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热爱生命”的一曲赞美诗
《记住我》导读

钱 虹

作者介绍

钱虹,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推荐词

生前就将“我”的一切:从眼睛、心脏、鲜血、肾脏到“大脑的每一个角落”,从“每一根骨头,每一束肌肉,每一丝纤维”,到每一粒细胞,以致对自己的整具遗体乃至旁人根本无从得知的隐秘的罪恶和灵魂等等都一一分割殆尽,并交代得如此清晰和富有诗意与激情的,却实在是世上罕见。

《记住我》是一篇十分奇特而又别致的类似于“遗嘱”性质的抒情散文,也是一曲对于人世间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诗。作者泰斯特,从现有所能查找到的资料中,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英国作家,但并不像19世纪的狄更斯,20世纪的艾略特、毛姆等那样出名,比那位塑造了比利时大侦探波洛的女作家克里斯多娜的知名度更是差远了,连国内颇有名望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也不十分清楚这位名叫泰斯特的作者的生卒年月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这篇散文名作《记住我》的解读,以及对于能够展示如此高尚、美丽的心灵和精神境界的作者的深深敬意与钦佩之情。

大凡人在得知自己的生命来日无多之际,便会想到留下一纸“遗嘱”,尤其是那些有些家产而继承人又不止一个的富人,更是会在“遗嘱”中将身后之事早些作出安排,以免后患无穷。但一般人留下“遗嘱”的目的大都在于明确遗产的分割和财产的继承,而像《记住我》这样在作者生前就将“我”的一切:从眼睛、心脏、鲜血、肾脏到“大脑的每一个角落”,从“每一根骨头,每一束肌肉,每一丝纤维”,到每一粒细胞,以致对自己的整具遗体乃至旁人根本无从得知的隐秘的罪恶和灵魂等等都一一分割殆尽,并交代得如此清晰和富有诗意与激情的,却实在是世上罕见。16世纪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曾经写过一篇名为“热爱生命”的随笔,其中历数生命之“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却又坦率直言:“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在蒙田看来,“生之本质在于死”,“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只有对生命大彻大悟、将生死看得如此坦然和明晰的智者,才能真正做到“热爱生命”。这篇《记住我》,犹如是对《热爱生命》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诗意阐释,它显得境界更高尚,精神更感人。

一开头,作者就别具一格地假设了“我”的生命旅程行将结束的一个特殊场景。面对这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生死之隔,从来就是考验人的灵魂和人格的试金石。“当这一刻来临时”,作者首先想到并告知人们的是,“请不必在我身上安置起搏器,人为地延长我的生命”,“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走,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古代曾有一则“割股疗亲”的故事,说的是有位孝子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割下身上的一块肉煮成药汤给母亲喝。不过孝子割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治母亲的病,如果献给别人,孝子或许就不会心甘情愿了。但《记住我》的作者,却是甘愿将自己身体上的所有器官统统捐献出去,“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要把双眼捐献给盲人;将心脏捐献给心脏病人;将鲜血注入需要输血的伤员;将肾脏移植给需要换肾的患者,除了这些,他还愿意为“能使跛脚小孩重新行走自如”而献出“身上每一根骨头,每一束肌肉,每一丝纤维”;将遗体中余下的部分,从大脑到细胞都无偿地赠给医疗研究机构,“以便有朝一日”能造福于更多不幸的患者。而剩下的躯壳也不浪费,“将我身上的其余一切燃成灰烬。将这些灰烬迎风散去,化为肥料,滋润百花”。能如此理智而又达观地处理自己遗体的人,人们怎会不“记住”他?!

人生在世,当然不会都是优点。作为一篇交代身后之事的“遗嘱”,作者还明智地意识到人死后总有一些东西要被埋葬,“就请埋葬我的缺点、我的胆怯和我对待同伴们的所有偏见吧”;“把我的罪恶送给魔鬼,把我的灵魂交付上帝”。至此,“我”已毫无保留、一无遮掩地完成了对自己全部生命的“分割”,他的灵魂可以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世界,升入极乐天堂了。读到这里,你还会忘记“我”这样一个人吗?“如果你想记住我,那么就请你用善良的言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吧,假如你的所作所为无负我心,我将与世长存。”作为结尾的点睛之笔,就是“记住我”的最美丽最动人的“安魂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