交通性的次干路应尽量实施机动车专用,以确保交通容量符合有关要求。

(2)生活性的次干路应对过境交通实行一定限制,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优先满足公共通行,注重道路绿化的布置。

(3)景观性的次干路应注重道路与沿街建筑整体视觉效果,同时还要满足观赏、游览、娱乐、休憩的需要。

(四)支路的规划要求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还包括非机动车道路和步行道路,解决局部交通问题,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以补充干道网的不足,可以设置公共交通线路,也可以作为非机动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通行过境车辆,只允许通行为地方服务的车辆。对于支路的规划应满足如下要求。

(1)支路应为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交通设施用地等的内部道路连接。

(2)支路应平行于快速路的道路相接,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接。可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上跨或下穿快速路,或右进右出快速路的辅道。

(3)支路应当满足公共交通线路通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