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一战全史(套装全3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决定命运的十二天

比利时的国防和军事都准备不足

◆ 从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到战争来临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平民出身的妻子霍亨伯格公爵夫人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遭人暗杀。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从事了暗杀行动,他是一名塞尔维亚裔青年,但却是波斯尼亚居民。在奥匈帝国,人们普遍认为,这一罪行是由贝尔格莱德的泛塞尔维亚煽动者搞起来的,这是塞尔维亚为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脱离奥匈帝国而不断进行宣传的合理结果。

◆ 塞尔维亚人希望为更大的塞尔维亚工作

1878年,在柏林会议上,前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省被归入奥匈帝国的行政管辖之下。1908年,在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革命中,奥匈帝国当局宣布将这两个省合并为双重君主政体。这一行动引起了塞尔维亚的强烈不满,因为塞尔维亚人长期以来一直怀有这样的希冀:这些省份,居住着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最终也将成为更大的塞尔维亚国土的一部分。在大国的压力下,塞尔维亚被迫同意将这些省份纳入奥地利—匈牙利的君主政体。塞尔维亚的这一正式行动并不意味着他们真诚地接受了这一决定,塞尔维亚为了取得这片领土而继续进行着暗地里的煽动。

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令塞尔维亚人的领土、财产和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加,战后反奥地利的宣传变得更加明目张胆。对奥匈帝国当局来说,这种泛塞尔维亚的宣传似乎是对双重君主制的严重威胁。哈布斯堡王朝是一个由多语言民族组成的帝国,拥有大量的不同种族,事实上,奥匈帝国是一个王朝,而不是一个国家。自1867年实行双重君主政体以来,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通过控制两个种族,即奥地利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来维系自己的异族领土。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斯拉夫民族和匈牙利的罗马尼亚人都是从属民族,他们心怀不满,几乎时刻要揭竿而起。

然而,奥匈帝国确实面临一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该方案可能会将帝国内的各个种族维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里,就此也引发了一些讨论。这就需要在联邦的基础上重组帝国,赋予斯拉夫人与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平等的政治权利。

◆ 帝国的政客们对这次暗杀不欢迎吗?

弗朗茨·斐迪南已经证明了他对君主政体中斯拉夫人的同情,人们普遍认为他支持某种形式的“三元制”或“联邦制”。然而,任何此类举动,都将遭遇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的强烈反对,很有可能他们并未把弗朗茨·斐迪南从王位继承人的位子上拉下来的事放在心上。事实上,有人指控说,大公的政敌虽然警告他此行有危险,但在访问萨拉热窝时并没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保护他。

欧洲的政治家们立刻意识到,在微妙的国际形势下,萨拉热窝的悲剧将引发另一场严重危机。几天来,他们一直在急切地等待着维也纳的举动。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奥匈帝国当局不会放过这一最有利的机会,他们可以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铺开,并能一劳永逸地消除对帝国领土完整性的严重威胁。

然而,将近一个月过去了,大公遭到暗杀之后,奥匈帝国当局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确,奥地利和德意志的媒体强烈要求对塞尔维亚采取最强硬的行动,并一直在努力激发日耳曼帝国人民的舆情。奥地利在正式通知暗杀行动的过程中拖延了很久,这给欧洲外交官们一定正面暗示。奥地利迟迟没有正式通知暗杀事件,这促使欧洲外交官相信,这次危机将会像以前那样安全地过去。尽管维也纳和柏林都没有提供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证据,但毫无疑问,1914年7月的前三周,已然由日耳曼强国的外交官和军事领导人达成了对欧洲未来和平至关重要的决定。

◆ 德国预先批准了奥地利的行动

后来,尽管德国当局声称他们没有意识到奥地利的行动的确切性质,但这绝对是无法想象的。双重君主制国家的外交官们在没有得到德国支持的情况下,将采取行动引发欧洲危机,据后来披露的文件显示这是虚假的断言。奥地利在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之前,得到了来自德国的保证。这一点在德国官方白皮书中明确表示:“奥匈帝国政府向我们提供了对局势的看法,并就此事征求了我们的意见。我们能够最真诚地向我们的盟友保证,我们同意他们对局势的看法,同时也保证为了结束针对奥匈帝国的塞尔维亚运动,奥地利有必要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将得到德国的同意。”

后来披露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表明在这几个关键的星期里,日耳曼帝国的军事和外交领导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和谐一致地工作。毫无疑问,他们希望给欧洲呈现另一个既成事实,就像在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中所作所为一样。尽管德国否认,但似乎有确凿的证据表明,7月初在波茨坦举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国务委员会会议,该会议决定了日耳曼国家外交和非军事方面的政策。

◆ 1914年7月波茨坦会议的故事

战争爆发后不久,德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瓦格海姆向美国大使摩根索先生透露,该会议已经举行了。他通知摩根索先生,他出席了关于土耳其情况的报告会,除了主持会议的军事执政官之外,参谋长冯·莫尔特克将军、海军上将冯·提尔比兹、代表德国财政的领导人、铁道部长、工业部长均有出席——“每个人都问他是否准备作战。除了银行家,所有人给予了肯定答案。银行家坚持说必须要两周的时间来出售外国证券和安排贷款。”

7月23日,奥地利采取了预谋已久的行动。在向塞尔维亚递交的最后通牒中,爱德华·格雷爵士表示,他“从未见过一个国家向另一个独立国家发表如此令人敬畏的讲话”。

◆ 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中令人震惊的内容

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之后,塞尔维亚政府于1909年发表声明,在声明中,塞尔维亚当局同意承认吞并,并且“未来与奥匈帝国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奥地利当局指控塞尔维亚没有兑现承诺。他们指责塞尔维亚政府纵容“旨在对奥匈帝国的领土完整”实施颠覆运动,容忍“媒体不受限制的语言”。他们指责塞尔维亚纵容颠覆奥匈帝国的领土完整的运动,容忍“无节制语言的新闻”和“针对君主制各种社团和协会的犯罪阴谋,允许在公共场合发表非正义的宣传指令”。

提交了这份最后通牒后,奥地利照会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在其官方日刊上发文谴责一切针对奥匈帝国的宣传,他们应该对塞尔维亚官员参与此类宣传活动表示遗憾,并惩罚所有未来可能从事此类活动的人。这一宣言在发布之日起向塞尔维亚军队宣读。此外,最后通牒还对塞尔维亚提出了十个具体要求。

暗杀发生后维也纳街头的哀悼
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公爵夫人去世的消息传到维也纳的时候,一些公共建筑和商业房屋上悬挂了旗帜和哀悼的彩带,但没有举行作为帝国继承人的国家仪式和荣誉葬礼。

◆ 对塞尔维亚的十个具体要求破坏了该国独立

这些诉求要求塞尔维亚政府镇压塞尔维亚的某些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受到指控说他们煽动了对奥匈帝国的宣传,并在塞尔维亚的民族自卫组织中,应该解雇军队或公务员中所有那些鼓励这种宣传的人;塞尔维亚学校教科书中使用的令人反感的内容应予以消除;塞尔维亚应该对两名被指控参与萨拉热窝犯罪的官员采取行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武器和弹药的走私。最后,塞尔维亚必须接受奥地利官员在塞尔维亚对涉嫌参与暗杀大公的人的司法调查中进行合作,并允许奥地利官员协助镇压塞尔维亚的反奥地利宣传。

◆ 柏林统治者认为德国的军事威望岌岌可危

柏林政府公开承认,奥地利完全有理由采取有力行动,保护自己免受邻国的攻击,因为邻国政府似乎不能或不愿镇压反对双重君主制的宣传,欧洲政治家们也没有准备好接受奥地利最后通牒所证明的任何意义深远的文件。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毫无保留地接受奥地利的要求,就意味着塞尔维亚将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

毋庸置疑,德国政权的外交官们抓住了刺杀大公的机会,这是一个特别有利的机会,可以重新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威望。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无疑让德国和奥地利感到非常失望,德国的军事威望因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战败而受损,而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商业利益也可能因斯拉夫国家的加强而受到影响。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是无法容忍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采取某些行动来恢复德国在中欧的影响。

◆ 德国和俄国对塞尔维亚的态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国认为,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危机,发生在对日耳曼国家最有利的时机。在整个文明世界中,残忍的谋杀往往会引起对奥地利的同情,并为奥地利采取有力行动辩护。正如爱德华·格雷爵士所言:“整个欧洲,没有任何犯罪能引起比这更严重或更普遍的恐惧;没有比这更不合理的了。国际社会普遍对奥地利表示同情。无论是政府还是欧洲公众舆论,都愿意支持奥地利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措施多么严厉,只要奥地利认为有必要采取这类措施,就可以惩罚凶手及其同伙。”

俄国认为自己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小斯拉夫国家的保护者,国际社会认为俄国没有采取有力行动来支持塞尔维亚。日俄战争证明了俄国军事组织的效率低下。为了弥补最明显的缺陷,俄国已经在亡羊补牢,但仍有很多不足。众所周知,运输系统对于大型军事行动来说的重要性,但他们仍然运力不足。帝国内部的金融状况也无法让人安心,工业环境的不稳定在7月的一次大罢工中得到了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和奥地利有理由相信,俄国无法进行有效的抗议。

◆ 法国显然也没准备

法国似乎也远没准备好支持俄国参与任何可能抑制欧洲危机的举动。法国的和平主义情绪正在迅速发展,法国国防部长宣布法国军事组织人员匮乏,效率低下,整个国家的政治局势令人不安。令人讨厌的《嘉璐卡约案》,证明了法国政治高层存在着一种不健康的状况。在1914年的选举中,统一社会党强烈反对旨在增加法国军事力量的措施,他们在众议院100个席位中获得了26个席位。毫无疑问,在纯粹的德国军国主义者眼中,法国是一个腐朽的国家。

刺杀事件发生后,葬礼上的马车
1914年,尽管有危险,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妻子陪着他,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举行了一场庆祝活动。6月28日,在他们遭到暗杀后,这个地方、这个场合具有历史意义。这张照片展示了大公夫人的葬礼马车队。

奥地利和塞尔维亚的部长在贝尔格莱德的国民议会前合影留念
1914年7月,在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国民议会前,奥地利和塞尔维亚的部长们,举行了决定国家命运的谈判,世界外交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维也纳和贝尔格莱德。照片中,是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拉扎·帕奇(左)和奥匈帝国外交部长(中)吉斯尔·冯·格斯灵根男爵,男爵向塞尔维亚递交了最后通牒。
亨利·鲁西 供图

最后,德国认为英国在干涉大陆事务方面正处于特别不利的局势。控制英国议会的自由劳工联盟带有强烈的和平主义色彩,许多联合政府的领导人强烈主张削减军事开支。更重要的是,爱尔兰境内局势严峻。

◆ 爱尔兰的长期问题表现尖锐

1914年5月,爱尔兰的《国内规则法案》第三次提交了议会,却遭到了上议院的否决。在阿尔斯特郡,人们强烈反对地方自治法案,并决心在必要时抵制将该法案应用于阿尔斯特,甚至不惜造反。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卡森爵士组织了阿尔斯特志愿者组织,并宣布他打算用武力抵制地方自治法案。在爱尔兰的一群英国军官宣布,他们将拒绝“胁迫阿尔斯特”。在南部,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组织了一支叫做“民族主义志愿军”的军队,内战的危险似乎迫在眉睫。英国内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国王召集了一次政治领袖会议来讨论这一严重局势。这次会议是在7月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时举行的。

这就是1914年夏天协约国的内部情况。也许德国和奥地利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有利的时机了。奥地利照会的公布引起了欧洲各国首都最严重的关切。从表面上看,这封照会似乎要求惩罚犯有严重罪行的人,并制止一个国家对邻国采取不友好行动。奥地利当局坚持认为,这就是所设想的一切。但很明显,照会涉及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包括国家荣誉、王朝利益和经济实力。

◆ 该照会对俄国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

这封照会表面上是针对塞尔维亚的,实际上却是对俄国在巴尔干半岛声望的直接挑战。如果塞尔维亚屈从于奥地利的要求,它就会变成一个双重君主制的附属国。如果俄国不支持塞尔维亚,它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威望将受到严重损害。在这些涉及王朝利益和国家荣誉的问题背后,是对巴尔干地区经济控制的重要问题,德国对此非常感兴趣。多年来,德国的金融和军事领导人一直期待着建立一个伟大的日耳曼经济势力范围,从德国出发,通过奥匈帝国和巴尔干半岛国家,到土耳其,再从土耳其到波斯湾。将这些领土控制在一起,就会有一条从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要实现这个计划,对巴尔干半岛国家的控制权是首要的,因为巴尔干国家占据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通道。

正如上文所述,巴尔干半岛诸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尤其是塞尔维亚在1912年到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严重威胁了德国野心的实现,因此德国准备大力支持奥地利,来恢复在巴尔干地区德军的威望。

◆ 不可能把战争本地化

而事实则清楚地表明,正如德国和奥地利当局反复强调的那样,将这一争端仅仅视作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局部争端,是错误的。当奥地利最后通牒的条款被公布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的政治家们敦促奥地利延长允许塞尔维亚做出回应的时间。他们指出,在最后通牒的48小时内,大国外交人员不可能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解决所出现的困难。然而,奥地利拒绝对照会中的要求作出任何修改。这一努力失败之后,法国和英国的部长们向塞尔维亚发表讲话,以期说服塞尔维亚尽可能充分地接受奥地利的要求。这些举措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事实上,塞尔维亚的答复几乎完全接受了奥地利的提议,十项要求中有八项是全盘接受。关于奥地利官员应与塞尔维亚当局合作镇压反奥地利宣传的要求,塞尔维亚同意允许这种合作“符合国际法原则”。塞尔维亚接受了奥地利官员参与塞尔维亚司法调查的提议,却反对指控参与萨拉热窝犯罪活动的人,理由是这类行动将违反塞尔维亚宪法。最后,塞尔维亚同意,如果奥地利认为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会提交海牙国际法庭或大国做裁决。

◆ 奥地利期待塞尔维亚的拒绝

协约国和中立国的人们普遍认为,塞尔维亚的答复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至少,这为进一步的外交谈判留下了开放的空间。然而,对于这些和解的提议,奥地利当局却置若罔闻。身在贝尔格莱德的奥匈帝国部长只花了40分钟的时间来审定塞尔维亚的答复,就匆匆宣布这无法令他们满意。7月25日,该部长动身返回维也纳。

从那一刻起,情况变得非常危急。大国之间的条约义务,使得两大强国之间的任何联系中断,最终都将不可避免地涉及整个欧洲。俄国毫不含糊地宣称,对塞尔维亚的命运无法做到无动于衷。法国肯定会支持俄国,而德国也有类似的义务来支持奥匈帝国。欧洲将收获半个世纪以来外交阴谋的苦果,这些阴谋将大国划分为两个武装阵营。显然,推迟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第一次敌对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奥地利外交部长宣称,双重君主制“没有考虑过征服塞尔维亚”,但他们希望得到保证,塞尔维亚的阴谋应该得到有效的核查。如果这是全部设想,那么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困难的办法似乎是完全可能的。

◆ 爱德华·格雷爵士提议召开一次会议

为此,爱德华·格雷爵士提议,这个问题应提交给四个最不涉及此问题的大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代表。法国和意大利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但德国拒绝承认把这样的会议交付于仲裁法庭。在整个危机期间,德国政府坚持认为,这些问题只涉及奥地利和塞尔维亚,而大国的努力应该致力于“本地化”。鉴于上述国际形势,德国立场是站不住的。德国当局似乎已经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德国的备忘录称:“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将使俄国陷入困境,并可能使德国按照其作为奥地利盟友的职责而卷入战争。”

爱德华·格雷爵士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从1905年到1916年,曾支持欧洲的国际主义。1914年,他试图说服奥地利和德国力争不要开战,进行仲裁。

因此,奥匈帝国在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以心照不宣的方式,未经德国的同意,就宣布了对塞尔维亚的战争,从而导致了非常可怕的结果。在回应奥地利的挑战时,俄国认为主要是针对自己的,俄国政府宣布在奥地利边境地区动员部分军队。俄国坚定的态度在维也纳产生了发人深省的影响。谈判开始是为了安排一个令俄国和奥地利满意的“准则”,但没有成功。为了维护欧洲的和平,爱德华·格雷爵士向德国大使建议,如果德国能够提出任何合理的解决方案,英国将给法国和俄国施加压力,让他们接受这样的提议,但如果德国不提出任何提议,如果法国被牵扯进来,那么英国也将被牵扯。这个建议没有任何结果。

◆ 奥地利最终同意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7月31日,即欧洲和平的最后一天,奥地利政府同意接受大国的调停,并讨论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的实质内容。奥地利的态度改变了,再次燃起了人们对和平的希望,即使是在这最后一刻,也可以避免一场欧洲战争。就在这个时刻,似乎仍有一丝维护和平的机会,但整个局势恐因德国的绝对要求而改变,他们要求俄国停止军事准备。

要理解这种情况,必须记住以下事实:德国非常依赖它在军事动员方面的高效高速,以便在战争中占据优势,而且不可能允许这种优势被他国超越。俄国拥有无限权力的优势,如果有时间在德国之前进行军事动员,那么会使德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的确,俄国向德国保证,俄国军事动员只针对奥地利,但德国坚持认为,俄国人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鉴于俄国将军苏霍姆林诺夫在审判中揭露,德国的争议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 德国对俄国的最后通牒

德国意识到,每一天的拖延都会削弱自己通过完善的动员计划所获得的优势。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遣散军队。俄国没有回应这一要求,德国驻彼得格勒的大使在8月1日通知俄国政府,德国和俄国之间处于战争状态。最后,欧洲战火业已呈燎原之势,根本无法扑灭。因为有两个大国参与其中,其他大国的条约义务迟早会把它们拖入冲突之中。

与此同时,德国向俄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并向法国发出信函,要求法国表明在俄德战争中采取何种态度。对于这一要求,法国答复说:“将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两天后的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随着欧洲大陆上的四个大国卷入到这场世界危机中,英国的态度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在奥地利最后通牒后的那个致命星期里,对英国外交的进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必须牢记下面的事实和条件。

◆ 英国的长期隔离

首先,英国传统上就与欧洲大陆实行政治隔绝。在一战爆发之前的数年间,英国政治家们一直奉行在非洲大陆上维持所谓的“权力平衡”政策。他们认为英国是欧洲国际机制的平衡轮,随时准备纠正欧洲大陆国家之间任何严重的冲突方向,但不愿卷入欧洲大陆政治的持续争端中。的确,英国加入了法国和俄国的“三国协约”,但英国在这一条约中的义务非常不确定,它是一种“谅解”而不是正式的条约。

塞尔吉乌斯·萨佐诺夫
从1910年到1916年,俄国外交部长塞尔吉乌斯·萨佐诺夫曾反对奥地利在塞尔维亚的野心。他与爱德华·格雷爵士合作,力求在1914年避免战争。

此外,在过去十年里,控制英国政治的自由主义激进联盟,显然是反军国主义的,并且倾向于对那些散布关于德国的危言耸听的报道加以控制。事实上,自由党的领袖们已经筹谋多年,真正地去缓解德国和英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德国驻英国大使利希诺斯基在他的著名备忘录中,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英国领导人的这种愿望。他证明,爱德华·格雷爵士的政策并不是为了限制德国商业和工业的合法增长,而是相反,英国倾向于最慷慨地处理德国对殖民扩张和经济发展的渴望。然后,英国当局多次试图与德国达成谅解,意图结束海军军备竞赛。

◆ 英国内阁意见不一

在这种情况下,爱德华·格雷爵士的处境极其艰难。一些内阁成员坚决反对英国参与战争。一些有影响力的自由派报纸坚称,英国的利益没有受到威胁,并敦促英国保持中立。至少可以说,整个英格兰的公众舆论是超然物外的。因此,当塞尔维亚的争端第一次出现时,英格兰的负责任的领导人倾向于保持超然的态度。爱德华·格雷爵士明确表示:“我不认为这里的公众舆论会或应该批准我们因为塞尔维亚的争端开战。”

法国和俄国的政治家们对这场争端的真正意义有了更真实的认识,他们敦促英国宣布对法国和俄国的支持。俄国外交部长萨佐诺夫表示,他不相信德国真的想要战争,但德国的态度是由英国决定的,如果英国坚定地站在法国和俄国一边,就不会有战争。同样,法国总统M.庞加莱在给英国国王的私人信件中说道:“我坚信在当下的英国、法国、俄国,可以深信不疑,他们一致的外交行动更有可能会基于保护和平这一基础。”爱德华·格雷爵士不断拒绝这一观点,直到欧洲和平的最后一天,他拒绝对英国将采取的态度做出任何明确的承诺。与此同时,他向德国驻伦敦大使明确表示,如果法国介入,英国的利益可能会受到影响,也将迫使英国参与这场战争。

◆ 德国希望英国保持中立

德国领导人尽一切可能利用了英国内阁这种明显的优柔寡断,德国通过提出尊重荷兰中立和比利时以及法国的领土完整,为英国保持中立做出了努力。德国的这一提议遭到英国的拒绝,因为法国可能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大国,就算没有失去领土,也会严重影响英国的利益。在德国进一步敦促英国保持中立的条件下,爱德华·格雷爵士拒绝了袖手旁观的声明。

因此,英国在战争爆发时站在德国的对立面,一方面它不愿意承诺援助法国和俄国,另一方面它也不愿保持中立。英国当局的这种不置可否的政策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人士坚持认为,如果英国在危机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战争则是可以避免的。

冯·伯曼霍维格博士
1909年至1917年期间,冯·伯曼霍维格博士任德国的帝国总理,曾在世界各地迅速将《柏林中立条约》变成了“一纸空文”。

◆ 格雷的态度是有争议的

然而,鉴于后来发生的事件,爱德华·格雷爵士的立场似乎是合理的。首先,如果德国执意要发动战争,英国对法国和俄国的无条件支持将会使德国感到痛苦,并将加强主站一派的力量。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如果德国真诚地希望维持和平,那么英国的一种毫不妥协的立场将使这种努力化为泡影。

德国违反比利时中立的短视行为,解决了英国政府的困难和困惑。几个世纪以来,小国比利时一直是欧洲的座舱,在它的土地上,曾经有过许多著名的战役,西班牙、奥地利、法国和荷兰依次占领过这里。比利时优良的港口和宝贵的商业资源,使它成为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英国一直与这些省份的命运利益攸关,因为它们离英国海岸很近,而且英国反对任何一个国家独占比利时。因此,1830年,当比利时从荷兰的分离中独立之后,英国就提出,应该承认比利时的独立,并由所有的大国保证比利时永远中立。1831年,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签署了一项条约,这一条约被一项1839年签署的类似的条约所取代,当时荷兰终于承认了比利时的独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时,英国与法国和普鲁士达成了协议,以确保对比利时中立地位的进一步承认。

◆ 德国希望穿过比利时的原因

随着一战的爆发,比利时再次受到了威胁。从战略上来说,这个国家在一场涉及法国和德国的战争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从瑞士到比利时边境的法国东部边境戒备森严,随着战争的结束,德国在这一边境地区对法国展开入侵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然而,如果在穿越比利时北部边境之后再攻击法国,那么德国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得多。

从德国军队集结在比利时边境的报道表明,德国正在考虑采取这样的行动。考虑到这种情况,7月31日,爱德华·格雷爵士向柏林和巴黎的英国大使发出指示,询问德国和法国是否准备尊重比利时的中立立场。法国回答说,只要其他国家这么做,法国也会下决心这么做。德国没有直接答复,德国外交部表示,如若回复英国的声明,将会暴露德国部分作战计划。对于德国的意图,世界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表示怀疑。

◆ 德国对比利时的提议

8月2日,德国政府向比利时提交了一份建议,提议“友好中立”。有人说,德国收到了法国将通过比利时进军的情报,德国提议阻止这一行动。它宣布,如果比利时允许德国军队越过它的领土,比利时将在战争结束时完全恢复独立,并赔偿所有损失,但如果它拒绝接受,它的命运将“取决于武器的决定”。“为了自身的永久荣誉,比利时拒绝听取德国的提议,并表示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此同时,比利时呼吁英国、法国和俄国履行他们在1839年的条约中规定的义务。作为对这一呼吁的回应,英国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做出令人满意的保证,即德国将尊重比利时的中立立场。8月4日,由于未能得到任何回应,英国对德国宣战。

起初,德国以军事必要性为理由,证明了对比利时入侵是正当的。这位德国总理表示,德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国家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必要性不会兼顾法律”。然而,当所有文明国家的公众愤怒日益凸显之际,德国领导人试图找到其他的保证来掩盖他们违反了国际法。当德国人占领布鲁塞尔时,比利时档案中发现了某些文件,德国声称这为比利时的非中立行为提供了一定证据。

◆ 不重要的文件

比利时政府毫不费力地表明,这些文件根本不涉及比利时的中立,而且,德国早在布鲁塞尔所谓的“发现”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些文件的性质。

除了国际道德问题外,德国对比利时的入侵是一次严重的外交失误,因为它给了英国内阁一个道德的把柄,他们可以依靠英国公众舆论来支持英国参与战争。英国迟早会卷入这场斗争,这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英国有义务保卫法国北部海岸免受德国海军的攻击。8月2日,也就是英国参战的前两天,爱德华·格雷爵士通知法国政府,英国将履行这一义务;其次,除了这个具体的协议之外,英国不可能袖手旁观,任由法国被击垮。保护法国对于英国至关重要,如果德国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站稳脚跟,那它势必将威胁到英国的海军霸权和大英帝国的存在。

◆ 比利时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

因此,毫无疑问,当法国受到攻击时,英国人保证会参战。比利时中立的问题很重要,因为它给了英国强有力的道德基础,让英国参与到战争中来。英国势必会因为客观利益而卷入战争。英国参战的决定引起了德国人的强烈不满。德国总理的名言——只是为了两个字——“中立”,这两个字在战争时期经常被人忽视。只是为了一纸空文,英国准备向一个同族的国家开战,这个国家最希望和它成为朋友。“但人们很难相信,德国当局可能会对违反比利时中立行为的后果产生怀疑”。事实上,后来的事件证明了一种信念,即德国有意挑战英格兰,目的是实现其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统治世界的梦想。

艾伯特,比利时国王的照片

因此,1914年8月4日,世界上最严重、最可怕的悲剧发生了。也许没有一个政治家在指导大国政策的时候,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规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想到这场大战会让欧洲在未来4年里产生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文/纳尔逊·P.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