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问题
上述以分类形式评述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实际上,这些理论和条件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条件与条件之间还存在各种相互关系问题,还存在欧元区的进入条件是否最优的问题、欧盟在组建欧元区时为各国所设的条件是否严格按照《马约》条件执行的问题等。
一 最优货币区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前面的评述,我们不难得出,最优货币区条件之间存在各种相互关系,包括理论条件之间的替代性、交叉性,理论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条件的争议之处。
(一)理论条件的替代性和交叉性
最优货币区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和相互交叉关系。满足了一个条件后,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另外一个条件,这种替代性和交叉性使得在运用最优货币区条件进行评判时,可能存在重复评估的情况。如名义工资弹性条件(要素可流动性)、资本的可流动性条件和劳动力流动条件都是评判在遇到不对称冲击时,经济是否会自动恢复均衡的条件;金融一体化条件和财政转移支付条件,均是衡量一项政策的实施对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的成员国的熨平作用的条件;经济开放程度条件和产品多样化条件均是衡量各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密切程度的条件。由于或大或小的替代性的存在,在作分析时就不可过分强调某一个条件的重要性,而要在考虑到这种替代性后,再做出综合权衡和判断。
(二)理论条件的因果关系
经济开放程度条件和产品多样化条件除具有一定的替代和交叉性以外,这两个条件的改善还使得各成员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经济会逐渐趋同,在遭受外来冲击时,很大程度上面临的是对称性冲击。因此,经济开放程度条件和产品多样化条件与冲击的对称性条件之间实际上存在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原因,而后者则是前者发展的结果。类似的,通货膨胀率趋同、要素的可流动性等条件与冲击的对称性条件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因果关系。
(三)理论条件的相互冲突
最优货币区的各种理论条件之间除存在相互关系外,学者们对一部分条件及其应用结果还有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关于产品多样化程度的争论
产品多样化程度在货币同盟形成后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是理论界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Krugman(1993)[47]认为货币同盟形成后,分工的专业化可能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地区实现产业集聚。这种集聚加大了各国面临不对称冲击的可能性,增大了货币同盟的成本,进而对组建欧元区发出警告。Frankel和Rose(2000)等认为货币同盟形成后,各成员国产品多样化程度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一,看成员国在货币同盟形成后所增大的区域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还是产业间贸易,如果是产业内贸易,成员国产品的多样化程度就不会减小,因而不对称冲击不会增大。第二,货币同盟带来的产业集中,是在国家边界内还是属于跨国情况,如果属于跨国情况,国家间的不对称冲击就很有可能不会增大。就目前欧元区的走向和多数研究人员的观点来看,多数人认为Frankel等的观点更科学。
2.关于区域冲击异同的争论
在冲击对称性的具体运用方面,学者们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Hwee Kwan Chow和Yoonbai Kim(2003)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影响东南亚国家产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面临的冲击不同,从而不适宜组建货币区;而影响欧元区国家产出的主要原因则是来自区域性的冲击。以下学者则得出了与他们相反的结论。Boris Hofmann和Hermann Remsperger(2005)得出,导致欧元区通货膨胀差异的原因在于各成员国所遭受的经济冲击不同。Ying Huang和Feng Guo(2006)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包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可以首先组建货币区。
二 理论条件的内生性问题
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内生性是指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检验最优货币区的条件本身可以通过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按照Frankel和Rose(1996,1997)[48]的说法,就是检验最优货币区条件的事前条件(ex-ante)可以通过组建货币区后得到事后(ex-post)满足。Frankel和Rose之后,Fidrmuc(2001)[49]细化了对内生性条件的实证探讨。具体而言,开放程度、金融一体化、经济冲击对称性、要素可流动性和通货膨胀相似性等条件都可能存在内生性。
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之间存在替代性和交叉性、因果关系、互相矛盾以及内生性等问题,使得如何运用条件探讨货币一体化问题更加复杂化。但各种条件的内生性问题的发现,也使得在组建货币区之前各成员国对于条件的满足不再苛刻。在充分考虑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各国如果在政治上能够互相沟通,在经济利益上能够互相妥协,就能组建货币区。因此,如果忽视条件之间的各种关系,而单纯从事前各国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某些条件作评判和下结论,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鉴于以上所述各最优条件的相互关系问题,本书在后面的实证研究中不使用经济冲击检验,使用工资弹性代替劳动力要素流动,采用金融一体化条件而不采用财政转移支付条件,采用经济开放程度条件而不采用产品多样化条件。
三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马约》条件的偏差
任何理论都是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实践能够检验理论,理论在现实实践中得到不断修正,日臻完善,货币一体化理论也不例外。
(一)《马约》条件与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围绕最优货币区理论,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条件。这些趋同条件有的无法进行科学衡量,如成本收益;有的不能定量分析,如政治一体化;有的虽可分析但无法确定界限,如开放程度。欧盟在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并没有照抄照搬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而是提出了针对欧盟各国国情的《马约》条件。《马约》条件可归纳为三大趋同,即利率趋同、通货膨胀率趋同和预算(债务率和赤字率)趋同。正是运用三大趋同条件,欧盟在1999年圈定了11个入围国家组建欧元区[50],至2010年欧元区成员已达15个。
(二)欧元区与最优货币区
关于欧元区是否是最优货币区的问题,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其所采取的条件,欧盟的入围条件是《马约》条件,而《马约》条件虽然与最优货币区理论有密切联系,但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仍有不同。其次是对《马约》条件的满足情况,欧盟的入围国家是否均满足了《马约》条件?事实并非如此,欧元区各国只是在1999年最接近《马约》的三大趋同条件,很多国家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均未严格达到趋同。因此,严格地讲,欧元区并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虽然欧元区并不是理论上的最优货币区,但其诞生是成功的,它的诞生使得欧洲的地位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得到了提高。
虽然欧元区并非理论上的最优货币区,但是欧盟在《马约》条件下毕竟走向了联合道路,使得其实力大大增强。因此,各国在衡量是否适宜组建货币区时,不能囿于现有的最优货币区条件,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东亚而言,在追求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走有特色的东亚货币一体化道路,筛选和制定出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进入条件,为东亚早日走上货币一体化道路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