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品创意:如何设计有销售力的广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篇
提出爆品创意的人,是你吗?

1 心灵

好奇
保持好奇心

当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任何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好奇心让我们不断地发现、认知并了解这个世界,可以说一切科学研究都始于人们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

好奇不止,探索不止。好奇意味着探索,探索意味着发现,发现意味着创造,所以,好奇心一直被认为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关于好奇、知识与创造的关系,自古以来,有很多名言,我们来看一看。

培根: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法朗士: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穆勒:青年的朝气俏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

爱因斯坦: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保持了我持续不断的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陆登庭: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那么,你还有好奇心吗?如果没有,那你就没有创造力了,你就不可能再有卓越的创意。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露着迷茫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题。”

罗素也是一位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那么,你还有“问题”吗?是不是你已经太了解这个世界了,是不是你已经掌握了自然的所有“真理”了?

不,发展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你所认为的真理或许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成立了,或许过去的办法已经被新的办法所替代了,而你还在“自我封闭”的空间里,按照原来的规律提出创意。

于是,你落伍了。

想要提出好的创意,你需要具有孩童般的好奇心,你应该总能发现事物的另一面。如果你还在不断地倾听,不断地提问,不断地露出惊异的表情,那意味着你还充满了好奇,还在学习,还在进步。

如果你“闭上了”眼睛,“捂住了”耳朵,而只有一张不断说话的嘴巴,那意味着你前进的脚步已经停止了。

如果你充满好奇心,那么生活中处处是有趣的事物,它们随时随地会给你带来新鲜的感觉,让你滋生新鲜的创意。否则,你的广告不会有新意,你的生活不再有新意。

要让自己保持好奇心,那就“打开耳朵”“睁开眼睛”,去听,去看,积极思考,不断提问,寻求答案。

于是,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你觉得自己又恢复了孩童时的好奇心,开始在充满乐趣和知识的世界里不断捡到“美丽的贝壳”。

个人训练

每天至少提一个问题,去探索你熟知和未知的世界和领域。

重新看待周围的一切。

从你身边熟悉的某个人或者某一事物上去发现“新意”。

相信你一定能发现“新点”,而且会眼前一亮,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团体训练

分享你最近一次获得的意料之外的体验,这种体验让你对某个人、某一事物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了新的认识。你觉得自己未知的领域太大了,你有必要恢复孩童的好奇天性,重新了解这个世界。

或许你会发现,你已经很久没有这种体验了,因为这种体验真的要追溯到你的孩童时期。那么,你可能真的要重新审视自己了,因为这意味着你已经很久没有“学习”了,思想前进的步伐已经止步很久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老了”很久了。

敏感
你够敏感吗?

敏感在自然界是这么定义的:某个动物对外界的一举一动都通过某种方式全部掌握,也可以说它是指对外界的变化很敏感。

在描绘人方面,敏感可解释为: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察觉很快。也指反应迅速,能够对外界发生的事物快速判断和反应。

在创意方面,我们是否敏感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有价值的市场信息的分辨能力及对市场不断变化的察觉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对通过何种因素及何种手法能打动受众的把握能力。

你不够敏感,就是说你不知道什么样的市场信息对于促进产品的销售起作用,你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样的市场变化及未来变化的趋势,你不知道这些变化会对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你不知道受众会受到什么样的广告的影响、他们因为什么而购买、他们因为什么而产生品牌偏好。

如果进一步来说,敏感可体现一个人反应的灵敏度。在医学上,某个人对某种药物过敏,当他接触或吸收这个药品后,身体马上会起反应,而且非常明显。那么,在创意上,一个足够敏感的广告人应该对市场的细微信息或变化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我们经常说“重在预防”,就是为了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对不利的事物进行处理。对于广告也一样,我们要对市场有掌控力和预知能力,及时在创意上给予关注,推出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广告。

在广告的表现上,不够敏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的广告对当下的受众不起作用,他们已经对你的诉求方式和广告中使用的元素麻木了,或者审美疲劳了,按照医学中的说法是有“抗体”了;另一方面,你对受众需要什么“拿捏不到位”,甚至完全偏离了方向。

一个足够敏感的创意人的广告是这样的:受众一看到就会被深深吸引,因为从未见过这样的广告,他很惊奇、喜欢甚至着迷。他觉得这个广告(人)太了解他了,这正是他想要的感觉,可能也是唯一的感觉。如果他问你到底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感觉的,你唯一的回答就是,你足够“敏感”,消费者的一举一动甚至心思的微妙需求和变化都在你的“眼里”,你只要“射出”手中的“箭”,必能击中“小鸟”。

而如果你是一个不够敏感的广告人,你的广告就会是这样的结果:①受众没有看到你的广告;②受众看到你的广告了,但是和没看到没有区别;③受众实在太无聊,特别留意了你的广告,但他/她发现这不是他/她要的类型;④你(广告的产品)是他/她想要的类型,可是这种类型的广告他/她已经看到过了,你和你的广告都过时了。

作为一个创意人,你要足够敏感,要知道用什么元素、什么方式和什么技巧,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景下你正好能接触到受众,让受众注意到你的广告,并打动他们。

个人训练

找一则正好针对你这样的群体进行推广的广告,但是你对这则广告完全没有反应。

现在换你来做,你会怎么做?一定要够敏感。

团体训练

选择一个针对团队成员这一类群体为诉求对象的品牌,围绕一个命题进行创意,看看谁的创意最能打动人。

提出最能打动人的创意的成员一定是最敏感的,或者是对这一群体最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