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书籍设计的功能
书籍设计的功能表现为实用功能、艺术审美功能和商业功能三方面。
1.2.1 实用功能
从书籍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来看,从简册装书到现代的电子书,这些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需要、利于实用而产生的。因此书籍设计有易于载录、方便翻阅、利于传播和识别、便于保护和收藏的实用功能(见图1-5~图1-7)。

吕敬人,1947年生,上海人。书籍设计家,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亚洲著名十大设计师之一、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之一。他不仅在国内国际的展览、比赛上屡获金奖,而且还编、译、写过数本书籍装帧设计方面的著作。

图1-5 《朱熹千字文》 设计:吕敬人

图1-6 便携式书籍的外观设计

图1-7 生命之书
1.2.2 艺术审美功能
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门类,是以书籍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其艺术性集中体现在书籍整体形态所呈现的美感上。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体会情感的流露、视觉传达的规则、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中国美学中倡导的“书卷气”理念,值得现代书籍设计师借鉴和发扬。
1.书卷气
书卷气是中国美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气”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则是概括艺术家审美风格与审美创造力的一个美学范畴。因为“气”是指包含着万物和宇宙的抽象物质,有包含“天”和“地”之意,是艺术之美的根源。对于书籍而言,指的就是“天头”“地脚”的含义。
有研究者认为:“书卷气”是以典雅为核心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审美经验,“书”和“气”连在一起,成为“书卷气”,这种高层次的美是由书籍装帧来完成的,各种装帧形态的演变,充分体现出书籍装帧的魅力和重要性(见图1-8~图1-12)。

图1-8 黄永松书籍设计作品

图1-9 《生·息》 设计:李利川 指导:李昱靓(该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书籍设计大赛)

图1-10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书籍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黄永松:三十年来始终坚持用最扎实的方式报道传统艺术文化,执着扮演采集民间文物的角色,为国内民艺出版全方位成就的第一人。现任台湾汉声杂志社发行人兼总策划及艺术指导、英文hansheng民艺杂志出版有限公司总策划及董事长等职务,曾获国内外许多奖项与荣誉。

图1-11 封面设计:杉浦康平

图1-12 《等待》 设计:冯双晨 指导:祖乃甡
2.书籍内容和装帧的文化同一性
人类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就要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于是笔、墨、纸便产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抄写、雕版、制版、印刷、装订等形式也逐渐产生了。书籍装帧随着书籍的形态变化而变化,从产生、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书籍内容和装帧始终具有文化同一性,使它的审美功能随着实用功能的发展而流动变化,并更加和谐且完美(见图1-13)。

图1-13 材料与工艺的呈现
书卷张扬文化气息,适应读者的需求。把握现代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优势,又不被其所束缚;淡化电脑的痕迹,追求返璞归真的书卷韵味和文化气质,当今广大的设计者在极力唤起人们对书籍文化的尊重。
如何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弘扬民族文化,使之更有书卷气;如何实现书籍设计的外在美观与内在功能的和谐统一,使之更具品位,都是今天的书籍设计者要研究思考的问题。
1.2.3 商业功能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读者的阅读层次越来越丰富,图书品种越来越繁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书籍设计的商业功能越来越凸显,对书籍设计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书籍设计师们在保证内容丰富的基础上,不断在书籍的结构外观、材质、以及书籍各部分版式等方面推陈出新,求新求异,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见图1-14)。

图1-14 儿童书籍设计
我们从读者的购买行为中不难发现,书籍的形式吸不吸引眼球,封面漂亮与否,常常会影响到读者的最后选择。而且,市面上存在虽然外观漂亮但内容却粗制滥造的大量书籍。同时,一些出版人认为,书只是文字传达的载体,设计为其装扮一张漂亮的脸,吸引人的眼球即可,与书的内容相比无多少价值可言。有的出版人认为,为书买一张皮,封面设计是获取效益的唯一,因而哗众取宠,表里不一,过于强调外在的打扮,忽略书籍整体设计力量的投入。装帧界的误区是在封面的设计形式上争论不休。所谓繁复与简约、写实与抽象、传统与时尚、形而上与形而下,非此即彼。有人说“没有设计的设计才是真正的设计”,也有人说“封面设计就是把内容广而告之”……“不以内涵分类,不以受众区别,高谈阔论设计形态规律是阻碍中国书籍设计艺术发展的意识误区。”(吕敬人语)
一味追逐书籍的经济效益,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出版商换一种思维,把书籍设计看成促进销售的催化剂,那绝对是真正的价值提升。一本能让读者珍藏的书,更在于其由外至内整体艺术设计所酿造的美,书籍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完美呈现(见图1-15)。

图1-15 《第一人称复数》书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