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遗言传情议生计
过了良久,二伯父见家人皆已入座,这才缓缓展开遗书,念道:“儿女们,当你们看见这纸之时,我已经离你们而去……切莫伤心难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此乃命数使然。再者,我走后,你们不必痛哭,安安静静送我一程便好。实不相瞒,为父的胃疾已久,疼得钻心,不进食疼,进食后更是疼痛难忍,只是一直强忍着,实不想给你们增添烦忧……唉,之前未曾告知你们,你们也莫要为此难过。如今再说这些,已然无甚紧要。重要的是,我离去之后,望儿女们悉心照料你们的母亲与侄女。无论遭遇何等艰难困苦,务必照顾好她们,可记住了?我在此谢过你们了!”
二伯父念罢,抬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说道:“敬爱的父亲,您的离去,令儿等心痛如绞……然您的慈爱,将永远留存于儿女们心间。爸爸,您且安心去吧!”
众人听闻,悲从中来,心中一阵凄然。
二伯父泪如泉涌,手捧着遗书,久久难以平复心绪。
奶奶坐在一旁,心酸落泪,默默看着儿女们。
过了片刻,众人皆心情沉重,不住地擦拭着眼泪。
大姑看了奶奶一眼,微微挠了挠头,说道:“妈妈,女儿身为长女,也无甚多言。只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若有,女儿自会送来。”
二姑思索片刻,道:“正是,女儿亦如此。”
三姑瞧了瞧身旁的夫君,说道:“女儿与大姐、二姐想法一致。”
大伯父默默望向大伯母黄氏,轻咳几声后,说道:“为兄亦是,家中有何物,便会拿来。”
众人听闻大伯父所言,皆将目光投向二伯父。
“我家亦同。”二伯父擦了擦眼泪,接着说道:“另外,便是妈妈的生活费一事。”
大伯父又轻咳两声,眼中含泪道:“二弟,我兄弟二人来承担便是,三位姐姐便无需操心了。”
“如此也好。”二伯父说着,看向了二伯母张小英。
奶奶静静坐在木板凳上,不动声色,暗自观察着儿女们。
此时,奶奶轻咳两声,心中暗自思忖:家家皆有一本难念的经,着实不易啊!
大伯父“嗖”地一下站起身来,手捂着嘴,咳出几口血痰,说道:“妈妈已年逾八旬,照料孩子实在吃力。大家想想,这孩子该如何安排才妥当?”
二伯父面露担忧,赶忙接过话道:“正是,正是!妈妈一人带着孩子,着实辛苦!”
大姑思索一番,提议道:“要不……要不这样,各家轮流照看孩子一月,亦或让孩子长期住在一家,不知可否?”
大伯母与二伯母皆低头不语。
奶奶看在眼里,心急说道:“莫要再商议了,切莫因我与孩子之事伤了和气。这孩子,我自己来养,我已然习惯了。往后的生活费,有便拿,没有也无妨。”
说完,奶奶揉了揉眼睛,继续说道:“若哪天我去了,只望你们能将这苦命的孩子抚养成人……便足矣。”
大伯母抬头看向众人,说道:“母亲,说的这是哪里话,日后之事,日后再说呗!”
“孩子的事,日后再议也罢。”奶奶随口应道。
她轻轻挠了挠鼻子,喃喃自语:“若我哪天去了,这孙女可如何是好呀?”
“妈妈,您在说什么呢?”
“没说什么。来,这是从你们父亲身上寻得的眼睑钱,你们数数。”
奶奶说着,从袖兜中掏出一个用红纸包着的物件,递给二伯父。
二伯父赶忙接过打开查看,数了数,正好五块四毛钱。
奶奶撩起蓝色围裙的一角,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吩咐道:“分给大家吧!”
“嗯。”
大伯父接过话,哽咽着说:“便算六份吧。”
二伯父含泪点头,开始数钱分发。
众人拿着爷爷生前辛苦积攒下的钱,随后动手将家中收拾得干净整洁。
想到偌大的院子,此后便只剩婆孙二人,心中皆涌起一阵心酸与无奈。
奶奶送走儿女后,抱着我走回院子,悲戚唤道:“老头子啊,你倒是走得洒脱,却将我们婆孙二人丢下,往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说着说着,奶奶止住哭声,手托腮帮子,呆呆地望着天空。过了好一会儿,又轻声喊道:“老头子,我一人带着孙女,能行吗?但只要我努力,想来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说,我能做到吧?”
大伯父与二伯父走到自家院门口,不约而同地转身,挠了挠鼻子问道:“妈妈,您是在与爸爸说话吗?”
“哎,是啊!怎么,你俩又回来了?”
“我们想多陪陪妈妈。”
“哦,原来如此!”
“母亲,往后您可有何打算?”
“尚未想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兄弟二人泪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紧紧抓住奶奶的手,说道:“妈妈,孩儿不孝,实在无能为力,让妈妈失望了!”
“我儿莫要如此说,并无什么对不住的。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如今这世道,大家皆不容易。”
兄弟二人泪流满面地望着母亲,心中的苦楚不知如何倾诉,只是声声唤着:“妈妈、妈妈、妈妈…….”
“我儿呀,妈妈明白,你们皆是好孩子,妈妈怎会怪罪你们。快起来,快起来吧!”
兄弟二人闻听此言,站起身来,母子三人相拥而泣,悲痛万分。
爷爷的离世,恰似一杯陈酿多年的美酒,瞬间变得苦涩不堪,令奶奶心中满是哀伤与不舍。往昔的时光,成了她唯一的慰藉与依靠。
且说这 11月上旬的一个夜晚,我忽然发起高烧。奶奶心急如焚,楼上楼下地跑,拿着冷毛巾为我冷敷额头,忙得不可开交,直至清晨。
奶奶匆匆提着煤油灯,刚打开院门,抬头便瞧见二伯母,诧异道:“咦,小英,这般早,你要去往何处?”
“我正要去前面瞧瞧水沟里可有水流。妈妈,您这么早是要去哪呀?”
“我去找老二,他可起身床了吗?”
“还躺在床上呢。”
“我这便找他去,叫他带孩子去看病。”
“红红病了吗?”
“嗯,发起高烧了。”
“哦,那我这就去叫他。”二伯母言罢,转身往回走去。
“好,多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