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供应链管理理论
1. 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
用户是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条供应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利润。由此,供应链是产品或原材料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直至用户这一链条移动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2-1所示的模型。

图2-1 供应链的环节
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的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②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③面向用户需求性。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是拉动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④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
从供应链的涉及范围来看,供应链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将采购原材料、生产、销售等活动,均作为企业内部操作看待,注重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来争取更满意的企业目标。外部供应链注重外部资源、注重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是更大的、更为系统的概念。
2.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来源于彼得?德鲁克的“经济链”和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思想。是指运用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在整个供应链系统,包括产品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交付用户的过程,对与产品相关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组织、执行和控制等的管理活动;是一种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其目标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产、供、销企业以及用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涉及以下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作业、物流、需求(见图2-2)。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需求来实施的。在以上四个领域的基础上,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图2-2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领域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即供应链物理布局的设计),具体包括:供应链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计。
第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具体又分为:各节点企业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作业流程的设计与重组:一是客户需求管理流程,如:市场需求预测、营销计划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二是客户订单完成管理流程,如: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管理、新产品研发计划管理、物料采购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运输与配送计划与作业管理、资金管理;三是客户服务管理流程,如: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管理,客户退货管理。
第三,外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供应链核心主导企业的客户订单完成管理流程与其原材料供应商、产品销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外包商)等合作伙伴管理流程之间的无缝对接。
第四,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市场需求预测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新产品研发信息、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信息等的交互共享,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预测、计划与补给的库存管理技术等。
3.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
煤炭企业供应链包括外部供应链和内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由辅助材料供应商、煤炭企业、物流运输部门和煤炭客户组成。内部供应链主要指煤炭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流程之间的供需关系形成的供应链。煤炭企业经过开采、洗选加工、配煤等内部供应链各环节,将产成品即商品煤大部分通过直销的形式销售给煤炭用户,而由外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物流服务商提供煤炭物流服务。因此,对于煤炭企业供应链而言,其管理的难点和核心应该是内部供应链。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指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由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炭外购、配煤、煤炭销售、运输直至交付到最终客户等相关流程之间的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具有网链结构的供应链。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是大型煤炭企业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集成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炭外购、配煤、煤炭销售、运输直至交付到最终客户等运作活动,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运转,对用户的需求能作出迅速的反应的管理活动。也就是说,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围绕着向客户供给煤炭产品而由大型煤炭企业构建的由多流程、多部门、多资源要素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其含义包括:
第一,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运作的起点和目的是煤炭企业根据客户对煤炭产品品种、质量、数量和时间等各方面的要求,组建由原煤开采、洗选加工、配煤、销售运输直至客户的多环节构成的煤炭供给系统,通过煤炭供给系统的有效运作,向客户提供其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一类由多流程、多部门、多资源要素构成的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其构成要素从流程角度看,涉及原煤开采、洗选加工、配煤、销售运输直至客户等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又有多个作业点,构成多流程的网络供应链;从涉及部门看,横向看,该系统不仅由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运输部门参与运作,而且检验部门、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也参与辅助运作。纵向看,该系统的运作需要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区队、班组、员工从上到下全体参与;从供给系统构成资源要素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管理等多种资源涉入。
第三,该系统是开放的供应链系统,其供给系统供应链运作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根据外部下游客户的需求,在企业内部组织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等,通过铁路部门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将煤炭运输给客户。既包括煤炭企业内部具有供求关系的各上下工序构成的内部供应链,又涉及运输物流服务商、客户与煤炭企业构成的外部供应链。该供给系统是开放的供应链系统,其供给系统供应链运作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煤炭产品或服务构成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联盟体(争夺同一市场的另一供应链),以及纯粹市场买卖方式发生业务交易关系的企业或机构,就构成了该供应链系统的外部直接环境。其他无直接关系的环境要素的集合,则构成外部间接环境。
伴随着煤炭行业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的核心越来越表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的供应链能够快速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谁就可以赢得市场优势。有关资料显示,开展供应链管理的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可使总成本下降10%,按时交货率提高15%,生产周期缩短25%~30%,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企业资产增长15%~20%。
枣矿集团的煤炭产销协同工作要求围绕煤炭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对企业煤炭产销各环节的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将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炭销售及运输有效整合、有机协同,减少生产、销售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实现客户满意度最大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其内涵与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基本相同,运用好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有助于枣矿集团更好地推进煤炭产销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