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经假经
昆仑八十三年 二月
方丈院的议堂正中放着十三个蒲团,十三个蒲团上各坐着一名僧人。
正中那名僧人身披红色袈裟,松骨鹤姿,白眉低垂,慈目半阖,正是少林寺方丈觉生。
他面前左右两侧各坐着穿黄色袈裟的僧人六名。左首依序是文殊院首座觉云、观音院首座觉观、正见堂住持觉明、正定堂住持觉广、正语堂住持觉如、正念堂住持觉闻。
右手首座第一人,身材高大,胸挺腰直,脸上棱角分明,眼神锐利威严,像是一把停在眉间的利剑,就算没有威胁也足以让人坐卧不安,更时时警惕,只要稍有冒犯就会被戳得头破血流。他便是当今俗僧第一人,普贤院首座觉空。
右首第二人脸圆体宽,身材肥胖,满脸油光,年纪也是最长。他是地藏院首座子德,也是现今少林寺仅存少数的子字辈僧人之一。接下来三个分别是正业堂住持觉见,正命堂住持觉寂,正进堂住持觉慈。最末一位年约四十有余,是所有人当中最年轻的,法号了证,乃是正思堂住持,也是这里唯一一个了字辈僧人。
这十三人在议堂中,一时却是鸦雀无声,各有所思。良久,觉生方丈道:“众人有什么想法?”
“我以为,俗僧改名,万万不可。”觉空说话时仍是腰杆笔直,双手抚膝,威仪有度,若只以外表看,俨然更有一派之主的威严。
他接着道:“这是分别心。”
“觉空首座言重了。”说话的是观音院首座觉观。观音院主掌少林寺内外政务,分为主内的正语堂与主外的正念堂。四院八堂中,觉观可说是最厌恶俗僧的一个,往往以各种名目刁难俗僧。他手段狡猾,下手狠辣,往往一刀见血,受害的人却又对他无可奈何。俗僧对他既恨又怕,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窝里刀”。这一回四院共议,便是由觉观与正语堂住持觉如合议发起,旨在要求俗僧改名。
这把“窝里刀”接著道:“正俗分名是为便于管理。少林寺本是清修之地,但这些年来事务繁杂,多扰修行,全赖俗僧协助打理,俗僧之功不可抹灭。便说普贤院,上下井井有序,全仰仗觉空首座劳心费力。”
觉空淡淡道:“这些虚词,觉观首座便省下吧。”
觉观道:“三个月前,了真到浙江公办,夜宿娼馆,把身上盘缠输光,被丐帮的人抓了,派人押回家中取款。两个月前,本刚在陕西打架闹事,被华山派割了鼻子送回。这两件案子普贤院都是轻判了事,追根究底,两人本为俗僧。本刚年轻气盛,逞血气之勇,了真好色爱赌,这原也不是大事,他们对寺内贡献心力,既无心于佛,又何必强加苛求?犯规者照章论处便是。然而出了寺外,可有人会问,了真你是正僧俗僧,本刚你是正僧俗僧?”
“不守清规,何止俗僧。”觉空道,“了心至今未回,又有人问他是正是俗?”
觉观道:“清规是正僧守的,戒律也是正僧守的,俗僧只要不犯规矩即可。早晚经课,又有谁对俗僧计较了?除了少林,哪间正信寺内有正俗之分?反倒是少林僧众,不守清规的多了。”
觉空道:“寺内纷扰起于正俗之分,觉观首座不思如何化解,反倒要在名字上分出差别,岂不让矛盾愈演愈烈?”
觉观道:“二十年前,彭老丐封刀退隐,我到江西祝贺,与他叙旧时,你猜他怎么说?”他看着觉空道,“他说这年头,群芳楼开门见了和尚,都不知是来嫖妓还是来化缘的。少林寺在江湖上是九大家,于佛面前不过弟子。这十年来,寺内违反清规者,十僧九俗,少林寺为佛门重地,怎能任由弟子侮辱三宝?”
觉空道:“天下僧人众多,又怎知都是出自少林?”即便“窝里刀”口出讥嘲,这位俗僧领袖仍是一派威严,语气不失稳重气度,“衡山、唐门,九大家辖下又岂无其他僧人门派?”
“其他地方的僧侣反倒比我少林的庄重多了。”觉观道,“我提此案也不繁琐,只要现今俗僧及其弟子都在法号前安个‘随’字,代表随俗僧众即可。例如敝院正念堂住持原本法号觉闻,就改随觉闻。此后俗僧弟子不依‘了、本、原、可、悟’行辈排序,改以‘受想行识,一念如梦’八字排序,外人听了自然知道是俗僧,也不追究清规。”
“为何是俗僧改名?”说话的是一名肩宽体胖的中年僧人,虽比觉空矮了些,仍属高大,看得出僧衣下的结实肌肉。相形之下,他的一颗小头虽然端正,安插在这躯体上仍显滑稽。他是正命堂住持觉寂,也是俗僧之一,是觉空得力的左右手,性格勇悍。由于这性格与这颗不符壮硕身材的小头,得了个“锦毛狮”的外号。
“正俗混杂五十年,共享行辈排序都没问题,观音院一纸命令就要让众僧人改名?未免霸道了些。”“锦毛狮”觉寂的声音响亮,话语中更有不满之意。
始终保持微笑的是正语堂住持觉如。他主掌寺内各项规章,平素总是嘻嘻笑着,寺内都叫他“笑口弥陀”。他平素待人谦和,长袖善舞,属下犯错往往微笑指正,不会轻易疾言厉色。
只听这“笑口弥陀”觉如说道:“要让正僧改名也无妨,只要在正僧法号前上个‘释’字即可。至于法号,也仅为区别之用,正僧俗僧同为寺中弟子,今后待遇身份亦无区别。”
“没有区别,却有分别。”说话的是观音院正念堂的觉闻住持,他是俗僧当中最为潜心佛法的一个。只听他道:“即便只是在僧衣上多绣一条红线,也是分别。分别心岂非修行障碍?”不同于两位首座的针锋相对,也与觉观的咄咄逼人不同,他说起这话语气十分平和,甚至有几分忧心之感。
觉闻年少时便诚心向佛,却不料一时误投,拜了俗僧为师,此后便被归入俗僧一派。一般人处在这尴尬境地,多半两面为难,但他性格温和,办事任劳任怨,谨慎仔细,又兼具才干,能察言观色,分剖时事,竟步步高升,成了觉空首座的得力助手,一路当上正念堂住持,负责少林寺与九大家往来政务。
正语堂与正念堂均属观音院所辖,觉闻与觉如向来不合,也是众所周知。
突然,一个轻微鼾声响起,在大殿中听得格外分明。觉生看向地藏院首座子德。子德身材肥胖,足足有两百余斤。地藏院负责各类生活用度、采买营建、预算花用,相当于别家的帐房、财务、庶务一类。子德花了四十年时间,靠着勤奋努力精打细算为寺内省了不少银两,方才在地藏院中挣得一席之地。直到六十余岁,他才成为地藏院首座,这还是觉空一力保荐之故。
他出家前本是河南首富,据说纳了五房妾,儿女成群,新进的一个还是几年前娶的,这事也众人皆知。若说最能代表俗僧能俗到怎样的程度,子德可说是表率,若比他还过,那便踏在触犯戒律的边缘了。
众人见子德睡着,都皱起眉头。坐在正对面的觉观首座忽地大声喊道:“子德师叔快逃,觉空首座来啦!”
子德猛地惊醒,跳起身来,嚷道:“哪?觉空首座在哪?”
“本座在这!”觉空冷冷道。子德这才惊觉被觉观捉弄,恼着一张圆滚滚的老脸坐下。他虽长觉观一辈,但无威严,不敢斥责,正恼怒这把“窝里刀”,又听方丈觉生问道:“关于俗僧易名之事,你怎么看?”
子德不辨状况,忙道:“觉空师侄说得对,觉空师侄说得对,我跟他所见略同。”
觉见问道:“觉空首座是赞成还是反对,子德师叔知道吗?”
子德一愣,忙道:“知道,知道。”
他说知道,但看他神情,只怕会议开始不久后便睡着了。
隶属地藏院的正进堂住持——外号“铁公鸡”的觉慈忙替子德掩护:“我与子德师叔相同,都认为易名不妥。”
至此,俗僧之首觉空、“锦毛狮”觉寂、儿孙成群的子德、诚心向佛的觉闻以及“铁公鸡”觉慈五名俗僧俱已表态否定。而七名正僧当中,除了观音院的首座——觉观与他的得力助手“笑口弥陀”觉如两人,其余人均未发言。
觉生方丈转头问道:“觉云首座以为如何?”
觉云是文殊院首座,地位之尊仅次于方丈,是以方丈先问了他。少林寺以佛法建派,境内泰半信仰佛教,文殊院负责收藏典籍,传授武学佛法,以及安排少林寺辖内各项重要法事,入堂僧人均为正僧,以对武学佛法有钻研者优先。觉云虽不擅俗务,但精修佛法,他对俗僧的态度虽不像觉观那般激进厌恶,但也觉僧人不奉三宝,古怪离奇。
只听觉云道:“正俗有别,修行人的规矩窃以为无须用在俗僧身上。各尊各法,各自修行便是。”
觉空冷冷道:“既然如此,让俗僧一脉都还了俗便是,俗家弟子一样能为少林出力。”
隶属文殊院的正定堂住持觉广道:“俗家弟子出了家,又该如何?”
觉空道:“不如问问,僧便僧,为何要分正俗?修行本是随心随性随缘,倒弄得唯有正僧方能修行似的。”
这觉广住持外号“拔舌菩萨”,虽是修行人,说话最是尖酸刻薄,当下道:“如果一心向佛,少林寺自是广纳有缘人。可俗僧中多少人是为佛而来,觉空首座难道心里没底?”
觉空道:“那何不将俗僧一并驱逐了?少嵩之争殷鉴不远,觉广住持便要重蹈覆辙?”
正僧俗僧这个难题,起于少林寺的规矩。昆仑共议后,少林寺休养生息,随着规模扩展,寺内事务渐趋繁杂。寺规唯有僧人方能入堂,然僧众既已出家,一心向佛,于江湖斗争和照拂百姓之事上便少了心力与能力。当时少林辖下各派门多有斗争,少林难以遏止,边界上也与华山就“孤坟地”所属争执不休,然少林以第一大门派之尊,对华山竟是屡屡忍气吞声,直至少嵩之争。
嵩山本是大派,经过几十年根基厚植,论势力已不在九大家之一的华山之下,自然不甘臣服于少林。初时,嵩山改名嵩阳派只是引线,之后遂成少嵩之争。
没成想,一场少嵩之争,竟险险把少林打入绝境。寺僧不善算计与世无争的谦冲性格让战事屡现险境。直到嵩山兵围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几乎就要灭亡于此役。
值此临危之际,解救少林的是以张秋池为首的五名俗家弟子。然而碍于“非僧不得入堂”的规矩,这五名俗家弟子只得剃度入堂。张秋池外号“铁笔画潮”,文武双全,他为少林策划筹谋,少林根底原较嵩山深厚,不多久便逆转了战局。嵩山举派迁至山东,从此不谈改名之事,与少林的关系也渐趋微妙。
这五名僧人便是俗僧之始。此后,少林对于僧人的要求不再仅止于以往基于宗教上的信仰,而多了基于实务上的需要,这便是俗僧。子德精于商务,便成了地藏院的首座;觉闻善于交际,又能分辨武林局势,长袖善舞,执掌正念堂恰到好处。
俗僧既是为处理俗务而来,便未必忠于信仰,初时还严守戒律,经过五十年变革,渐渐地,正俗之别也就出来了。如今,正僧收的弟子才是正僧,俗僧收的弟子便是俗僧。
觉空提议让俗僧还俗的说法终究不可行的根本原因,仍出在“非僧不可入堂”的规矩。在少林寺要往上爬,不必说到四院首座、八堂住持这高度,便是一般堂僧也非得剃度不可。那么,就算让所有俗僧还俗,要入堂还不是得剃度?不入堂又如何处办公务?如果让俗家弟子掌管四院八堂,那偌大的少林寺全落在俗家弟子身上,还称得上“寺”吗?
这般正俗之争,原本还是暗流,因为了心的失踪,正式浮上了台面。
当下七名正僧之中,地位尊隆的觉云首座与“拔舌菩萨”觉广的意见似也赞同俗僧改名,尚未发表意见的只剩正见堂的觉明、正业堂的觉见与正思堂的了证。
觉生方丈望向觉明,觉明道:“且听听觉见师兄的看法。”
觉明外号“片叶不沾”,就算有想法,也得先看看风向局势。他率先问起觉见,觉见与觉空的矛盾大家都知道,这两人虽分属上下级,争执却没少过,稍远点的是了心失踪一案,近些的,便是傅颖聪之死与本月的癫狂。
只听觉见沉吟半晌,缓缓道:“贫僧以为,俗僧改名,犹需深思。”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吃了一惊。正业堂主掌刑罚,十个违反戒律的僧人,九个是俗僧,若说四院八堂里除了觉观谁最厌恶俗僧,那便是掌管戒律的觉见了,谁想他此刻却站到俗僧那边去了?
实则觉见内心犹豫,是出自现实的考虑。比起文殊院三僧的与世无争,他更是个务实的僧人。此时提出俗僧改名,实为正俗之争火上加油。
觉见接着道:“众人皆是少林弟子,一心为少林出力,在名号上给了差别,俗僧便以为身份矮了一截,如此更无益于消弥正俗之争。”
“窝里刀”觉观道:“若要无分别,那俗僧遵守戒律当如正僧一般。寺内是僧,离寺是俗,不伦不类!”
他说这话时目光朝向子德,子德首座只是不住点头,却是又打起瞌睡来了。
那“片叶不沾”觉明也道:“同为佛弟子,何分正俗?既然修行是随缘随喜,俗僧是俗是僧,又有何妨?消弥这当中歧见才是首要。至于名号,不过名相,何必深究?”他看觉见力排众议成为第一个反对的正僧,当下便无顾虑。他反对改名,却不是因为务实,而是确实认为俗僧易名有违佛家平等宗旨。
觉观仍不死心,继续道:“要随缘随喜,多的是修行法门。僧是三宝之一,僧宝需要恪尊戒律,如实修行,岂容混杂玷辱?”
觉空冷冷道:“觉观首座这番话,是说俗僧玷污了少林寺?”
觉观道:“若真心修行,自不在此列。话又说回来,名是虚相,修行者又何必在乎区区法号?”
觉空道:“口说不需在意法号,却又提议俗僧易名,觉观首座的发言不觉自相矛盾吗?”
觉观道:“易名是对外以区别正僧俗僧,修行是自走自路,并不违背。难道没了法号,俗僧就不会修行了?”
两人针锋相对,觉生方丈见话题渐僵,说道:“此事甚为紧要,贫僧希望诸位细加思索。再过一个月便是佛诞,杂事繁琐,届时前来少林寺的信徒众多,大家需仔细努力。”
众人双手合十道:“谨尊方丈法旨。”
觉生方丈正要起身,见着最末位的了证,这才想起他没发言,问道:“了证住持有什么想法?”
了证当上正思堂住持不久,在众人当中辈份最低,资历最浅。地藏院是四院之末,正思堂是八堂居尾,他对着其他首座住持都得唯唯诺诺,因此寺内新给他取个绰号叫“馒头”,嘲笑他任人揉捏。这四院共议,竟连让他发言都忘记了。
他正要说话,只听“窝里刀”觉观冷冷道:“这里头有七个反对,他说什么要紧吗?”
“馒头”只得吞了吞口水,双手合十,恭敬道:“贫僧暂无想法。”
※ ※ ※
四月初八,是释迦摩尼诞辰,又称“佛宝节”,是少林寺一年中最大的节庆。这也是少林寺少数向一般民众开放的一天。说是开放,也仅止于门口的驰道,允民众对着寺门遥遥拜祭。
佛诞时,最热闹的地方还是佛都。
四月初三开始,一连七天,佛都将搭建法场,迎接少林寺收藏供奉的金佛、佛骨、七彩舍利等供人礼敬,接受信徒浴佛、献花、献果、供僧,四方朝圣者络绎不绝。同时更开七处法会,请文殊院经僧讲经说课,听众当中亦不乏武林各门派要人。
这段时日文殊院负责讲经说课,与信徒酬答,普贤院维持治安,巡守寺宝,观音院接待内外贵宾,地藏院搭建各式法会及分配用度,整个三月可说是少林寺上下最繁忙辛苦的一个月。
唯有一个人最是清闲——藏经阁的注记僧了净。
注记僧的工作是负责登记自藏经阁内借书的僧众,遇到不还的,上禀催讨,所以了净的工作也就是在藏经阁里负责注记一下而已,要说无聊,这可能是少林寺最无聊的工作之一。
每逢佛诞日,寺内外僧人忙成一片,通常无人前来借阅书籍,了净又比平常更得清闲。他已是堂僧,不需洒扫,每日用完早膳就是看书,再来便是练功,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但今年的了净并不清闲,他有一桩心事。
一桩关于明不详的心事。
了净注意到明不详,最早是从明不详惊人的借书速度开始。藏经阁规定,每人一次只能借阅两本典籍。明不详总是用最快的速度借还,了净不知道他是真的看完了还是随意浏览。总之,明不详每隔两三天便会来借书,借的种类不等,多是佛经,也有各类杂书。了净开玩笑地问过明不详几句,明不详只说:“看完了。看不懂的,看多了就懂了。”次数多了,了净也不以为意。
再次注意到明不详,是从卜龟跟他借第一本经书开始。了净很意外,于是跟卜龟打了招呼,对他说:“经文里遇到疑难,可来问我。”
他知道卜龟不识字,那次起,他开始注意卜龟,从卜龟跟明不详的往来中看出,是明不详教卜龟识字。
接着他看到正见堂众弟子的改变。他叹息过卜龟踏错了路,觉得这是一桩不幸的悲剧。
引起他注意的是去年的一件小事,一名正业堂堂僧借了本《拈花指法》。这是上堂武学,出自佛祖拈花微笑的典故,讲究的是指力一出,着若无迹,有时击中对手时,对手甚至恍然不觉,连自己受伤都不知道,是二十七门需要八堂住持以上首肯才能修习的武功之一。他见了觉寂住持的手谕,从神通藏把密笈取出,翻阅检查时,找到一张脱页。那是第三十七与三十八页,这一页自然落在第三十六页与三十九页中间。
这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却让了净觉得不对劲。
藏经阁的书多有老旧,脱页破损在所常见。除了《易筋》、《洗髓》两大真经外,正见堂通常都会派人重新缮写副本备藏,连副本也老旧时,就会另行誊写。
这本《拈花指法》便是副本。
了净原是个疏懒的人,经书收回时,照理该当检查缺漏污损,但他向来只是随口问几句,稍稍翻几页就了事。反正若有缺漏,下一个借阅者也会回报,既然只是副本,损毁也无妨,了不起挨一顿骂。真要被骂,前一个借阅的也是首当其冲。
他记得清楚,上次这本书被归还时,借阅的僧人告知他脱落了一页。他摇了摇书本,果然落下一页,他顺手夹入书中,就注销了外借,放回神通藏去了。
但现在,这一页却被夹在正确的位置。
了净疏懒,却精细。他师父曾对他说过,他如果不懒散,绝对会是寺中一流的人物,而现在,就只是条一流的懒虫。
对此他不表意见。当和尚是因为这是他所知最简单的营生。他二十五岁入堂,当了注记僧,他唯愿这样再当四十年的注记僧。
有其他人翻阅过这本书,了净心想,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卜龟。
但这本《拈花指法》是上堂武学,被放在神通藏的顶层书柜,卜龟驼背身矮,伸手也够不着。当然,只要他跳起或搬了凳子就能拿到这本书,但问题是,卜龟有理由拿这本书吗?
以卜龟对武学的见识,他压根不知道哪本书才是高深武功,何必坚决去拿这本书?失窃的《龙爪手》只在书柜第二层,他连龙爪手都没练全,怎能去练拈花指,且非要费劲去拿?
第二个问题是,就算真是他拿了这本书,他又要怎样放回?跳起来塞回去?他识字少,又如何记得该塞回哪里?看着书架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书籍,了净抛开了这种可能性。
那是谁翻阅了这本书?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他把这本书交给借阅的僧人后,开始思考这问题。
第二天,照例的洒扫,他提前来到藏经阁就位,望向走入神通藏的明不详。
如同卜龟在世时一样,神通藏已经是明不详一个人专属的洒扫区域了。
了净望着明不详的背影,从门外只能看见神通藏的一小块地方,原本放置《拈花指法》的位置恰巧就在他视野不能及的范围。
他走了过去,穿过小铁门。明不详正在扫地,见了他只是点头示意,算是行了礼,就继续自己的工作。
“这里的书是不得翻阅的,你知道吧?”了净问道。
明不详点点头,道:“堂僧以下不得翻阅神通藏所录武典,弟子明白。”
“你年纪小,不懂事,又爱看书,怕你不小心犯了戒律。”了净道。
“多谢师叔关心。”明不详道。
了净离去后,明不详快速环顾了周围一眼,最后目光停在书架上层的一处。
那是原本放置《拈花指法》的地方。
当天下午,洒扫的劳役僧都已离去,了净心头疑惑仍在。他希望是自己多心,但又想不出《拈花指法》那一页缺页是如何归位的,难道自己随手一插,就这么凑巧插入了正确的位置?
他一抬头,明不详正走过来。
“又要借书了?”了净问。
明不详却扭扭捏捏,欲言又止,与他平常冷静的模样大不相同。了净见明不详有异,问道:“怎么了?”
明不详道:“如果偷看神通藏经典,要受怎样的处罚?”
了净道:“这要看状况,重则逐出寺门,或者像卜龟……嗯,你是知道的。如果只是无意翻阅,看得不多,那就喝责或杖刑、劳役不等。”
“我偷翻了典籍。”明不详坦承道,“是《拈花指法》。”
了净对明不详的坦承大感讶异,于是道:“你可知这是犯了大罪?”
“请师叔带我前往正业堂领罚。”明不详低头道,似乎正在忏悔。
了净又问:“你平日向来守规矩,怎会翻这本书?”
明不详道:“三个月前,我借了《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当中说到佛祖拈花微笑的故事。我思索当中意涵,始终想不明白,打扫时见到了《拈花指法》,一时没多想,就拿了书下来,才刚打开就看到一页脱落,我忙将脱页夹回书中,赶紧放回去了。”
了净问道:“你没看书中内容?”
明不详犹豫半晌,道:“其实,看了几页。”
了净道:“据说你过目不忘,这不就学会了?”
明不详摇头道:“虽然记得,但不懂。师叔若想听是哪几页,我背给师叔听。”
拈花指是上堂武学,了净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正要说好,一念忽转,心想:“这上等武学,我若不小心记得了,说不准被勾起好奇,反倒想去看了。”忙道,“不用了。”又问,“你怎会今天来找我悔过?”
明不详道:“师叔早上问起,我猜想瞒不住了。这段日子心里不安,就坦承了。”
至此,脱页之事算是有了答案。了净道:“这次就算了,之后我会盯紧你,莫要再犯。”
明不详行礼道:“明不详绝不再犯。”
了净点点头道:“没事了,去吧。”
真这么巧?他疑心刚起,明不详就来告罪?了净虽觉疑惑,但心想明不详不过十四五岁年纪,又没有师父引领,就算看了拈花指法,也不可能学会。
他枯坐了一个下午,等到藏经阁关闭,护卫僧上来,他没去用晚膳,到佛都佛香楼买了几个素粽,找他师父叙旧去了。
了净的师承却不一般,正是主掌寺内所有政务的正语堂住持觉如,正僧中的领导人物之一,外号“笑口弥陀”。不过了净却知道他这师父为人,若不是笑里藏刀,哪能和“窝里刀”联手来个双刀快斩,闹出俗僧易名这等风波来?
“这么好心,来找我叙旧?该不会是想敲诈什么武功吧?”正语堂的住持房间里,觉如吃着素粽笑道。
“师父又误会我了,这是我的一片孝心。”了净道,“上个月是您生日呢。”
“喔,上个月的事啊?你不说我都忘记了。”觉如调侃道。
“您才不会忘,上上个月起送来的礼物就堆成山了,要拍您马屁的人多着,我不凑热闹,等了一个月才来。”
“我想也是,真要教你武功你还懒得学呢。”觉如道,“我都把你送进正见堂当注记僧了,算是够闲的闲差,有没有专心念佛,认真习武?功夫有没有搁下?来,跟师父试几招。”
了净道:“行了,师父省点力,徒儿少点淤青。”
觉如道:“你就是懒,要是认真点,我也多个帮手。”
了净道:“师兄多得是,他们都能帮上忙。再说,无欲无求方得明心见性嘛。”
“知道为何你之后我就没再收弟子了?”觉如道,“我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七师兄说你也这样对他说过。”了净道,“你还对大师兄说他是可造之材,收他一个弟子就够了。”
觉如哈哈大笑道:“少油嘴滑舌,修不了佛的。”
“修不了就还俗了。”了净问道,“最近有什么趣事?”
“还能有什么事,都是那些俗僧惹事。”说到俗僧,觉如放下手上刚拆开的素粽,“把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惹进来。”
“怎么了?”了净拆了一个素粽,放进口中,觉得有些干,倒了茶,混着咽下,却被茶水烫着了。
“慢点喝,烫死你!”觉如接着道,“正业堂那个吊死的,你知道吧?”
了净道:“听说了,怎地?”
觉如道:“还能怎地?你知道他死因写了什么?疑似为情自杀!”
了净道:“在寺里?嗯……是有些怪。不过,哎,这种事也不是没听过。”
觉如道:“验尸怎么验能验出为情自杀?”
了净道:“是写了遗书,还是看他交际?”
觉如道:“遗书没有,交际没有,‘为情’二字就在他魄门里头。”
魄门指的是屁眼,这话一说,了净立刻明白。但寺内无女眷,断袖之癖也非异闻,他又问道:“知道对方是谁吗?”
觉如道:“八九不离十,便是本月了。”
了净道:“斑狗?”他想了想,“真是好胃口。”
觉如道:“觉见为这事发了好大脾气,说幸好把明不详送走了,免得沾染了这些龌龊。”
一听到明不详,了净立刻竖起耳朵,问道:“这事怎么又跟明不详扯上关系了?”
觉如道:“这明不详本来在正业堂服劳役,跟本月还有那个死去的傅颖聪是一起的。觉见把他当宝,逢人便夸他夸到我们都听烦了。他还提起之前送过明不详一双鞋子,明不详反而转送给卜龟。可惜这卜龟不学好,为了这事,觉见还特地去开导他呢。”
“卜龟的鞋子是他送的?”了净呀了一声,他是注记僧,正见堂那群弟子他向来熟捻,卜龟事件后,他问过其他弟子到底发生何事。对前因后果也知道个大概。就是那双卜龟从不说哪来的鞋子,致使那些扫洒弟子疑心他偷钱。
先是卜龟,后是傅颖聪,这也真巧。了净问道:“斑狗这人不像是有断袖之癖,估计傅颖聪被他骗了,之后一怒上吊。”
觉如道:“要是这样便好,如果本月是来硬的,这事可就不简单了。最后停在为情自杀上面,说到底,怕查下去不堪,要遮丑。”
了净又吃了一个素粽,说道:“若真是这样,觉见住持才不肯干休。”
觉如骂道:“你一个接一个,是买给师父吃的还是买给自己吃的?”
了净道:“唉,听得入神,嘴巴闲不下来。”
觉如起身到柜前拿了些瓜果糕点,放在桌上道:“你慢慢啃,吃不完包回去。”
了净道:“这怎么好意思?啊,这是什么,这么香?”他拿起一块糕问。
觉如道:“桂花栗子糕,上个月送来的。”
了净知道那是收受的礼物,俱是上品,入口果然松软香甜,赞了几句,又问道:“那后来呢?”
“本月的师父了无向觉见住持求情,希望尽快把这事给了了。本月搬去寺外,等着明年试艺。”
了净想了想,道:“原来如此。”说着又拈起一块点心。
觉如埋怨道:“同是了字辈,了证都当了正思堂住持,你就顾着吃。”
师徒俩又闲扯了几句,直到困倦了,了净方才回房。
那是去年六月的事了。
此后几个月并无他事。入冬后一场暴风雪,明不详失踪了几天,急得觉见把正业堂的弟子都派出去找。后来听说明不详排解了山下铁铺老板姚允大跟仇敌的宿怨,觉明住持大为赞赏,把他引为入堂居士。未满十六就当了入堂居士,觉明亲自派人传授他武功,听说他进展一日千里。
一个十几岁少年诱导了两个成年人,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了净心想:“这明师侄真是聪明。”
但他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拈花指法》上掉落的那一页始终在他心底萦绕不去。
无论从各方面看,明不详都无可挑剔,聪明勤奋善良谦和。但从了心开始,卜龟、吕长风、正见堂弟子、傅颖聪……与他扯上关系的人总是意外连连。
过完年后,了净又听说了另一个消息。
本月在佛都发疯了,挖了自己的眼睛。
“这次轮到本月了吗?”了净心想。他与师父觉如谈起这事,众人都说本月是受不了良心谴责,所以才会发疯,了净却说:“斑狗如果有良心,就不是斑狗了。”
三月积雪稍融,了净披了件外袍就到佛都去了。
他到了本月在佛都的居所,那是一间小屋,屋外有两名僧人把守。了净跟僧人打了招呼,说自己想见本月。
“你要见斑狗?”一名僧人问道,“做什么?”
了净道:“我跟他有几面之缘,算是关心一下。”
了净只二十七岁,却是了字辈僧人。少林寺门徒众多,按字排辈,差距极大,辈份大年纪小很常见。顾守僧人只是本字辈,也不多拦阻,只道:“小心他暴起伤人。”
了净点点头,推开门,立刻听到本月的惊慌怒吼,声如野兽。
本月双眼一团凹陷,据说是自己挖掉的,他听到推门声,狂吼道:“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了净皱起眉头,走上前去。
本月听到脚步声,更不打话,一招千手观音掌劈将过来。此时他陷入疯狂,力大无穷,这一掌劈得风声呼啸。了净侧身闪过,一伸脚将他绊倒,本月随即弹起身来,也不顾左右,狂扫乱劈。
了净心想,若由他这样打下去,势必伤到筋骨,于是双手齐出,使出左右穿花手。
这左右穿花手讲究以虚卸实,以四字要诀“分、转、卸、击”为主。“分”是指分力,敌手一拳过来,击其中流,狙其肘臂处,使其力量分散。“转”是转动手臂,如同画圆般改变对手攻击的方向。经过这两道关卡,对手攻击的力量便已大大降低,之后便是“卸”,利用身形与手臂卸掉对方的力量,最后反击。其武学原理与武当云手有相似之处,都是利用画圆化消对方的力量。
此时了净无意伤人,只是双手分划,拨来挡去,本月一道道掌影都给他拨得无影无踪,不一会儿便累瘫在地。
“这么久没动手,武功反倒进步了。”了净心想,“师父老骂我不用功,还是行的嘛。”转念又想,师父大概会说自己:“打败一个本字辈的僧人也好意思拿出来说!”心想也是,本月只是劳役弟子,打赢他也没啥了不起,但自己不但赢得轻松,而且是把他耗到力竭,这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又想:“说到这,师父大概又要说我骄傲。唉,真是怎么做师父都不会满意。”
他乱想了一阵,又看向本月,低头问道:“你见到什么了?”
本月气喘吁吁,听到了净靠近的声音,吓得缩到屋角,啜泣道:“我没瞧见……我都没瞧见,你不要过来……”
想想斑狗以前的恶形恶状,变成如今这模样,该说是不忍中有一丝痛快,抑或是痛快中有一丝不忍?了净低头道:“我不害你,我只问你,你见到什么了?”
无论了净怎么询问,本月只是胡言乱语,惊慌失措,抱头痛哭。了净问不出所以然来,苦恼了一会,心想不如来个以毒攻毒,试探试探。
“我是明不详。斑狗,你敢欺负我,我来报复了!”了净变换嗓音,故意提起明不详的名字。
本月只是抽搐了一下,吼道:“你这贱种,总有一天我要弄死你,弄死你!你过来,我弄死你!”
他对明不详充满恨意,这是确定的,但听到明不详的名字却没有格外惊慌,难道真是自己多心?
了净又压低声音,鬼里鬼气道:“我是傅颖聪,你还我命来!”
听到傅颖聪的名字,本月顿时吓得跳起来,大喊道:“傅颖聪,你莫靠近!你死了就死了!别!不要!不要碰我!”说着缩到墙角,双手环抱肩膀,抱得甚是用力,指尖几乎都要掐进肉里去。
只听他哭喊道:“我都听你的,挖了眼珠赔你了,你还要干嘛,还要干嘛?”
了净心中不忍,心想:“看来傅颖聪果然是被本月逼死的,他良心不安,日夜恶梦,这才疯癫。这人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他站起身来,正要离去,忽又看到本月双手抱肩缩在墙角的模样。初看时只觉他是惊慌失措,所以抱着肩膀躲入墙角,但细看时又有不同。一般人惊恐环抱,双手该是落在肩膀稍下缘处,那是环抱最正常的姿势,本月却是双手按在肩膀上侧,且双膝屈起,上身后倾,像是尽力想把上半身靠往墙角,而不是缩成一团。
他心念一动,走上前去,拉开本月双手,扯开他衣服。只见本月肩膀上印着五个淤痕,这是他自己按着自己肩膀,用力过度,以致淤血。再看另一头肩膀,同样位置也有相同指印。他手一碰到那淤痕,本月顿时跳了起来,大喊:“不要抓我肩膀,不要抓我肩膀!”
如果只看这个位置,了净心想:“倒像是交合时,下面那人抓着上面那人的肩膀。”他一个恍然,心领神会,鬼气森森道:“我是傅颖聪,我来抓你肩膀了!”
本月跪地求饶,抱着肩膀不停磕头,磕到流血,哀嚎道:“不要抓我!不要抓我!你去找明不详报仇!我是要搞他,不是要搞你,谁知道你会出现在那?谁知道!”
又听到明不详的名字,了净连忙追问,但本月夹缠不清,语无伦次,说来说去都是与傅颖聪相关。
了净离开小屋,问门口两名僧人本月要如何处置?
僧人回答:“已通知他的家人,若不来领,便要囚在少林寺中。”
了净点点头,离开本月住所。
本月设下陷阱,本想欺凌明不详,不知怎地,最后却是傅颖聪成了代罪羔羊。傅颖聪不堪欺凌,上吊自尽,觉见住持的看法没错。了无为保护徒弟,让觉空首座出面,把这徒弟保了下来。
这件事只要问过了无就能确定。不过了无是俗僧,又是“锦毛狮”觉寂的手下,锦毛狮跟师父觉如关系向来不好,而师父最近又跟那把“窝里刀”联手上了个俗僧易名的提案,这一问,怕不被怀疑是要旧案重查?还得自己多打听才好。
他到附近店家询问,在一间药铺里问到了本月发疯前几天曾到此处买过治疗淤伤的药膏。
“我问他哪里受伤了,他也不说,只是要买,还买最好的。”药铺老板说道。
“那时他看起来如何?”了净问。
“有些魂不守舍。”药铺老板道,“以前没见他这样过。”
“以前?”了净问,“老板认得本月?”
“他发疯前在禅风茶楼打人,对方说要报无名寺,他只得赔钱,带着人来我这抓药。那时他还嘟嚷着以后领了侠名状,要到江西去尝尝真正的女人味道,我一瞧就知道是个俗僧。也亏他长那模样,又有这恶形恶状,要不,我这里客人多,怎记得住他?”
“多久前?”了净问,心下大疑。
“差不多三个多月前吧。”
那时本月尚未发疯,傅颖聪已死,却不见他有任何愧疚之色,怎地突然心魔扰乱?是越想越怕?他自己都不信本月有多少良心,直到见了他发狂,以为他疑心生暗鬼,现听这药铺老板说来,瞧着又不像是这样。
本月肩膀上的淤痕确实是他自己按的,但他是不想被鬼抓住肩膀。那是侵犯傅颖聪时,傅颖聪抓着他肩膀想推开他的位置。
他又问了附近的居民,本月发疯时是否有奇怪的人经过,居民们都说没有。只有一个人说道,某天见有人影在本月屋外一闪而过,像是鬼魂一般。
如果是有人扮鬼吓唬本月,把本月逼疯呢?本月是个胆大的人,只是扮鬼吓不着他,对方是怎样做到的?本月在发疯前就买了药要治疗淤伤,肩膀上的淤血假如不是他自己按出来的,又是谁按的?
那个位置接近正面,想要按上去必然会被发现。就算那人身法再快,屋内狭小,也没他闪躲周旋的余地,除非隔空出指。但,怎样的武功能造成淤痕却让受伤的人没有察觉?
拈花指法!能以无形指气击中对方而让伤者浑然不觉!
了净心中一突,转身往少林寺走去。
有人用拈花指,趁着本月不注意,以隔空指力在他肩膀上按出淤痕。本月梳洗时见到自己身上的伤痕,以为是傅颖聪鬼魂来报仇,日夜不安,那人再扮鬼吓他,逼他自挖双眼。
所以发疯后的本月死命地按住自己肩膀,他自己按出的淤血反倒掩盖了拈花指造成的伤势。
虽然细节不清楚,但这是最可能的情况。
假如真有这个人,会是明不详吗?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把上堂武学的拈花指学到精深,甚而用来戏耍本月?
更可怕的,是这份心计……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真是这样……
了净猜疑不定,却没有任何证据。
※ ※ ※
觉观首座来到文殊院,这把窝里刀是来拜访觉明住持的。同时,他邀请了正业堂的觉见住持。
四院共议上,只有这两位正僧反对俗僧易名,他想要说服这两人,却殊无把握。觉明熟读经典,认为俗僧易名是分别心,但假若能说服觉见,依照觉明“片叶不沾”的性格,定会改弦易辙。只是觉见素来务实,认为此时不宜为正俗之争火上加油,想说服他并不容易。
觉观正思忖着如何劝说觉明,一名少年莽头莽脑撞了过来。觉观是四院首座,武功自不在话下,退开一步,顺手扶了那少年一把,口中道:“小心点。”
那少年差点撞着人,立稳身子,忙行礼道:“弟子明不详,见过觉观首座,还请首座恕罪。”
觉观常听觉见、觉明两人提起这名弟子,知道是新晋的入堂居士,帮着觉明处理公文卷宗。他平素没有留意,今日一见,果然是个俊秀少年,于是问道:“你便是明不详?可有见着觉见住持?”
明不详道:“觉见住持刚到。”说完打了大哈欠,察觉失礼,忙低头道,“弟子失态。”
觉观笑道:“昨晚没睡饱?”
明不详微微一笑,道:“昨日读经,有个故事甚是可怕,吓得弟子一夜辗转难眠,深觉不安,这才冲撞了首座。”
觉观被勾起好奇心,问道:“怎样的故事这么可怕?”
明不详道:“昨日看《大般涅盘经》,看到第七卷,吓坏了。”
这句话宛如醍醐灌顶,觉观顿有所悟。
《大般涅盘经》是记载佛陀入灭前讲的法教,其中第七章的内容是这样:
“佛告迦叶:我般涅盘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意思是,佛陀称他死后七百年,魔王将幻化成比丘的模样,用错误的佛法破坏正确的佛法。
有人将这句话化成简短的八个字:“末法之世,以佛灭佛”。
“我常听两位住持夸你,果然没夸错。”觉观拍拍明不详肩膀,笑道,“好孩子!”
明不详问:“需要弟子引路吗?”
觉观笑道:“不用,本座知道路。”
觉观快步踏入堂内,他已经知道怎么说服觉见与觉明两人了。
这些俗僧,正如经典所载的魔王弟子一般,披着僧宝的袈裟,干着毁坏佛法的事。少林寺是佛门重地,也是指标,若有一日连方丈之位都给俗僧占了,毁坏的不只是少林寺,更可能是佛门浩劫。正俗之分可以不顾,少林寺的兴衰可以不顾,但佛法不能不顾,让这些人占据了少林寺,等于占据了佛法的发言权。
必须区别开来,俗僧绝不能用与正僧相同的名号,从这说法切入,他相信自己定能说服觉见与觉明。
“多亏了这孩子。”觉观心想。
※ ※ ※
了净抬起头,看到了明不详,后者正要归还几天前借的两本经书。
是《大般涅盘经》跟《楞严经》。
以前了净很少跟明不详交谈,今天他却开口道:“这两本经书很有趣吧?”他拿起《大般涅盘经》,说道,“这本书有个故事,讲的是佛入灭后,天魔伪装成佛弟子的模样,混入佛门,毁坏正法。”
明不详道:“记载在第七卷中,我记得。”
了净又拿起《楞严经》道:“至于这本《楞严经》,自出世以来就有不少人说它是伪经,只因经书内文委实神奇,让人难以置信,不少高僧居士为了这本书屡屡辩论。”
了净看着明不详,问道:“你觉得《楞严经》是真是假?”
明不详道:“先人辩论多次,始终拿不出证据说这本书是假的。”
了净道:“我倒觉得是假的,只是还没找到证据而已。”他定定地看着明不详,反问,“你说呢?”
明不详没有回答,只对着了净微微一笑,笑得如初春绽放的花朵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