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7.为什么从缅甸人的名字上无法判断其家族归属?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缅甸文化中也有许多特立独行的元素和表现,名字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缅甸人的名字既非中国式的“姓+名”,也非英美式的“名+姓”。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其名字少则一个字,多的有六七个字。通常相互在名前加一个冠词相称,以示男女、长幼、尊卑的不同。
青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在称呼时加冠词“貌”,意思是“年轻人、弟弟”;对平辈或者青年男性加“郭”,意为“大哥、兄弟”;年长者、上级或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要称“吴”,意思是“叔叔、伯伯”,“吴”是对男人最尊敬的称呼。
与男性相同,缅甸女性的称谓也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过名字前加的称呼只有两种:年轻女子加“玛”,长者或有地位者加“杜”。“玛”和“杜”在缅语里意思分别是“姑娘、姐妹”和“姑姑、阿姨、婶子”。不论婚否,年龄较大或受人尊敬的妇女都可敬称“杜”。
所以,我们从缅甸人名字的称呼便可知其性别、年纪和社会地位,但是从名字上是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家族或家庭归属的。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从某些缅甸人的名字中看出他是星期几出生的。缅甸人把缅文33个字母按照星相占卜的规定分为7组,分别代表星期一至星期日,每一天都对应着相应的字母,孩子出生在星期几就选相应的字母拼成的字作为名字的第一个字。比如,奈温一定是出生在星期六,因为第一个字“奈”取自星期六对应的字母。所以从习俗上讲,缅甸人更看中是星期几出生的,而不是出生的月份和日子,因此,缅甸人如果愿意的话,每周都可以过一次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