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位于曲线哪个位置
10年前,比特币的诞生掀起了区块链狂潮。在这10年时间里,比特币价格从低点时的几美分,到高点时的约20000美金,涨幅几十万倍,吸引了大批媒体加入到对这一新事物的报道中来,接连发布各种关于比特币的报道。媒体的关注,舆论的渲染,技术极客的鼓吹……人人都在热火朝天地打听和交流着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比特币”,什么又是“ICO”。
2018年年初,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微信群里振臂高呼:“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这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可谓在创投圈里掀起了一场“地震”,让区块链行业陷入了狂热时代。但这场狂热并没有像前几年的创业热潮一样,起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
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伴随着比特币大跌和李某等“币圈大佬”的人设崩塌、唇枪舌战,这个“高端圈”仿佛一夕之间被击穿了。2018年的比特币,就犹如这个时代里的网红,莫名走红、被大众消费,然后负面缠身,快速被冷落,甚至被遗忘。大量的区块链公司倒闭了,原本在全球飞来飞去的区块链媒体朋友们也安静了。
这一切是不是像极了曾经的互联网泡沫?1994年,互联网还在被投资人狂热追捧,凡是带有“.com”的公司都被视作时代的宠儿,会下金蛋的鸡。然而到了2000年,美联储在当年2月宣布加息,流动性一减少,对资产质量的要求就提高了。3月,美国商业周刊Barron提出了一个“BurnRate”(烧钱率)的概念,它们列了一张表,上面计算了顶级.com公司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烧光钱。
计算结果令人惊讶:207家公司中,74%现金流为负,51家的现金会在接下来12个月内烧完,就连亚马逊也只能再撑10个月。一语惊醒华尔街,互联网企业股价暴跌,创业公司难以在二级市场融到钱,互联网泡沫破灭,倒闭潮就此开始。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互联网在从顶峰滑下后,当然遭到了许多嘲笑,但也没有一蹶不振。在谷底经过漫长的蛰伏和探索,互联网终于在2008年、2009年、2013年等年份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蓬勃发展。而春天的到来,也需要有人熬过寒冬来守望。
2018年,一位叫作“何有病”的女孩进行了一项区块链数字生存实验:“21天比特币生存挑战”。她抱着一本《数字化生存》,扎着双马尾,穿着白色运动外套登上了火车。她身上只有0.21枚比特币(折合人民币8800元)、一部手机和一个充电宝,规定只能使用比特币,且要在不能接受任何施舍的前提下,在北京、上海、深圳生存21天。新闻报道用了一个极为吸引眼球的说法:“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比特币进行生存实验。”
8月28日,她来到了北京,在这里,她共寻求了113次帮助,但成功率仅为1.77%。两天后,她就成一个“麦难民”——指那些在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吃剩饭并过夜的人。第三天,她因饥饿过度被送进医院。最后,在北京区块链爱好者的支援下,“何有病”才完成了第一次比特币交易。这样的行为艺术显然也是借鉴了曾经的网络生存测试。
时光倒回20年前。1999年9月,10多家媒体及电子商务网站共同发起了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通过网上报名、网友投票、媒体推选三关,产生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各4位志愿者,被异地“发配”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的生存空间为酒店标准房,有基本的生活工具,包括起居设备、沐浴设备,但没有生活饮水,没有电话、电视等,有一个“没有内存”的冰箱,卫生间中只有厕纸,与外界的沟通,只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在这72小时中,测试者不能携带任何物品进入房间,主办者提供1500元现金以及限额1500元的信用卡,还有当地ISP的上网账号和密码。直至测试结束,测试者始终不能离开房间,必须通过网络获取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存。当生存不成为问题之后,测试者可以尝试通过网络获取来满足生活上或者精神上的需求。
测试现场装有摄像机,详细记录测试者每天的活动内容及上网记录。主办单位将依测试者的网络购物能力、网络社交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及网络学习能力等项目进行评判,优胜者将获得最高5000元的奖励。这次实验被视作中国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服务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20年前,只依靠一台电脑生存72小时,这便成为了轰动全国的新闻。而在20年后的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每天都用手机上网近3个小时,完成从生存、交流到娱乐在内的一切所需。
来自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1.38亿,虽然用户规模的同比增速首次跌至4%以下,但时长红利仍在,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6小时左右,同比增长半小时。
繁荣或无法天长地久,泡沫也不会倾覆所有。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只有当区块链真正跌出大众视野,无人再炒作捧杀的时候,人们才更容易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实际价值;态度和情绪双双理性回归,区块链才能迎来平稳成熟的发展。
或许现在就是个好时机。毕竟区块链市场在经历了逐渐降温、行情低迷、币价暴跌后,人们总算是少了些最初的盲目和狂热,把视线更多地转移到区块链技术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场景上来,让我们也终于能以更加冷静客观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区块链技术,来共创一个更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