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想问问曹操
书桌前的李游,想着夷敏的设想,“曹操不打仗,他会做什么?”“如果曹操专心治学,历史上会不会多出现一位文学巨人?”
读曹操的时候,李游既为曹操在官渡之战创造的奇迹而拍案叫绝,又为曹操在六十五岁的高龄死于征途而扼腕;既为曹操平定乱世,还百姓太平而点赞,又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费解。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当时最强大的军阀袁绍的主力,展现了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杰出才能。
曹操一生都在打仗或在打仗的路上,从39岁至53岁的短短14年间,他经历50余战,战功卓著,基本统一了北方。
他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也是为了打仗储备军粮,保证经济基础。
可以想见战争带给百姓的疾苦,没有粮食,吃桑叶,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李游特别想站在曹操面前问一问:“三国时期的人物,如今还有几何?曹家的疆土现在还有几寸?曹公争了一生意义究竟有几多?人生难道不可以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吗?”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三月,曹真病卒,从此魏国的重臣凋谢殆尽,军权遂为司马懿所掌握。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魏国曹操孙子曹奂的政权,采用的方式,如同当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夺取汉朝江山一样。
李游时不时,总喜欢将自己置身于四维空间,看历史就像一条曲曲拆拆的线,线的那头是中华文明的根,线的这头是我们这一代,就像长在枝上的叶。
在同一空间中,不同的人在历史的不同时间点上,演绎着自己的冷暖悲欢。
山川仍然,日月如常,穿梭其间的人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任谁也停不下脚步。不变的只有日月与山川。
你的楼阁又如何,你的功名又如何,早已经改作百姓家。
争天下的曹操,天下已经弃他而去,历史从来不会停下脚步。
曹操是不幸的,身于乱世之中,没有过几天清静太平的日子。曹操又是有幸的,叱咤于东汉末年,成为左右历史的风云人物。
假如,历史给了曹操第二次机会,不知道曹操会不会放弃从军,而安心治学呢?
乱世之中,曹操不能置百姓于不顾,或者局势稍安之后,他是否还会南下,到赤壁?他会停下征战的脚步吗?他会做出其他选择吗?
能够万古留芳的是思想,是文化,是文明,比如孔子。孔子留给世人的是瑰宝,是人类文明的思想,正如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孔子长存于天地之间,万古流传。
还有李白、杜甫,还有苏东坡、辛弃疾,因他们的诗词而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曹操本人打动今人之心的也是他的诗句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及他在《度关山》中提出的“天地间,人为贵。”
曹操随着时间的推进遗留在了历史之中,唯有他的诗句与历史同步,活在了现代人的心中。
曹操,请问你遗憾自己当初的选择吗?
李游没有听见曹操的回答,又把这个问题问了夷敏。
“曹操认为司马懿在帮他打天下,可后世都清楚是曹操一生都在为司马懿争天下。”夷敏回复:“站在我们今天的时间点来看这段历史,曹操应该后悔当初的决择,但是置身于历史潮流之中的曹操,可能还是会坚持原来的决定。”
或许夷敏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