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立体语文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标准》是“立体语文”的立论根基
《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具体的规定: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出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课程标准》的这个规定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阅读资源的利用要采用立体的方式,也就是从空间上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让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结合。
在前面三节,我们已经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等三个关键的概念从“立体”的视角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由此,我们可以说,《课程标准》是“立体语文”的立论根基。
二、建构主义及完形理论是立体语文的立论支柱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或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借助合适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认知、解读和感悟的过程是以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经历同化、顺应、平衡的循环变化,形成新的图式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在体会、领悟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阅读过程就是将文本意义同化为自我意义,实现全新的自我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符合阅读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组织学生研讨交流,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建构。
“立体语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情意参与,强调体验性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在体验感悟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当前阅读文本所反映的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地思考,寻求过程与结论的协调统一,同时使教师在其设计的问题和组织的交流讨论中,纠正和补充自己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从而建构意义。在“立体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根据阅读文本设计教学情境,提供资料或线索以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将思考引向深入;同时借助情境与问题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另外,组织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语言能力,丰富心灵感受,提升认识水平、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这个过程是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的教与学的过程,其教师的定位与作用也与建构主义师生观相呼应,与其教学理论相吻合。
完形理论即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名,意为“能动的整体”,就是指“一种自主体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25)代表人物是韦特墨、苛勒、考夫卡等。该理论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大于部分相加之和,是来自部分又超越部分的独立存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对环境具有一种组织作用,存在一个与环境相对应的心路结构——完形。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心中的“完形”就出现了某些“缺口”,而人先天有弥补缺口的完结图形的倾向,不断地组织一个又一个完形,这种组织再组织的完形活动,就是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就是一种完形改变成另一种完形。这一理论对于语文教学活动颇有启示意义。
文本作为人们知觉活动中的产物,本身应是一个有机的立体存在物。它不是各部分各元素的简单集合,而是各因素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朱光潜曾说:“一个艺术作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也就是说,文章各部分是相互牵引、彼此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文本每一个局部、细节都融合在整体中,在整体中起到构成作用,并给文章以生命的立体感,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游离于整体而孤立存在。因此,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将文本作为一个有机的“立体存在物”来看待,要特别注意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每个部分在文本整体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特殊作用。
三、系统科学方法是立体语文的方法论基础
佟士凡教授在《系统科学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需要系统科学,系统科学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先进的方法论。所谓“系统科学”是指对于各种复杂的问题,采用从整体上研究问题的宏观特性的有关学科的总称。并总结出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为综合性、整体性、定量化、最优化、信息化等。(26)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告诉我们,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语文”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也是一个立体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它既有人的要素(教师、学生、管理者),又有物质的要素(阅读对象等),同时还有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时分配、课型设计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筑成了一个立体的“语文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