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战篇
后勤保障是战争的基础
兵法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曹操曰:
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驰车,轻车也,驾驷马;革车,重车也,言万骑之重。车驾四马,率三万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装,凡三人也。带甲十万,士卒数也。
孙子曰:
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曹操曰:
越境千里。谓购赏犹在外。
原文翻译
孙子说:
凡进行战争,需要1000辆由4匹马拉的轻型战车,1000辆由皮革做装甲的重型战车,10万全副武装的士兵。
曹操说:
要进行战争必须先计算花费,务必做到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来补充自己。驰车,就是轻型战车,由4匹马拉着;革车,就是重型战车,是说车上装载的是全军的辎重。每辆由4匹马拉着的战车,配属有10名骑士,另有2个人负责做饭、1个人负责保管衣服、装备,马厩里还配属有2个人负责养马,以上是5个人。每辆重车由大牛拉着,配属10名步兵,另外2个人负责做饭、1个人负责保管衣服、装备,以上是3个人。“带甲十万”指的是士卒的数量。
孙子说:
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国内国外的开支,招待列国宾客的费用,诸如胶、漆这些制作兵器的原材料,战车、甲胄的供应。以上这些综合起来每天都要耗费千金,筹备完这些之后,10万大军才得以出发。
曹操说:
越过边境上千里。赏赐还在这些花费以外。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兖州之战
战役时间: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交战对手:吕布、张邈、陈宫
要想在战争中取胜,就必须拥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在所有后勤保障中粮食是最基础的一项,没有饭吃军心就会自乱。曹操一生用兵30多年,曾多次面临“粮食危机”,对粮食的重要性认识得尤其深刻。
缺军粮只得撤军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4月,天下大旱,还闹起了蝗灾,旱灾、蝗灾相伴而来,对粮食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蝗灾在古代并不罕见,从夏商时代开始中国就有蝗灾的记载,在近代以前中国的2000多年里大规模的蝗灾达到800多次,平均3年发生一次。蝗灾由蝗虫造成的,蝗虫就是俗称的蚂蚱,分布范围广泛,全世界超过10000种,中国有1000多种,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分布尤多,主要分为飞蝗和土蝗,造成蝗灾的多属后者。单个的蝗虫并不可怕,之所以酿成灾难,是因为它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宋人朱熹注释《诗经·螽斯》时说:“螽斯,蝗属,长而青,长角长股,能以股相切作声,一生九十九子。”
这一年,由于旱灾和蝗灾的影响,又加上战乱,造成粮食产量锐减,粮价暴涨,谷子一斛售价高达50万钱,与太平年景相比涨了上万倍,豆麦一斛也要20万钱。各地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田野里、道路边白骨堆积。这场天灾波及面非常广,关中地区也一样,汉献帝命令侍御史侯汶调出太仓的米和豆子为难民熬粥,但杯水车薪,救不了那么多的人,饿死者仍然无数。汉献帝怀疑有人从中克扣粮食,就亲自坐在大锅边看着熬粥,但根本原因是粮食太少,灾民太多,无济于事。
这一年,曹操正在兖州与吕布作战。兖州是曹操当时的大本营,他担任兖州牧,兖州各郡县都曾归服曹操,之后曹操南下徐州,打着为父亲曹嵩报仇的旗号征讨徐州牧陶谦。当曹操率主力离开兖州后,兖州的一些本土势力因不满曹操对外挑起战端而集结在一起,他们联络了当时正无处可去的吕布,在吕布、张邈、陈宫等人率领下突然起事,在曹操的后方点起一把熊熊大火,兖州共有80多个县,只有3个县没有追随叛军。曹操在前线听到消息后大惊,无心再战陶谦,立即回师兖州,经过一番苦战,总算稳住了阵脚,曹操亲率主力进攻吕布据守的军事重镇濮阳,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当这场粮食危机到来的时候,曹操正在濮阳城外指挥作战。从军事角度看,曹军已逐渐占据上风,如果再给曹操一些时间,曹操有把握把吕布从濮阳城中赶走,但粮食危机打乱了曹操的部署,尽管吕布在城中也缺粮,但城外的曹军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秋粮还未跟上,双方都无力再打下去了,曹操只得从濮阳撤军。
粮食也是叛乱诱引
张邈、陈宫都是兖州本地人,其中陈留郡太守张邈还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起兵之初张邈曾给予大力支持,二人关系非常好,曹操第一次征讨陶谦,出发前曾对夫人卞氏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这里的“孟卓”,就是张邈。这说明,曹操对张邈是非常信任的。至于陈宫,历史上虽然没有发生过“捉放曹”的故事,但陈宫也是曹操早期事业上的坚定支持者,曹操之所以能当上兖州牧,与陈宫的大力举荐和支持密不可分。
这样两个曹操深为信赖和倚重的人,为什么会突然背叛曹操呢?很大程度上,这是由双方的出身和所代表的利益造成的。张邈、陈宫是兖州本土派,汉末三国的本土派都有“守土保家”的思想,对于打上门来的侵略者,他们的抵抗意志无比坚决,这也是陈宫力荐曹操这个强人入主兖州的原因,但本土派通常不愿意向外主动挑起战事,因为仗打起来,出人出钱的是本地百姓。曹操向徐州拓展地盘,这是曹操个人的事业,为此“埋单”的却是兖州百姓,这是张邈、陈宫对曹操有意见的地方。
曹操初征徐州,张邈、陈宫还能忍耐,但初征失利后不久曹操便第二次征徐州,让张邈、陈宫对曹操的意见加深。恰在这时粮食危机一步步袭来,兖州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粮价高涨,百姓生活艰难,而送往前线的军粮又不能少,看着家乡百姓大量饿死,留守在后方的张邈、陈宫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便彻底爆发了。
曹军军粮里掺“人脯”
这次粮荒严重的程度超乎想象,曹操手下的将领程昱也是兖州本地人,与张邈、陈宫不同,他是曹操坚定的支持者,也更得曹操的信赖。程昱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程立,据《魏书》记载,程昱年少时经常梦到自己登上泰山,在山上两手捧着太阳,因为与荀彧交好,他后来就将梦境告诉了荀彧。程昱投奔曹操后,荀彧向曹操提起了这件事,曹操听后大喜,认为自己就是程昱手中的太阳,程昱梦到捧日自然是指将辅佐自己成就帝王大业。为顺应梦境,曹操让程昱在“立”字上加一个“日”字,“程立”于是改名为“程昱”。从曹操为程昱改名一事看,程昱在曹操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看到曹军缺粮,程昱于是回到自己老家兖州东阿县弄粮食。程昱弄粮食的方法不是向老百姓买,因为有钱也没人肯卖,程昱的办法是“略其本县”,也就是纵兵去抢。但即使这样,把全县粮食抢光也仅够曹军“供三日粮”。这些粮食分发到士兵手里,大家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一种恐怖的东西,史书上说是“人脯”,也就是人肉干。粮食不够,就连军中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普通百姓可想而知。
这件事让程昱的个人形象大受影响,曹魏建国后程昱担任的职务一直都是部长级的九卿,以他的资历和贡献早应该进入三公行列,但由于程昱抢过自己的家乡,也给部下吃过“人脯”,被认为触碰到了人伦的底线,所以程昱到死都没有成为三公,只是死后被追赠了车骑将军的头衔。
桑树一年结了两次果
这场粮食危机让曹操和吕布之间的激烈对抗暂时得以缓和,双方罢兵了几个月。到了这一年9月,兖州一带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原本一年只结一次果实的桑树,在秋天又重新结了果。史书上说“桑复生葚”。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也叫桑实、鸟葚、桑果、桑子、葚子等,可以生吃,也可以晒干食用。中国很早便有养蚕的传统,中原、华北地区种植桑树更多,桑木一身是宝,正如民谣里唱的:“人吃桑葚甜如蜜,蚕食桑叶吐黄纱;桑皮造纸文官用,桑木雕弓武将拉。”桑树一般春夏之季生桑葚,秋天桑葚又生出一茬来则十分罕见,它也因此救了很多人的命。
在曹操的军事生涯中,还遇到多次类似兖州这样的粮食危机,如官渡之战期间曹操曾因粮食供应不上而考虑过撤军。《三国演义》里讲了一个故事,说曹操在寿春大战袁术时缺粮,又遇大旱,当时管军粮的是仓官王垕,他请示曹操该怎么办,曹操叫王垕以小斛发军粮给士兵,王垕说这样做军队会生怨气,曹操说你就这样办,我自有良策。王垕按曹操意图办了,果然将士怨声载道,曹操密召王垕,借王垕的头以安定军心。上面这个故事虽然是小说虚构的,但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过一段史料:“太祖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道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
不仅是曹操,汉末三国时期还有很多战争跟军粮有直接关系,袁绍在河北没有吃的,“军人仰食桑葚”;袁术在淮南“民人相食”;刘备在广陵更惨,“吏士大小自相啖食”。这样的军队当然没有战斗力,不等敌人进攻,自己就得一哄而散。
下决心解决粮食问题
粮食如此,穿衣就更困难了,将领们打了胜仗最盼望的赏赐不是金钱,而是布帛。曹丕身为太子,曾私下里向叔父曹洪去借100匹绢,居然被曹洪拒绝了。
“国家之要,唯在谷帛”,吃穿问题已经上升为成就霸业的首要问题。曹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解决办法是搞屯田。通过战争手段曹军收复了大量无主土地,曹操手下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赏给有功的将士,这也是以往的惯例,有人甚至提出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大力推行土地私有化。荀彧、毛玠等有识之士反对这么做,枣袛建议效仿古人利用这些土地搞屯田,这项建议被曹操采纳。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颁布《置屯田令》,从定国安邦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秦皇汉武奖励耕战、实行屯田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屯田积谷的重要意义,下令开始屯田。
曹操搞屯田没有一下子铺开,先在当时的临时国都许县附近搞试点。具体做法是,把已经找不到主人的土地收归国有,把丧失土地的流民组织起来,由国家提供耕牛、农具、种子,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农民分成。当时能集中起来的土地很多,流民也很多,土地和人手都不发愁,屯田很容易就搞了起来。这项工作一开始由司空府负责,那时候担任司空的正是曹操,就是说屯田这项工作是不折不扣的一把手工程。在许县试点期间,曹操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任命自己的堂妹夫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具体管理屯田事务。
条件具备、领导重视、利国利民,这么好的事应该一呼百应、一蹴而就,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屯田试点刚一铺开就遇到了挫折,被组织起来的屯田户不太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民不乐,多逃亡”。为什么屯田户不买账?核心问题是税赋太重。汉代农业税的比例大部分时候是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即6.6%或3.3%,而曹魏屯田户的税负是收成的一半,即50%,如果使用官家的牛,还要达到60%,所以大家积极性不高。另外,屯田户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农户们既要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还要参加军事训练,危急时刻还要像正规部队一样打仗,风险大,人身自由不多。
针对这些问题,梁国相袁涣提出采取措施调动屯田户的积极性,不能过于勉强,曹操接受了建议,对屯田制度尽量加以改进,包括合理安置劳力和分配生产资料、取消屯田户的徭役等,保证屯田制的健康发展。同时,为防止屯田户逃亡,加强了日常管理,比如推行了连坐法,一人有事,全家、全族乃至全屯的人跟着承担责任,屯田户逃亡事件大为减少。
为减轻屯田户的负担,曹操下令对屯田以外的普通农户严格收税,增加国家收入。在这些税收中,有一种是按年、按户收取的,先对农户的土地、宅屋、车辆、牲畜甚至奴婢等私人财产进行清查,根据财产多少划定若干等级,不同等级按不同标准交税,类似于“财产税”,也可以称为“战争税”。清产划等有点儿像划成分,这项工作在曹魏统治区全面铺开,包括曹操本人都是清产划等的对象。曹操家乡谯县给曹操、曹洪二人评为同一等级,曹操知道后对人说“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认为曹洪家更有钱。这说明,为保证国家税收的公平,也为了减轻屯田户的负担,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免税的特权。
许县屯田试点十分成功,当年“得谷百万斛”。曹操下令将这一制度全面推广,由于这个办法非常好,孙吴和蜀汉也随后跟着实行,不过仍然以曹魏的屯田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果最好。当时天下有13个州,曹魏控制区最鼎盛时涉及11个州,共91个郡国,根据现存史料统计,有17个郡国有民屯,8个郡国有军屯,3个郡国既有民屯也有军屯,共计郡国28个,占总数的1/3,当然实际比例肯定比这个高得多。
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在曹魏的腹地,军屯在曹魏与吴蜀交界的地区,配备的屯田官级别都很高,郡国配品秩二千石的典农中郎将或比二千石的典农校尉,县配品秩六百石的典农都尉。品秩二千石相当于朝廷的部长和地方上的郡太守,品秩六百石相当于县令,这些屯田官单独设署治事,不隶属于所在的郡县。
抓屯田工作曹操自己身体力行,他不仅关心打仗,也很重视各地的户籍、人口、土地等情况,亲自过问屯田事务,尤其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很关心。曹魏时期,睢阳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白马渠、鲁阳渠、广清渠、成国渠以及摩陂、芍陂、郑陂等一大批水利工程纷纷上马,以当时的生产效率这些工程个个都很浩大,如果曹操不拍板并给予支持很难完成。曹操还亲自参加劳动,他跟铁匠一块打过铁。在他的带动下,曹魏的官员、将领都很重视农业工作,著名将领夏侯惇在战斗中失去一只眼睛,曹操让他继续发挥余热在山东搞屯田,夏侯惇身体力行,积极组织军民修水库,还亲自担土修坝。
兵法解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非常通俗易懂,不过其出处不是古代的哪部经典著作,而是民国期间编纂的一部《南皮县志》,在该书收录的一首歌谣里第一次出现了这句话。
对军队而言,“粮草”之所以重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战时状态下随时实现正常补给其实有很大难度,而正常补给又是保证战斗力实现所必不可少的。《孙子兵法》以一支10万人的军队所需要的补给情况算了一笔账,那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这些东西如果不事先筹备好,依靠临时征集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一旦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将非常严重。
在《孙子兵法》所算的“后勤账”里强调了“千里馈粮”的难度,不过这笔账没有展开细算。现不妨接着算一算:一支10万人的大军长途行军作战,在交通运输条件非常原始的情况下要保障各类后勤所需,至少还要动员30万民夫负责运输,也就是说,平时只需考虑10万人吃饭的问题,到了战时就要考虑40万人的吃饭问题,粮食消耗增加4倍。再加上,战争还可能带来意外的损耗,如粮草被敌人劫去、烧掉等情况,粮食消耗一般要较平时增加6~8倍才算合理。而被临时征集的30万民夫,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精壮劳动力,平时他们生产粮食,战时他们则纯粹消耗粮食,由于他们的征调,将导致粮食生产的减少。一增一减,等于战时消耗了平时的至少10倍以上的粮食。
还可以再细算下去:一支10万人的军队,按10万名士卒和1万匹战马计算,如果一个士卒每天消耗4斤粮食,一匹战马每天消耗20斤粮草,那么平时一年至少消耗2.19亿斤粮食,而战时变成21.9亿斤粮食,现代农业亩产上千斤都算正常的,但古代亩产却很低。《管子》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这说的是春秋时期的粮食产量,100亩只能产20钟,1钟为10石,即亩产2石。到了汉代,粮食亩产量有了一定提高,《前汉纪》谈及西汉文帝时的亩产:“今夫农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即亩产3石。《史记》讲五千顷耕地“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5000顷合50万亩,即亩产4石。由于计量单位的变化,上面这些数据需要进一步分析,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书考证,汉代粟的亩产量约为280斤。以280斤的亩产量来保障21.9亿斤的需求,这是多么艰巨的一项任务!而上面算的这一笔账,还仅是一支10万人的军队战时所需。
所以,在考虑粮食保障问题时不能用“平时思维”,必须用“战时思维”。战争期间,粮食需求会较平时有数倍、十数倍的增长,同时战争本身也会造成粮食大量减产,为保证军队的基本需求,必须做出更周密的筹划,用制度性的措施或者经济方面的改革来解决粮食的结构性矛盾,谁在这方面解决得好,谁将在战争中受益。
从敌人那里夺取粮食
兵法原文
孙子曰: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曹操曰:
钝,弊也;屈,尽也。
孙子曰: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曹操曰:
虽拙,有以速胜。未睹者,言其无也。
孙子曰: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曹操曰:
籍,犹赋也。言初赋民而便取胜,不复归国发兵也。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孙子曰: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曹操曰:
兵甲战具,取用于国中,粮食因敌也。
孙子曰: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
曹操曰:
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
孙子曰:
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
曹操曰:
丘,十六井也。百姓财殚尽而兵不解,则运粮尽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费也。
孙子曰:
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曹操曰:
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长毂车也。
孙子曰: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艹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曹操曰:
六斛四斗为钟。<艹忌>,豆稭也;秆,禾藁也。石,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乃得一石。
原文翻译
孙子说:
战争的目标是取胜,战事拖得太久,兵器会变钝、士气就会低落,攻打城池就会将军队的力量耗尽。
曹操说:
钝,就是疲惫;屈,就是力气用尽。
孙子说:
用兵的时间太久就会把国家的资源消耗完。当兵器变钝、士气低落、实力和财力耗尽,各诸侯国就会趁你陷入困境而行动,即使有智谋之士也无法妥善地解决后续问题。所以,只听说在战争中虽然手段笨拙也要力求速胜,没有听说过为求得精巧而拖延战事的。
曹操说:
即便看起来笨拙,但凭借它能够迅速服胜。未睹,意思是没有见过。
孙子说:
战事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所以,那些不理解用兵危害的人,就不能理解正确的用兵方法。善于用兵的人,不需要再次征召士卒,不必3次向前线运送粮食。
曹操说:
籍,就是赋税。说的是第一次征兵就能取胜,不需要再次回国征兵。出发的时候运送一次粮食,以后就从敌人那里获得粮食,直到回师都不再迎接从国内运来的粮食。
孙子说:
他们从国内带来武器装备,粮食则靠敌人来解决,这样军队的后勤供应就充足了。
曹操说:
甲胄、武器等从国内补充,粮食则从敌人那里获得。
孙子说:
国家因为用兵而变得贫困,是因为长距离运输造成的,长距离运输导致百姓贫穷;离军队驻扎地近的地方物价高,物价高导致百姓财富耗尽。
曹操说:
军队行动出了国界,距军队驻扎地近的商人贪财,都把东西卖得很贵,百姓的财富就枯竭了。
孙子说:
财富耗尽就难以再承担沉重的赋役。力量枯竭、财富耗尽,国内百姓家家都会变穷,百姓获得的10份财富中7份会消耗掉。
曹操说:
丘,指的是16井的土地。(编者注:田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周礼·地官》:“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百姓财富耗尽而战事没有结束,那么百姓就会因在原野上运送粮食而将最后的力气用尽。“十去其七”,意思是过于消耗。
孙子说:
对国家的军费支出来说,由于战车损坏、战马疲劳伤病、甲胄和弓箭制作、戟盾和橹的补充以及运输车辆的花费,国家获得的10份收入中有6份被消耗掉了。
曹操说:
“丘牛”,说是的通过丘赋征来的耕牛;(编者注:丘赋指春秋时郑国推行的军赋制度,《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杜预注:“丘,十六井,当出马一匹、牛三头。今子产别赋其田,如鲁之田赋。”)“大车”,就是车轴长的车辆。
孙子说:
所以,聪明的将领依靠敌人来获取粮食,从敌人那里获取的粮食,1钟相当于自己的20钟;从敌人那里获得的秸秆,1石相当于自己的20石。
曹操说:
1钟等于6斛4斗。<艹忌>,指的是豆秸;秆,指的是禾秆。1石,等于120斤。而过长距离的运输方法,耗费20石粮食才能得到1石。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当阳之战
战役时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
交战对手:刘备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夏秋之交,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9月,曹军前锋抵达新野,刘表在荆州北部的守将文聘率部投降。之后,曹操率大军逼近襄阳。
就在上个月,统治荆州长达近20年的一代豪杰刘表病逝,死时67岁。刘表死于背疽,现代医学称为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其外因是外感风热、火毒,湿热蕴结所引起,内因是七情郁结,脏腑蕴热而发。刘表得这个病,完全是愁的。刘表死时长子刘琦不在跟前,在刘表妻子蔡氏以及荆州主要将领蔡瑁、张允等人主持下,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位。刘琮虽然不愿意投降曹操,但手下的主要文武此时几乎全是投降派,他们轮番上阵,对刘琮进行威逼利诱,刘琮无奈,只得同意投降。曹操在襄阳城外见到了刘琮的使者,使者带着朝廷赐给刘表的符节,递上降书,曹操接受刘琮的投降。
此时刘备还在荆州,他与刘表严格说来不是上下级关系,类似于盟友,只是刘备势力较弱,仰仗于刘表。刘表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后移驻于襄阳附近的樊城。刘琮做出投降决定时刘备还在樊城,但刘备得不到任何消息。曹军压境,刘备本可率部一走了之,但又怕打乱了刘琮的整个部署,所以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刘琮知道投降的事无法隐瞒,就派著名学者宋忠到刘备那里传达命令,说准备投降。刘备听了又惊又骇,对宋忠说:“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刘备越说越气,抽出刀来架在宋忠脖子上:“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不过,刘备的气话也只能说说,刘琮料定刘备会生气,所以派了个刘备不敢杀的人来传达命令。作为荆州本地最著名的学者,荆州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郑玄死后宋忠便是全国文化界公认的头号人物,这样的人刘备如果一怒之下杀了,那他整天挂在嘴上的仁义也就白喊了。刘备生气归生气,但很清楚此时还是逃命要紧,于是赶紧率众撤出樊城。路过襄阳时,有人劝刘备趁曹军未进襄阳之机进攻刘琮,一举将襄阳拿下,但刘备拒绝了。刘备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以及荆州官民南下江陵,依托那里的水军以及丰厚的军用物资再做打算,刘备同意。
刘备刚离开襄阳,曹军就到了。此时,襄阳以北大部分地方都被曹军占领,刘表父子任命的地方官员纷纷投降。本来,曹操可以在襄阳举办一个盛大的受降仪式,此次南征不战而屈人之兵,整个荆州已归自己所有,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了。不过,当曹操听说刘备南下,并且前往的是江陵时,曹操立即改变了主意,他没有在襄阳做任何停留,而是将主力留在襄阳附近,自己亲率一支骑兵劲旅沿着刘备行军的方向追击而去。
曹操率领的这支劲旅约有数千人,别看人数不多,却是当时最强悍的精锐,这就是虎豹骑。虎豹骑并不是小说、民间故事演绎出来的,《三国志》《魏略》等史书均有提及,它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曹纯以及曹家的第二代精英曹真、曹休等在这支部队里都担任过军官,《三国志》曹纯传记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曹操本人很喜欢亲自率领虎豹骑作战,之前,虎豹骑在南皮斩杀过袁绍的儿子袁谭,在白狼山斩杀了乌桓人的传奇首领蹋顿,曹操此次又亲率虎豹骑追击刘备,显示出曹操对刘备南下江陵一事的高度重视。
虎豹骑行军速度很快,此次追击战,史书记载其速度是“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在当时这是行军速度的极限。行军打仗,不能光走路,还要有充足的睡眠、吃饭、休息时间,一天能走8个小时已经相当不错了。将士们戴甲执械,还要还带上辎重,行军的时候还得保持队形,一个小时往往只能走四五里路,一天的行军距离不过三四十里。这是步兵,骑兵的速度快一倍,也就是七八十里。白起在华阳之战时曾率军8天走了800里,算是快的,那是秦代的里,合现在只有六七十里。
不过,超过正常的速度行军是一件危险的事,《孙子兵法》曾指出,带着全部辎重打仗肯定会影响行军速度,但轻装去争利,辎重又会丧失。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军更不可取,强行军100里,三军的将领可能会被俘获,因为一部分健壮的士兵先到了战场,而大部分疲惫的士兵必然落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能如期到达;强行军50里,先头部队的主将必然受挫,因为能先到达的军士一般仅有一半;强行军30里,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如期到达。部队没有辎重不能生存,没有粮食供应不能生存,没有战备物资储备也不能生存。所以,虎豹骑一日一夜行军300里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对于大部队行军来说,这个速度在那个时代几乎很难超越。
所以,曹操此举也有点儿冒险。刘琮虽然要投降,但毕竟还没有完成交接,刘琮还待在襄阳,荆州仍然掌握在他的手中,尤其是襄阳以南的广大地区情况更为复杂。虎豹骑战斗力很强,但也不过数千人,孤军深入,一旦受到围攻,将处于绝地。这绝不是妄猜,还真有人看出来了。刘琮手下有个叫王威的人看到曹操轻军冒进,秘密建议说,曹操认为将军已经投降,刘备逃走,必然松懈无备,现在又轻行单进,如果以奇兵数千在险要处埋伏,定可将曹操擒获。那样一来将军可以威震天下,中原可传檄而定。王威认为这是难遇之机,切不可失去。
王威其人不详,但他的眼光很毒,如果刘琮放手干一把,曹操当年在淯水河畔被张绣打得溃不成军的一幕将重演,刘琮只要敢挑头,刘备、刘琦再加上江陵的水军以及正悄悄向荆州靠近的孙权,大伙一起动手,正好把曹操围在中央,结局很难预料。这种事刘备敢干,吕布敢干,孙策、孙权都敢干,可刘琮绝对不敢。一个生来就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典型的富二代,杀人都手颤,让他拿出赌命的劲头闹上一出,他不敢。
于是,曹操就能放手追击了,接下来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激战长坂坡”。曹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南下,终于在当阳县境内追上了刘备一行。当阳县即今湖北省当阳市,取名当阳指的是荆山之阳,荆山在其西北一带,向东南方向逐渐缓降为丘陵和平原,因而有许多面积很大的山坡,其中一个山坡名叫长坂坡。当年,长坂坡一带长着茂密的树木,其中以栎树为多,所以自古以来此地又被称为栎林长坂。这是一处险地,因为它的东面是汉水,西面是沮水和漳水,北面是山地,有著名的虎牙关,南面是长湖,被堵到这个地方,想逃跑相当吃力。不幸的是,刘备一行正是在这里被曹操亲自率领的虎豹骑追上的,一场激战就此展开。
结果毫无悬念,在虎豹骑面前对手永远别指望奇迹发生。这是刘备和曹操本人第三次在战场上直接交手,第一次是在徐州,第二次在延津,刘备都大败,这一回也不例外,而且情况更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与诸葛亮在赵云、张飞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暂时脱险,刘备为安全起见,不再去西南方向的江陵,而是“斜趋汉津”,也就是向东南方向行军,目标是汉水上的渡口。刘备由樊城南下时,将兵力一分为二,自己和关羽各率领一支,关羽率领的人马沿汉水南下,刘备改往“汉津”,就是要去与关羽会合。
曹操当然不愿意让刘、关二人会合,他可以率领虎豹骑继续追击,让刘备没有喘息之机。然而,曹操没有去追刘备,而是下令向江陵进军。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深秋,天气已慢慢转凉,曹操率虎豹骑赶到江陵,驻守这里的是刘表手下的将领蔡瑁和张允,他们都是“降曹派”,也接到了刘琮投降的命令,所以这里没有发生战斗。曹军的后续部队也源源不断地开来,江陵成了南下曹军的临时基地,曹操决定暂不回襄阳,在此休整。曹操下令仍由蔡瑁、张允统率水军,一来出于对荆州降将们的信任,让他们不要猜疑;二来曹操手下熟悉水军的将领还真不多。刘表的水军经营了多年,有大小船只数千艘,水军主力达3万人以上,如今全部纳入曹军的编制。想起年初在玄武池练习水军的艰辛,面对宽阔的大江和威武不凡的各式舰船,曹操一定会感慨万千。
更让曹操看中的是,江陵储备有大量军粮,这是刘表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江陵扼长江咽喉,过了江就是荆州七郡中的江南四郡,这里面积广大,今湖北省南部、整个湖南省以及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的一部分地区都包含在内,在北方地区长年战乱不断的形势下,这里基本处在和平状态,保证了赋税的征收,由这些地区征集来的粮食,大多被刘表储存在了江陵基地,以备战事所需。现在这些粮食被曹操所拥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曹操更有了底气。
兵法解析
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发动的南下荆州之战,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刘琮投降,曹操追击刘备,取得当阳大捷,之后占领江陵;后一阶段,曹操由江陵率军沿长江东进,与孙刘联军交战于赤壁,曹军大败,之后曹操由赤壁撤退,回守江陵。
曹操在前一阶段为什么一定要取江陵?在后一阶段为什么要撤往江陵?显然,江陵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曹操冒险南下追击刘备,是因为曹操与刘备互为对手多年,深知刘备的发展潜力,所以务必将其斩草除根。可是,当曹操在长坂坡击溃刘备后又放过了眼前的刘备,则说明在曹操心中江陵比刘备更重要。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位于长江边上,春秋战国时是楚国的郢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在汉代,它曾长期作为荆州刺史部的治所,刘表把治所迁往襄阳后,江陵的政治地位才有所下降。江陵位于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刘表虽然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襄阳,但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对江陵苦心经营。刘表花了很大代价建成一支水军,论装备和人员并不亚于江东的水军,只是在作战经验上稍逊一筹,这支水军的基地也在江陵。尤其重要的是,刘备在江陵还建立了强大的后勤基地,储存了由江南各郡调集起来的粮食等物资,以备战时之需。
如果能抢占江陵,就可以获得充足的物资补给,同时拥有这支水军,所以刘备一开始就把下一步攻取目标定在了这里。刘备在荆州经营了七八年,手里也有一支水军,虽然无法和江东水军、江陵水军相提并论,但也有各式战船数百艘,刘备让关羽率领这支水军沿汉水南下,前往夏口与刘琦会合,自己去占领江陵。如果江陵得手,刘备就控制了从江陵到夏口上千里的长江防线,就可以以长江为依托和曹操周旋,甚至打退曹操的进攻也是有可能的。
这就是江陵的重要性所在。所以,听说刘备向江陵方向去了,正在筹备襄阳城入城仪式的曹操吃了一惊,这才立即决定暂时不进襄阳城,迅速南下追击刘备,务必赶在刘备之前占领江陵。之后,在长坂坡双方发生激战,刘备失败后逃往与江陵相反方向的汉水,曹操当时手里只有数千人马,在刘备与江陵之间只得做出一个选择,大概在曹操看来,消灭刘备固然重要,但接收刘表经营多年的后勤基地江陵显得更重要,于是曹操放弃了对刘备的追击,向江陵进军。
曹操南征荆州,想必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自建安初年开始在北方推广屯田,曹操手里积蓄了大量粮食,为南征部队提供了基本的后勤保障。但是,后方的粮食运往前线,要经过长途运输,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说,途中对粮食本身也有很大消耗。古人说“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原因就是运输成本太高了。古代交通条件不好,绝大部分运输靠畜力车和人力车,运输能力有限,加上路途遥远,一路上人吃马嚼,运到前线一斤粮食,途中可能消耗一二十斤粮食甚至更多。西汉时,卫青率七万人远征匈奴,负责后勤辎重运输的人员多达三十万,马匹达到四十万。清朝时年羹尧远征青海,二十多万军队所需的粮草,大部分要从江浙转运至陕西,再长途跋涉送往青海前线,运输粮草的民夫多达百万。
因此,后勤保障成为古代战争中最为掣肘的因素。如果能在前线直接获取粮食,那将是最理想的状况。《孙子兵法》提出“因粮于敌”的思想,认为在前线就地取粮,其效果和效率相当于从后方运粮的数倍、十多倍,按照曹操的计算,在“千里运粮”的情况下,“因粮于敌”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1:20,也就是在前线就地取粮1斤,相当于从后方向前方运粮20斤。
曹操南下荆州,虽然取得了襄阳、樊城等要地,刘备的主力也被消灭大半,但曹操深知,在荆州的对手不仅是刘琮、刘备,还有后面的孙权,未来仍然有更大的仗要打,荆州仍然是主战场。仅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的形势来分析,曹军云集于荆州各地的人马将近20万,这么多的作战部队,每天的粮食消耗是巨大的,在远离北方的情况下,粮食只能主要依赖于就地获取,面对储存有大量粮食的江陵,曹操不得不将几乎唾手可得的刘备暂时放下。
对有功将士的赏赐要及时
兵法原文
孙子曰:
故杀敌者,怒也。
曹操曰:
威怒以致敌。
孙子曰:
取敌之利者,货也。
曹操曰: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孙子曰: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
曹操曰:
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军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
孙子曰:
而更其旌旗。
曹操曰:
与吾同也。
孙子曰:
车杂而乘之。
曹操曰:
不独任也。
孙子曰: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曹操曰:
益己之强。
孙子曰:
故兵贵胜,不贵久。
曹操曰:
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孙子曰: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
将贤则国安也。
原文翻译
孙子说:
士兵奋勇杀敌,是因为他们感到愤怒。
曹操说:
士兵盛怒时可杀敌。
孙子说:
士兵从敌人那里缴获战利品,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财富。
曹操说:
军中没有财物,士卒就不会来;军中没有赏赐,士卒就不会去作战。
孙子说:
在车战中缴获10辆以上战车,要奖赏那些最先缴获战车的人。
曹操说:
在车战中能缴获10辆战车以上的,就赏赐首先缴获战车的人。不说在车战中缴获10辆战车以上的都赏赐,而说赏赐首先得到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要公开明示赏赐那些勇于去夺得战车的士卒。车战的阵法是:5辆战车编为1队,设仆射1人;10辆战车编为1官,设卒1人;战车满10辆,设将吏2人。靠将吏指挥士卒作战,所以特别强调那些首先夺取战车的人,使他们直接得到将吏的赏赐。也有人说,派出自己的10辆以上的战车与敌人作战,只赏赐其中有功的;派出自己的10辆以下的战车与敌人作战,即便其中1辆战车有功,其余战车也都给予赏赐,用以鼓励士卒奋勇作战。
孙子说:
更换车上的旗子。
曹操说:
缴获敌人的战车后,要更换战车上的旗帜,使旗帜统一起来。
孙子说:
让士兵夹杂着乘坐。
曹操说:
让士卒夹杂着乘坐战车,不要让投降的士兵单独乘坐。
孙子说:
善待俘虏,关心他们,这就是所说的在赢得胜利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更为强大。
曹操说:
加强自己的力量。
孙子说:
所以,用兵可贵的是迅速取得胜利,而不是旷日持久。
曹操说:
用兵持久对国家很不利。用兵就像用火一样,如果不能控制,就会烧到自己。
孙子说:
因此,懂得用兵道理的将领,才是百姓命运的掌握者,才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曹操说:
将领贤明,国家就能安定。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官渡之战
战役时间: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交战对手:袁绍
在曹魏众多名将中,于禁曾经是成长最快、最得曹操信赖的将领,虽然他后来也是最让曹操感到伤心的将领,但在之前,曹操对于禁非常欣赏和器重。
于禁早年是破虏将军鲍信的部将,鲍信参加了何进、袁绍谋诛宦官的行动,何进命鲍信回家乡募兵,鲍信在泰山郡募得1000多人,其中就包括于禁。鲍信还是曹操早期事业上最有力的支持者,曹操就任兖州牧后马上与黄巾军交战,仗打得很艰苦,其中最惊险的一战发生在东平国寿张。此战中,为掩护曹操撤退,鲍信拼死力战,最后战死了,时年41岁。曹操极度伤心,鲍信死后连尸首都没有找着,曹操悬赏寻找,仍然没有找到,只能让人用木头刻了一个鲍信的雕像来祭拜。作为鲍信的手下,于禁那时虽然还不是曹操的嫡系,但曹操对于禁很看中。曹操亲自跟于禁交谈,谈完后很高兴,任命于禁为军司马。于禁在作战中很勇敢,善于打恶仗,经常“先登”,也就是在攻城时率先登上城头的人,这样的人不仅勇敢、不怕死,而且必须有过硬的军事素质。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于禁随曹操南征徐州,曹操让他进攻广戚,于禁将其攻克,曹操提拔于禁为陷陈都尉。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于禁又随曹操到濮阳与吕布作战,这一仗双方互有胜负,相持很久,于禁独率一支人马攻破了吕布在城外的两处营垒,还在须昌击败吕布的部将高雅,为最后战胜吕布立下功劳。在追击吕布、张邈的过程中,于禁在曹操指挥下连克寿张、定陶、离狐,将张邈最后的据点雍丘包围,经过数月围城奋战,最后将雍丘攻破,张邈外出求援时被杀,张邈的弟弟张超战死。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春天,曹操亲率主力从兖州刺史部出发向西运动,打算迎接正在返回洛阳的汉献帝及朝廷,人马必须路过豫州刺史部的陈国,该地为袁术所控制,曹操指挥于禁等人将袁术的人马击溃,袁术任命的陈国相袁嗣投降。曹操率军继续西进,进入豫州刺史部的汝南郡和颍川郡,这两个郡都是天下知名的大郡,但当时都在黄巾军余部的控制之下,他们的主要头领有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曹操命于禁指挥“青州兵”与这部分黄巾军作战。“青州兵”出自黄巾军余部,所以很了解对手,于禁的行动进展很顺利,黄邵曾想出奇制胜,要夜袭曹操的大营,于禁早有防备,率麾下人马将黄邵击破,斩杀了刘辟和黄邵,何仪等人率众投降,汝南郡和颍川郡被曹操占领。因为战功卓著,于禁被曹操提升为平虏校尉。
汉献帝建安二年(197),于禁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不战而降,但不久又突然反叛,偷袭曹操大营,曹操应对不及,只得一路逃命,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心爱将领典韦都在此战中身亡。曹操退到了舞阴,于禁率数百人负责为曹军主力断后,他们且战且退,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敌人见无法继续扩大战果,慢慢退去。于禁下令整顿人马,敲着战鼓回师。
附近的各支曹军纷纷抄小道赶来救驾,路上拥挤无序,狼狈不堪。于禁走在半道上,遇到10多个伤兵,一个个赤身裸体,惨不忍睹。于禁很奇怪,问他们怎么了,这些人哭着说是“青州兵”趁乱打劫。于禁听完大怒,下令追讨这支“青州兵”,追上之后把他们教训了一顿,之后于禁指挥本部人马安下营垒,防备敌军再来。这时,手下人劝于禁,不应该先忙安营扎寨的事,应该先到曹公那里报告情况,防备那些“青州兵”恶人先告状,于禁不以为然,认为现在敌人在后,很快就会追到这里来,不做好准备何以迎敌?“青州兵”果然抢先跑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也果然没听信他们。曹操后来见到于禁,听完汇报很高兴,称赞于禁有古代名将的风采。曹操依据于禁前后立下的功劳,上表天子封于禁为益寿亭侯,此时曹军的将领被封侯的还只是少数人。汉献帝建安三年(198),于禁随曹操再征张绣,在穰县打了胜仗。同年,于禁参加了东征吕布之战,将吕布的人马一路击破,最后将下邳包围,生擒了吕布。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爆发。当时袁绍兵力更强,于禁主动请缨作为先锋,曹操给他2000人马防守战略要地延津。这时,刘备在徐州突然反叛,曹操不得不临时抽身东征刘备,袁绍趁机急攻延津,但由于于禁防守严密,袁绍未能得逞。于禁随后与乐进率5000步骑发起反攻,击破袁军多处营垒,从延津到汲县、获嘉的沿黄河一线共焚毁袁军营垒30多处,斩首及俘虏敌人各有数千人,招降了袁绍的部将何茂、王摩等20多人,取得赫赫战绩。曹操随后命于禁领兵进驻原武,攻击附近由袁军控制的黄河渡口杜氏津,于禁将其攻破,曹操临阵提升于禁为裨将军。
完成任务后于禁回到官渡,曹军与袁军在此展开百日苦战,双方各起土山相对,袁军在土山上向曹营射箭,曹军士卒死伤很多,军中恐惧。为鼓舞士气,于禁亲自登上土山督战,最终将袁军击退。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论功行赏,对于其他将领的升迁奖赏,大家意见较为一致,但涉及于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原因是官渡之战前两年于禁刚刚升为校尉,官渡之战进行期间于禁升为裨将军,已经属于破格提拔了,这才过去几个月,如果再升于禁的军职,升得有些太快,不如等于禁再立一些战功,到那时升迁也不迟。
但曹操并不这样看,曹操认为于禁的战功实在太多,对于这样的将领,就应该依据战功进行提拔,而且这样的奖赏和提拔不能拖,应该立即兑现。于是,曹操又升于禁一级,提拔其为偏将军。于禁出身行伍,参加曹操阵营相对较晚,他担任司马时曹军许多将领已是都尉、校尉,于禁的起点明显偏低。但由于于禁作战勇猛,善打硬仗、险仗,且战无不胜,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官渡之战前后于禁“连升三级”,迅速成为一名偏将军,与乐进、张辽、张郃、徐晃等名将同级或略高。
兵法解析
要调动起将士们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在秦汉之际,这套军中的激励机制集中体现为军功爵制。在此之前,军事将领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拔,战场上的军功也都集中在贵族名下,普通士兵无论立下多大功劳也不会改变自身地位,这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自战国时代起,各国先后变法,其中一项就是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世袭体制,建立与军功直接挂钩的新爵禄制。
这套被广泛采用的军功爵制,最大特点是“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以秦国军功爵制为例,其规定:凡斩敌人一颗首级,即可获得爵位一级以及相应的田宅等物质奖赏,斩杀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也越高,奖赏也越多。按照秦律,军功爵位共分为二十级,从一级公士到二十级彻侯,可逐渐升迁,上升空间很大。秦律还规定,在攻夺敌人围邑时如斩杀敌人八千名以上,在野战时如斩杀敌人二千名以上,均属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队,每一名将士都有赏赐。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认为人的天性是逐利的,所谓“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也”。虽然诸子百家和统治者无不提倡重义轻利,《论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连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也说“正其义不谋其利”,但道德的高标无法掩盖人性的现实,在现实中重利轻义的人是有的,他们被称为君子,但社会上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人因为自私所以才有了理想,在一个人人利他的社会里理想也就消失了。在《平准书》中,司马迁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不能回避欲望、利益,享受、逐利是人的本性,不用学习即人人拥有且无法抑制,“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自出”。既然逐利是客观的,那么就应当鼓励致富,前提是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来实现。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军人渴望军职升迁,这是人之常情,应该承认这样的需求并加以引导和鼓励,办法就是建立军功升迁制度,使军功成为军人获取军职升迁的重要途径。曹操30岁之前即投身军旅,一开始就担任了骑都尉这样的高级军职,在带兵打仗过程中,对军中的情况非常了解,洞悉将士们的需求和心理,他提出“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为此建立了细致而严格的军功考评制度,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虽然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从《曹操集》中收录的一些军令以及曹操一生用人的做法来看,这些制度不仅存在,而且较为科学合理,做到了“论功行赏”。
从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中,可以看到曹军所施行的激励机制是多么细化。曹操特别强调,夺取敌人的战车,要赏赐首先缴获的人,派出自己10辆以下的战车与敌人作战,即便其中1辆战车有功,其余战车也都给予赏赐。类似的制度在曹军之中应该还有很多,制度越是细化,越容易操作和兑现,也就越能调动起将士们的积极性。
对于激励机制,还要强调兑现的及时性。有一句话叫作“激励不及时,等于没激励”,一个好的激励方案也许是从“画饼”阶段开始的,在没有兑现之前,大家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甚至会产生一些疑问,而当第一次兑现后,大家就会感受到这个激励方案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思考自己是否可以触及,并且需要付出多大努力,这个时候,激励方案就产生效力了。
当成员完成目标时,应立刻给予认可和兑现,以显示激励方案的诚意,在此过程中,兑现时间拖得越长,成员的兴奋点就会随时间流逝而降得越来越低,意味着激励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激励不及时还会影响成员对集体的忠诚度,削弱集体的凝聚力。所以,对一个团体或团队而言,激励机制不仅要建立起来,还要认真执行,更要把握最佳的激励时效,做到及时激励和兑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