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进化:开启社群3.0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社交平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群数量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社群经济也日渐成了一个热门词汇。i黑马、吴晓波频道等社群凭借独特的运营逻辑强势崛起,它们不仅向人们证明了社群经济的价值,而且引发了人们的新思考:如何开发社群的商业价值?能否找到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将社群经济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 社群1.0到社群3.0的转型路径
社群1.0是指建立一个社群,这个社群属于某个垂直细分领域,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只有这样,社群才能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即社群2.0阶段。从社群1.0升级到社群2.0的前提是在社群中找到潜在的运营对象或未来商业活动的潜在用户,构建商业闭环。
例如,某母婴社群内有很多妈妈、准妈妈及母婴产品供应商,社群成员可以利用社群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社交功能发布、接收产品的供求信息,开展线上或线下营销活动,以创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社群就具备了开展商业化运营的条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从社群1.0升级为社群2.0。
在此阶段,商家需要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将社群成员分散的需求整合起来,构建商业闭环。如果用户需求只表现为购买产品,商家只需搭建一个微店系统;如果用户需求比较复杂,他们不仅想购买产品,还想发布产品信息,与其他社群成员交流、互动,商家就要在微店系统之外附加一个社区产品,这个过程就是商业闭环的再次上线。
无论社群的技术产品形态如何,最终都要以社群为依托,以技术为工具,将社群内的产品供应商聚集在一起,让需求与服务实现精准对接。这样一来,一个简单的社群运营平台就完成了初步搭建,并且具备基本的交易功能。
在此基础上,要想全面释放社群的商业价值,就必须增加社群成员的数量,提高社群成员的质量,扩充产品品类,实现工具平台的全面开放,将其服务范围从自有社群向同类社群或服务更广泛人群的社群拓展,推动社群从工具平台向服务交易平台升级,完成从社群2.0向社群3.0的升级与进化。社群发展的三个阶段如图1-3所示。

图1-3 社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完成社群搭建后,某母婴社群可以满足部分社群成员的需求。如果搭建一个自己开发或改造的工具平台,就能满足更多社群成员的需求,整合更多的服务,让需求与服务实现精准匹配。在此基础上,供应商必须将自己搭建的工具平台向社会开放,为更多母婴社群提供服务,同时将只对内运营的社群平台升级为开放的社群平台,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社群运营平台的搭建。
◆ 社群3.0重构商业形态
在社群3.0时代,传统的商业形态被颠覆,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呼之欲出。下面对社群3.0在重构商业形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见图1-4)进行详细阐述。

图1-4 社群3.0在重构商业形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公众号内容连接圈层。自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众多企业就开始乐此不疲地创建公众号,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公众号引出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概念——圈层营销,即将目标顾客群体视为一个圈层,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递、体验互动,开展精准化营销。为了保证营销效果,公众号会有针对性地生产内容。随着这些内容的不断扩散,圈层会变得更加牢固。
(2)以兴趣标签定位人群。社群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具体来看,兴趣标签主要包括共同的习惯、相同的背景、相同的情感诉求、相同的空间属性及对某种观念的认同等。以兴趣定位人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让社群成员形成身份认同,成为社群粉丝;二是通过持续的话题强化共同的标签,引发社群成员的共鸣,增强社群成员的黏性;三是以社群成员为主导,通过社群定位创造新的商机。
(3)构建社群的生态闭环。建立社群的目的是连接一切,构建一个新的生态闭环。社群的生态越完善,所形成的闭环就越牢固。届时,只要将品牌接入各种商业场景,就能实现盈利。
(4)平台共享拉动商业变现。在社群3.0时代,平台之间相互连通,用户可以将信息一键分享到其他平台,也可以通过其他平台引流,实现利益共享。不同的企业共享社群资源,必然会相互建立合作关系,使闭环效应进一步增强,从而构建一个更加立体、完整的社群生态闭环,使企业的商业变现能力不断提升。
(5)细分需求重构社交关系。在社群3.0时代,社交重构将打破地域和年龄的限制,将具有共同兴趣的人连接在一起,充分迎合移动互联网用户所具备的强目的性等特征。同时,社群3.0还能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提供方便,推动兴趣社交向资源协作、价值共享的方向发展。
(6)内容价值的高低决定社群的吸引力。如果社群生产的内容非常有趣,且契合社群成员的喜好,必然能对社群成员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那么,社群如何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呢?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内容的专业度,因为在垂直社群中浅层次的内容很难让用户产生兴趣,只有深层次的、专业化的内容才具有吸引力;二是促进持续交流,垂直社群的用户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他们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交流与讨论;三是鼓励社群成员多思考,发布具有启发性的内容,引导社群成员相互交流、讨论,使社群成员之间深入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四是内容形式多元化,可以用图片、文字和表格等形式将内容展现出来,便于用户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虽然社群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线下活动。相较于线上传播,真实感强烈、风格迥异的线下活动可以产生更多话题。那些对品牌缺乏深度了解的用户可以通过线下活动与品牌密切接触,开展深度交互,并通过线下渠道进入线上社群。一场成功的线下活动也离不开线上社群,线上社群可以有效地传播活动内容,将品牌优势与社群成员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只有线上与线下密切互动,社群才能在线上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在线下形成强大的变现能力。
◆ 社群3.0模式的运营原则
在社群3.0模式下,社群运营要遵循三大原则,具体如图1-5所示。

图1-5 社群3.0模式下的三大运营原则
(1)“自然而来、自然生长、循序渐进”原则。开展社群运营要立足社群特色,发掘社群成员的共同需求,初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形成闭环。之后,要推动社群运营模式的进一步升级,利用技术平台提高社群运营的效率。
(2)“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实验”原则。在打造专有技术平台之前,社群要使用通用的工具平台,开展MVP实验,明确社群成员的需求,研究并确定社群开展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
(3)“从简单工具开始”原则。开展社群运营要先用简单工具满足社群成员的需求,然后从工具向平台升级,不断拓展服务对象的范围,增加供应商的数量,将社群经济的商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要想实现社群的商业价值,就必须立足社群成员的需求,并采用各种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然后利用互联网通用工具构建最小化的商业闭环,搭建统一的工具平台,创建规范的需求匹配流程,不断提升社群运营的水平,最终完成从工具平台向社会化开放平台的过渡与升级。
这种循序渐进的运营模式是由社群的垂直细分所决定的。社群的垂直细分程度越高,社群规模就越小,用户定位就越精准,但入口流量较小,不容易聚集规模化的需求,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运营。社群商业化运营要以社群成员集中统一的刚性需求为前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借助资本的支持获取最终的回报。
对社群商业价值的挖掘决定了未来商业竞争的成败。虽然目前的社群商业化运营模式还不够成熟,但其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品牌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