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举妄动
一切坏事都是从率性而为开始的。人生一世,好像开车进行一次漫长的旅行。无论你心里多么急于到达目的地,红灯亮了你得停,绿灯亮了你才能开,该限速时要减速,上了高速才能风驰电掣一把。如果由着性子胡来,如入无人之境,迟早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一双筷子为什么能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命运呢?这其实是迁就自己、率性而为的习惯在其中起作用。起初觉得这件事没什么了不起,由着性子干了;然后另一件事,相比而言也没什么了不起,又由着性子干了。到后来,养成习惯,就像吸毒成瘾,即使明知有危险,也收不住了。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看得破,忍不过。”很多事情并非不知道后果,养成习惯了,就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做。
如何克服率性而为的习惯呢?两个字:叫停。当自己心里冲动,忍不住想去做某件事时,就及时“叫停”,让自己等一等,冷静思考一下,这样做是否值得。养成了“叫停”的习惯,虽然不能事事做得恰到好处,起码不会因为率性而为走上毁灭的道路。
假如这个人没有及时“叫停”,一场流血惨剧就发生了,家破人亡后再来痛苦流泪,又有何益?
在生活中,因率性而为惹出大祸的事太多了。不久前,电视上报道了一则刑事案件:某男子跟邻居争论场地里一棵小树的归属问题。双方言高语低,越说越激动。男子怒从心头起,找来一把刀,将邻居一家四口全杀死了。当他被逮捕归案后,自己都闹不明白:我怎么会为了一棵树闯出这么大的祸呢?
其实,不是一棵树的问题,而是率性而为的习惯在支配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习惯,一双筷子、一棵树,都可能将自己引向毁灭。
南怀瑾大师说“知‘常’要把握住道的本源,才懂得做人,才懂得做事。知‘常’便能‘容’,胸襟可以包容万象,盖天盖地。因为有此胸襟,智能的领域扩大,不可限量。”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达到此种境界,恐怕很难,但起码要学会“叫停”,让事情停留在危险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