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水润随笔丨2024
大道正身,端正做人。
世间有道,自渡即可。
倘若信奉宗教,请记住,宗教是来提升、净化人类的,不是作为控制、敛财或压迫的工具。
人类可以信奉宗教的智慧,提升灵魂的修养,经由信仰造福世间,建立人间净土。
·
看一些专业的书,或古代经典诠释,大多复杂、晦涩难懂,难以广泛传播。大道至简,希望有用的智慧典籍能简洁传世。
.
十一月末,树木逐渐丰彩怡目。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可以疗愈身心,特别是水、云天与花儿。
渔者与鱼竿为伴,我与影子为伴,
今日终于完完全全目送夕阳归落,挥手道别,明日见。
最近在拍夕阳的光貌及傍晚天空的色彩,很少记录文字了,从无言美的色彩代替有限美的文字。
.
清晨雾霭朦胧,寒风适意,
阳光暖照,柳枝温温柔柔飘拂着,
十二月初,柳树已着金缕玉衣。
几夜大风,树林落叶满地,而树上的叶片愈加多彩,红、黄、橙、绿渲染着每一处树林。
.
了解人体科学包含三个方面:特异功能、气功(内丹)、传统中医。
看修炼丹道的书,真正是人体生命科学,以生命体为实验,完善、完美心灵及肉体功能,使空间与时间皆不能成为障碍,超越一切物质限制,升华生命,使之成为一种永恒、无限的存在。
丹道学问可追溯至少有五、六千年历史,无数先贤大德,为人类能超脱生死轮回,维护生命尊严,为探索生命的真谛付出毕生精力。
如今接触到这门学问,只是门外汉,读看却无从着手,对冥想、打坐也有些排斥,不知是否有实修的机缘?
在这一相对的世界,生命从出生开始便走向末路,虽然有轮回,生命的拓展却极为局限,这便需要人类超越生命的不可能,去探索生命未知的领域。
庄子哲学中有一部分超凡脱俗的思想,源于得道者在三维世界之外的感观,非凡人所能目及、体验,故庄子言,明智者不及得道者的见识,得道者内修自身,成为了解宇宙起源及奥秘的钥匙。
.
读李谨伯先生所著《呼吸之间》,了解实修的方面。这几年接触国学、玄学、灵学的知识,只是看大家们在文字上描述修身至道可达三维以上的世界,甚至可达宇宙的起源之处,庄子常称之为无何有之乡。
在此书中提到,去妄念空,意为去掉妄念,才能度到彼岸世界一空界。空界是以精神为主的反物质世界。
书中写实修练功静坐,是暂时将我们能感知物质的功能放下不用,这样才能恢复我们的先天功能,也是庄子提到的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从而体悟自然与宇宙的真谛。
恢复先天功能,这种功能又叫人体潜能、五眼六通、阳六根,本不是用在物质世界,而是用在彼岸世界(空界),以精神为主的世界。站在精神为主的世界看物质,一切都是空,所以叫万法皆空。
.
李谨伯先生在前言简洁道出修内丹、修佛、修道之路,是为两次否定。第一次先否定我们的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功能,就能恢复我们先天元神;第二次再否定我们的阳六根,潜在功能不用,就能恢复我们人人皆有的佛性"般若"、大智慧功能。两次否定就是修内丹、修佛、修道之路。
书中也提出宇宙奥秘的钥匙应是人本身。
修道的方法,书中说"大道无言,开口便错",所能讲的只是义理、隐诀与功境,无为方法不是教会的,是本能出现的,不能教,需自身在静中本能悟得。每个人的悟性、条件不一样,方法也因人而异。
有为法是一人一法,无为法更是如此,如同写字,一人一体。
修道并不是为了变麻木,是为了开智。
.
《呼吸之间》书中写到修炼者修到高阶段,可达神通,可用内求法感知自然界,比仪器观察到的自然界更有根本性,更丰富、完整,可通过超意识把握宇宙,宇宙成了他的身体,而他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体现。
似乎所了解的每一位尊者都谈到打坐冥想的修炼方法,但现在的自己内心是拒绝的,不想打坐,也无法按步骤冥想,只是自然舒展,自然想象,也没迫切愿望去参予真正修炼者的行列,只想了解人类的无限可能,想了解宇宙、世界的多样与广博。
也许未来的某个阶段会有机缘的。
.
看纪录片关于辽宁大悲寺苦行僧的事迹,湿润眼眶,净化内心,觉得佛教修行者就应这般净化人世间,唤醒人类的本真。
做不了苦行僧,但被他们的行为净化。他们是让人尊敬的人类。
.
冬季湖边,鸟儿们上天入地,快乐悠闲。
寒风开始冻肤,倒着走,欣赏湖边此时的风光,静谧、灵动、丰盈。
喜欢冬季的湖边,行人无几,空旷自在。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