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家辈出,京剧成熟
当时的京剧还是个年轻的剧种,充满活力,极善于吸收和创新,又有清代统治者的扶持提倡,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因而发展很快。清廷对京剧的艺术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促进了演唱技艺的提高和舞台艺术的规范化,使之逐步去除乡土气,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国粹。
乾隆之后的清王朝统治者多爱戏曲,晚清的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帝后和王公大臣无不酷爱皮黄,许多人还是行家里手。光绪不仅爱听戏,还爱好京剧场面(即乐队),善司鼓(乐队指挥)。慈禧工书画,知音律,尤嗜皮黄,看戏时常给演员挑毛病,而且挑得服人。达官府第也是皮黄声声入耳,许多皇亲国戚、达官显宦不仅爱看戏,还花钱请人教戏,常常“票戏”,粉墨登场,会唱两口皮黄成为有身份的象征。许多冷戏内行人不会,还要向他们请教。溥侗(溥仪之族兄)被誉为“票界大王”,文武昆乱不挡,生旦净丑皆能,能演《群英会》的周瑜、鲁肃、曹操、黄盖、蒋干五个角色,且均出神入化。载涛(溥仪的胞叔)工武生,武功扎实,能演《水帘洞》《金钱豹》。太监李莲英也能演小生,曾与谭鑫培合演《八大锤》(李莲英饰陆文龙)。
清代设有升平署,这是专门掌管宫廷演剧事务的机构。宫内有戏班,升平署戏班的主要演员由太监担任,还召外班艺人入宫演戏,习称“内廷供奉”。艺人们进宫唱戏提心吊胆,稍有不慎就会招来灾祸。慈禧看戏时喜怒无常,高兴了便给予重赏,不痛快时百般挑剔,找碴儿打人,艺人们就要遭殃,罚跪、打板子、扣钱粮,这方面的逸闻不少。《玉堂春》一剧中,苏三有这样一句唱词:“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无还”,因慈禧属羊,只好将“羊入虎口”改为“鱼儿落网”(至今还是这么唱)。名旦孙怡云入宫演此戏,因不知就里,未加改动,触怒慈禧,立即被驱逐出宫。慈禧看戏时常常提出无理要求,还拿演员开心。有一次名旦王瑶卿进宫演《彩楼配》,饰王宝钏,慈禧一时兴起,非要王瑶卿勾一绿脸,让扮演薛平贵的演员画个小花脸,以此取乐。
京剧从形成到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皮黄戏已经十分成熟,京剧的艺术特色日渐突出,艺术形式日趋完美,日趋规范化、稳定化,确立了以皮黄腔为主,昆腔、吹腔以及其他杂腔小调为辅的声腔体系;统一了京剧唱念的音韵,改变了京剧形成初期徽、鄂、京诸音并陈的局面,确立了以湖广音、中州韵为京剧唱念语音标准;舞台表演艺术日趋丰富和成熟,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在这一过程中,京剧始终没有脱离民间,能够在民间扎根,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是京剧不断发展的群众基础。
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的过程中,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一批杰出的演员,人才荟萃,名伶如林,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早期的京剧舞台是以老生为主的,“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是第一代京剧演员、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人物、京剧艺术的奠基者。他们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清嘉庆至咸丰年间,其艺术风格各不相同。由于籍贯不同,在唱念上有各自的地方色彩,形成了京剧最早的艺术流派——徽、汉、京(奎)三大流派,谓之“老三派”。徽派质朴沉雄,汉派洒脱婉转,京派高亢激越。“老生三杰”的出现,标志着京剧的形成。
在京剧成熟时期,也有三位杰出的老生演员: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被称为“后三杰”,他们是第二代京剧演员、京剧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师承程长庚并有所发展,分别创立了谭派、孙派、汪派,谓之“新三派”。“新三派”的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谭派圆润柔美,孙派大气磅礴,汪派雄劲沉郁。
京剧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除“后三杰”外,还有老生行的刘鸿升、贾洪林等,小生和武生行的王楞仙、德珺如、俞菊笙等,旦行的陈德霖、王瑶卿等,老旦行的龚云甫、谢宝云等,净行的何桂山、金秀山、黄润甫、裘桂仙等,丑行的罗寿山、郭春山、王长林等,他们的成名时期约在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