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吼叫驱散孩子的快乐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妈妈加入河东狮吼的队伍,动辄就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殊不知,大吼大叫不但剥夺了妈妈们的快乐,也让孩子的童年被阴云遮蔽。吼叫就像是如今在各大都市流行的雾霾,也许暂时的吸入并不会导致身体严重不适,但是长期的吸入,则会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渐渐地发生改变,孩子的心头笼罩着阴云,孩子的内心也越来越郁闷,对于生命的动力日渐萎缩。
吼叫有毒,作为妈妈,不要让吼叫毒害孩子的心灵。很多妈妈之所以热衷于吼叫,是因为对孩子束手无策的她们过分夸大了吼叫的作用,她们误以为吼叫是开关,可以关闭孩子的哭泣和吵闹,还以为吼叫具有超强的震慑力,能够让孩子的歇斯底里状态宣告结束。其实,吼叫什么也不是,除了负面作用外,吼叫几乎没有正面的作用,如果有,也只能帮着妈妈暂时发泄情绪,而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有一天放学后,小宇乖乖地去书房里写作业,这让每天都为了作业而感到头疼的妈妈倍感欣慰。然而,才高兴了不一会儿,妈妈就发现小宇写作业的坐姿很不正确,头总是越来越低。为此,妈妈先是耐心提醒小宇,在提醒三次之后,妈妈实在失去耐心,因而对小宇开始歇斯底里:“眼睛不想要了吗?我说几遍了,抬起头,挺起胸,怎么就记不住呢?难道想长大了当四眼狗,干什么都不方便吗?”
小宇家里住的楼层不高,小宇确定当时妈妈的吼声整个小区肯定都听得清清楚楚。小宇心中也愤愤不平:哼,我认真写作业,你居然还对我不依不饶。好吧,我就不写,看你还有什么话说!想到这里,小宇拿出课外书开始看起来。果不其然,才过了10分钟,妈妈又来查看小宇的情况。看到小宇正在看课外书,妈妈的声音马上又开始高八度:“作业写完了吗?”小宇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没有呢,我在休息呢!”妈妈的血一下子都涌到脑袋上:“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刚刚夸你两句,你就不得了了,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是吧?”小宇嘀咕道:“随你怎么说。”妈妈看到小宇还在看课外书,生气地把小宇的书没收。小宇也一肚子气呢,和妈妈抢夺起来,妈妈一气之下把小宇的课外书撕碎,扔到垃圾桶里了。小宇冲动地大吼一声,夺门而出,离家出走。整整三天,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才在警察的协助下,在一家网吧里找到小宇。小宇不愿意回家,说:“我不想再和这个疯女人一起生活。”听到小宇这么说自己,妈妈正准备发飙,爸爸示意妈妈平静,妈妈这才勉强忍住心中的愤怒,始终保持噤声。回到家里很久,小宇与妈妈的关系才相对缓和,妈妈有了这次的教训,也收敛很多,再也不对着小宇胡乱地嘶喊了。
妈妈即使再爱孩子,也不能以吼叫毒害孩子,更不能以肆无忌惮的吼叫伤害孩子的心。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完全无条件的,妈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尤其不能辜负孩子的愿望,更不能让孩子伤心绝望。妈妈对孩子的爱,不但指引着孩子人生的方向,也最大限度圆满孩子的心灵,充实孩子的内心。
通常情况下,爱吼叫的妈妈都有口头禅,例如在孩子哭闹不休的时候对着孩子吼道“不许哭”,当孩子喋喋不休的时候对着孩子吼道“快闭嘴”,甚至当孩子不听指挥的时候还会不计后果地威胁孩子“我最讨厌不听话的小孩子,你要是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类似这样的话,都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困扰,因为这些话不但不能安抚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内心,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更加焦虑不安,哭闹不休,也会导致孩子黏着妈妈的行为变本加厉。因为孩子分不清楚妈妈是在恐吓他们,还是在说真的,为了不被妈妈抛弃,他们会更加用力地黏着父母,从而避免被妈妈抛弃。孩子的这种举动,偏偏导致妈妈更加焦虑,也让妈妈的情绪更糟糕和激动。
如何给中了吼叫之毒的妈妈解毒呢?这是个难题。作为妈妈,必须首先意识到吼叫是有毒的,才能主动解毒。如果妈妈认为吼叫是正常的行为表现,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理所当然的行为举动,则妈妈就会更加顺理成章地吼叫下去。这就像一个人要想改正错误,首先要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其次,很多妈妈即使知道吼叫是错误的教育方式,但是对于吼叫的严重后果,却没有清醒的认知。妈妈们必须深刻反思,认真思考,才能知道吼叫的毒在哪里,也才能知道吼叫的严重后果,从而积极主动地改变和控制自己。否则,当孩子也学着和妈妈一样吼叫,则意味着整个家庭教育都中毒已深,是非常可怕的。
在心理学领域中,曾经有心理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原生家庭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当妈妈总是吼叫着对待孩子,随意发挥负面情绪,则孩子也会模仿妈妈的样子去生活,对整个世界都充满暴戾之气。毫无疑问,这样的孩子中毒已深,未来的人生堪忧。作为妈妈,爱孩子,就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也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反应。当孩子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孩子当然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