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智库评价报告(2020年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2019年中国教育智库评价与排名

(一)评价指标

在《中国教育智库评价SFAI研究报告(2019年版)》的数据采集过程中,项目组对指标数据的采集有以下几点反馈:(1)教育智库普遍在起步发展阶段,相较于其他经济智库、政治智库的成熟度而言,教育智库在组织架构及投入保障方面明显还不够完善;(2)绝大部分教育智库不是实体化运营,所以在经费投入、体制建设等方面依赖于母体机构;(3)很多教育智库的日常工作多与母体机构重叠,很难分辨两者的差异;(4)部分自主填报数据无法核实真伪,使得第三方评估者无法辨别。以上种种,迫使项目组一是改进数据采集办法,二是调整部分指标体系,尽可能设置较为容易采集到数据的指标。指标调整后,我们与前一次研究相同,采取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重新测算。同时,我们还增加了参考指标,即智库成立时间。智库成立时间的长短对智库的活跃度、影响力、成果各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表1 中国教育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程序

1.完善教育智库备选池

从2019年5月起,项目组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南京大学CTTI数据平台、《中国智库名录2016》等多方机构的入选智库,以及搜寻各省市活跃度较高的教育智库,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教育智库和全国范围的教科院所,不断扩大教育智库备选池。在经过项目组反复研讨后,将本次教育智库的备选池范围扩大至103家。

2.进行部分教育智库的调研

此项工作自2019年年初开始展开,时间跨度为全年。项目组对上年度入选的智库及进入备选池的相关智库进行走访调研,形式既有实地调研访谈,也有借助集中会议调查访谈。由于项目组人员有限,全年共计走访调研相关教育智库23家。事实上,在智库实地调研这一方面,项目组认为其他智库评价体系采取的网络填报、问卷填报等方法,存在一定的数据不真实性,鉴于教育智库评价的整体体量较小,项目组拟于2020年进一步推进实地调研,力争跑遍遴选的教育智库。

3.开展调查遴选工作

2019年8月—10月,项目组对原有CETTE平台进行改建完善,简化了输入流程。同时由南京晓庄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组建维护团队,采取网络爬虫技术对各教育智库在2019年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这其中既包括国内外相关网站中各教育智库的新闻报道,也包括中国知网中各智库的期刊论文发表及被引率等,还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等网站公布的课题数量等。最终项目组经过人工遴选,对各智库的数据汇总整理,输入CETTE数据库并计算加权得分。随后,项目组结合数据,借助多轮主观评价的方法,将主客观评价相结合,对中国活跃的教育智库进行打分和排名。

图1 中国教育智库评估平台登录界面

4.发布并进一步完善

2019年11月9日,项目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2019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上发布《中国教育智库评价报告(2019)》简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项目组在会后根据各方反馈,通过电话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进一步搜集相关教育智库的具体信息,不断完善数据库遴选智库的各项数据。

5.专家评议

项目组基于以上成果,在南京、武汉、北京召开三次教育智库专家评议会,以及多轮次小范围的意见征询会,对教育智库的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三)评价结果

项目组通过数据搜集整理、专家评价分析相结合的主客观评价法,遴选出2019年中国教育智库评价(CETTE)榜单。结果如下:

1.核心教育智库

表2 入选CETTE核心教育智库(政府直属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3 入选CETTE核心教育智库(地方教科院所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4 入选CETTE核心教育智库(国际共建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5 入选CETTE核心教育智库(双一流高校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6 入选CETTE核心教育智库(其他高校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7 入选CETTE核心教育智库(社会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2.来源教育智库

表8 入选CETTE来源教育智库(地方教科院所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9 入选CETTE来源教育智库(双一流高校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续表

表10 入选CETTE来源教育智库(其他高校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表11 入选CETTE来源教育智库(社会类)(按教育智库名称拼音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四)影响力分项评价

上年度报告中的指标体系权重测算中,影响力指标达到了0.4778,本次指标体系略加调整后,影响力指标权重测算为0.4832,再次证明了智库归根到底发挥作用和价值还是体现在影响力方面。为此,本次评价过程中,我们结合数据分析和专家打分,从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成果影响力三方面对当前中国教育智库进行了梳理。之所以没有考虑评估国际影响力这一点,是因为当前我国教育智库还普遍没有发挥好“公共外交”这一职能,少有教育智库走出去的实例。另外增加了成果影响力,从一级指标“成果指标”中“学术成果”方面提取数据,之所以这么考虑,是因为长期的研究成果发布传播,也会形成学术界对某一教育问题的关注,最终成为决策形成的幕后推手。具体的评价结果如下:

1.决策影响力

表12 决策影响力排名

2.社会影响力

表13 社会影响力排名

3.成果影响力

表14 成果影响力排名

(五)评价结果分析

1.教育智库地域分析

此次中国教育智库评估平台(CETTE)遴选入库的教育智库共计74家,遍布国内北京、上海、湖北、江苏、浙江、广东、陕西、重庆等20个省市。从数量上来看,北京、湖北、上海、江苏分列前四位,这也与这四个省市的科教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北京以20家教育智库入选遥遥领先,这也体现了北京的教育中心地位,也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育智库逐步细化分类有密切关系;湖北以9家教育智库次之,主要因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院在华中区域的引导作用,推动这一区域在教育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海、江苏两地本就是教育强省(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教育智库的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江苏省在省委宣传部的引导下,各方面智库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

图2 中国教育智库地域分析

但统计显示,依然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智库。在本次调研过程中,项目组反复对一些省份进行检索,但依然找不出有代表性的教育智库,故本次遴选过程中,除去港澳台地区外,还有11个省市没有教育智库入选。这其中既有去年入选智库由于整年未能开展有效工作,成为“挂名智库”后的剔除,也有相关省市根本无法遴选出活跃智库。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这既与当地科教资源的缺乏有关,也可能与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对智库学习理解的程度有关。中西部地区教育智库的缺失,导致教育政策研究者无法有效参与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会在未来进一步桎梏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家政策导向需要进一步改善提升的重要区域。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引导中西部地区教科院所向教育智库转向,同时扶持各区域高校教育智库主动参与区域治理,将会是一个长足的生长点。

2.教育智库类型分析

从教育智库的类型来看,高校智库仍然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统计中,高校教育智库包括了国际共建教育智库、双一流高校教育智库和其他高校教育智库,共有52所,占入选智库总数的70%。而在这其中,双一流高校教育智库拥有更多的渠道报送途径,所以毫无疑问成了教育智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地方教科院所的转型过程依然艰难。传统意义的教科院所侧重于关注课程、教学等微观具体事宜,很少会关心区域教育改革等重大教育战略问题。调研显示,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重庆等教育资源较为发达的省市教科院所已经形成了教科研与教育宏观决策双轮驱动的态势,但其他地方教科院所依然还在传统研究领域开展工作。社会教育智库依然成长乏力,这与政治、经济领域社会智库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国际共建教育智库,作为本研究报告中重要分类项,其活跃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国际资源。

图3 中国教育智库类型分析

在这一分类中,其他高校教育智库这一类别占到了26%,项目组认为这一类别教育智库将会成为推动地方教育治理的重要动力。这一类别的高校教育智库不同于双一流高校教育智库,他们的着眼点更聚焦于本地的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改革推进。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稳步推进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而各地市要落实、研究、做好做实,需要倚靠的只能是各地市区域范围以内的教育智库。所以,今后这一类别智库也会成为教育智库快速增长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