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孩子讲历史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黄帝是个三好生

神农氏还有一个尊号,名曰炎帝。炎帝部落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另外还有一个部落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这个部落的首领就是黄帝。

很有意思的是,黄帝出生在河南郑州,死在了陕西黄陵,炎帝出生在陕西宝鸡,死在河南商丘。这也就导致了陕西与河南争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其实炎帝、黄帝的地盘互有交叉,科技和文明也是相互影响,都是炎黄子孙,何必争来争去呢?

那时除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周边还分散有很多的小部落。炎帝可能是当领导时间长了,脾气见长,像火一样爆,对周边的小部落不是采取怀柔政策,而是直接收编。收编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没有落实好相应的待遇。其他部落一看,炎帝这个领导太不够意思了,跟着他干,没什么前途。

与征伐四方的炎帝相比,黄帝就显得高明很多。黄帝坚持以德治班,放出风来:“谁要是到我这个班,学习好的就当学习委员,学习不好的就当劳动委员,经常跟小朋友闹别扭的就当纪律委员,身体好的就当体育委员,身体差的就当啦啦队员。”

本来还在担心被炎帝吞并的小朋友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呼啦啦地都朝黄帝飞奔。此消彼长,黄帝的势力和地盘急速扩大。

终于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首领会面了。双方并没有进行友好和平的交谈,也没有签订一揽子战略合作协议,而是二话不说,直接开打。战争的过程不必细述了,清一色的“许褚”们赤膊上阵,没有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只有最原始的格斗。

失败的是炎帝。

黄帝为什么胜了?因为黄帝的实力太强了,就算是炎帝再聪明绝顶,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小儿科。就像一只蚂蚁埋伏在道路中,伸出一只脚说:“我要等大象过来,使劲绊他个跟头!”

黄帝的实力体现在方方面面。第一个是人多,那么多部落投奔过来,在这个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战争中,人多胆就大,人多势就众。人多的原因还在于黄帝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引得各方人士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天下归心”。

第二个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了国家体制,设置了官职,部落由过去的散漫变得有组织、有纪律。同时,要求官员节俭朴素,反对奢靡之风、享受之风,又起了模范带头作用,这样一来,当官的不敢贪,为民的不敢懒,国家自然就强盛了。

黄帝如果当学生,语文、数学、外语不一定多强,但思想品德课的成绩一定是顶呱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