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息夫人[1]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2]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3]


[1]息夫人:春秋时息侯夫人,姓妫(ɡuī),亦称息妫。楚文王灭息后,将她占为己有,并生两子。息夫人入楚后一直不说话,楚文王问她,她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见《左传》庄公十四年)此诗原注:“时年二十。”

[2]能:哪能。

[3]楚王:即楚文王。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八年(720),此时王维二十岁,仍然在长安,和他的弟弟王缙在岐王李范、宁王李宪、薛王李业等人的府第中游宴。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本事,孟綮《本事诗·情感》有这样的记载:“宁王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坐客无敢继者。王乃归饼师,以终其志。”如果这段记载可靠,那么它就再次让我们相信,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的确不是虚誉。

咏史诗的忌讳是把诗写成史事和史论,忘记了诗的根本是感情的表现。关于息夫人,王维之后还有不少诗人以之为咏史的题材,但他们并没有后来居上。王维诗是一个先声,也成了绝响。从节义的道学眼光来看,息夫人最可非议的地方就是没有以死殉节,晚唐诗人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就对此颇多讽刺:“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杜牧的确是才情过人,寥寥数语就戳到息夫人的“痛处”,然而犀利得过了头,却让人感到尖刻,甚至不无轻薄。王维的作品,没有一句议论,却写出息夫人凄凉哀怨的内心。息夫人不能以死殉节,终至屈从楚王,然而她虽忍辱偷生却又不能忘却其辱,忘却其痛。而这正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强暴之下,近乎绝望的无奈与痛苦。“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写出了息夫人内心压抑得无法表达的绝望。面对着满目春花,她没有一丝欢乐,有的只是泪水,而向楚王紧闭的双唇,说明她交给这个强暴者的只是一个躯壳,而她的心早已经死去。这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悲哀,因此无字处皆是沉痛。南宋张戒称王维的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岁寒堂诗话》)作为一首五绝,这首诗完全做到了“含吐不露”(《唐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