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王阳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

简单的批之为主观唯心主义,是不了解王阳明说这番话的出发点所在。也不要以为价值存在就小,物理存在、客观存在就大,事实上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价值存在是包含物理存在的。

举一个鲜明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量子物理学特别有名的一个思想实验,叫“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来的。

薛定谔想象的实验是这样的:

一只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死无疑。

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物理学家所能精确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则过一天,该元素就少了一半,再过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物理学家却无法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衰变,上午,还是下午。当然,物理学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变的几率——也就是猫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几率。

如果我们不揭开密室的盖子,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猫或者死,或者活。如果我们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只猫,则只能说,它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猫是死是活。

在量子物理环境下,那个猫的生或者是死取决于观察者的意识投射。你哪怕看它一眼,都能决定它的生和死。没有观察者的意识投入,那种客观物理存在就永远无法确定。

我们再从逻辑上来看,价值存在同样包含物理存在。我们说宇宙是什么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一定是我们现在通过科学了解的那个样子的吗?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世界是什么样子,大家认为全世界都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到了哥白尼的时代,从地球中心说突破到太阳中心说。从哥白尼的时代再往后到开普勒三定律到牛顿三定律,我们知道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再到爱因斯坦,再到波尔,再到现在的量子物理学,我们发现我们所了解的、我们所以为的宇宙客观存在,都在不停地被超越。

如果我们所说的客观物理存在,就是我们现在科学所研究的那个样子,那就证明物理学再也不可能超越,再也不可能发展了。而人类的科学史告诉我们,未来的科学一定会超越现在的科学。这从逻辑上证明,所知的、现在的、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也肯定不是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所有的存在,都离不开人类意识的参与。这恰恰又证明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从训诂学角度看,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即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说的存在是一种价值存在。从量子物理学解读,则证明了王阳明心外无物的价值存在是超越物理存在的。从逻辑学也同样可以证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一种更大境界的存在。

这一点很重要。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首先悟的是“心外无物”,这为他的心学奠定了一个庞大、坚实的基础。有了心外无物这个基石,才有后面的“知行合一”,才有后面的“致良知”,才有整个心学的大智慧。

因此,一定要搞清楚,“心外无物”的最大本质就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获得这种价值存在之后,人生就有了一个价值支撑,就有了一个价值出发点。其实,这种价值存在也正是儒家一直所提倡的。

曾有一则新闻说,一个孩子经受不了高考的压力,毫无征兆地走到窗边跳楼自尽。看到这则新闻之后,作为一个老师的我感到很沉痛,既哀之不幸,又怒其不争。当时正是六月中旬,大学里最后一课,我在课堂上就讲到这件事,说现在的年轻人一点挫折、一点坎坷、一点压力都经受不了,动不动就寻死觅活,完全意识不到他的生命不止是他一个人的生命,还是他父母的生命,还是他家人的生命,还是他友人的生命,还是他族群的生命!我当时特别感慨,就发了几句牢骚,说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年轻人基本上没有自杀的。

结果我说了这话之后,有个学生就说,老师,端午节刚过。对呀,那时正是六月中旬,端午节刚过。我说古代知识分子没有人自杀,他告诉我端午节刚过。我说你反应挺快啊,咱们俩交流一下。我说,屈原怎么死的?学生说,自杀的。你不是说没人自杀吗?我又问,怎么自杀的?学生说,跳江死的。我再问,跳的什么江?学生说,汨罗江。我继续问,汨罗江在哪儿啊?在湖南啊。屈原是哪里人?湖北人。好了,问题来了——湖北人要跳江自杀为什么不在湖北跳,而要跑到湖南呢?湖北没有江吗?当时的楚国是千湖之国。那屈原为什么要跳汨罗江呢?

答案很简单,沉江以明志。屈原流放沅湘之际,郢都被破,写下《哀郢》、《怀沙》,然后沉江以明志。这叫什么?这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啊。不要说屈原了,“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五百人可以一起横刀自刎,那是为了一个更高的价值观去死,为了一种价值去死。

大明灭亡后,江南多少知识分子集体自尽,那也是为了一种价值去死,这种价值本身就是支撑生命的所在。当需要为了价值殉道的时候,眉头都不皱一下。但是反过来,个人的坎坷、个人的挫折、个人一点点小小的磨难,算得了什么呢?

屈原怎么说?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孟子怎么说?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庄子怎么说?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这都是古代先圣的名言啊,很深刻。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呢?一点点小小的挫折都是大事,为什么?缺乏价值的支撑,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所有人都怕死,对不对?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不朽,怎么追求不朽?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被蒸发掉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被蒸发掉。这是什么?这就是价值存在。你把你这滴水放进长江、大河,就获得了一种价值存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

有此心外无物,人生就可以如何呢?

就可以从此——“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