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利主義是只追求個人快樂?
功利主義簡介
功利主義是近代西方社會的主流思想,它不但影響西方人的道德思考,也影響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功利主義的創始人是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則是重要的繼承者,兩人均是英國哲學家。
功利主義是一種後果論(consequential ethics)。後果論認為道德就是為了帶來好的後果,令我們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行為是否道德取決於其後果,但跟動機沒有關係。
為什麼不用理會動機呢?邊沁認為,人的動機是追求快樂,追求快樂本身沒有錯,惡的產生只在於後果,人通常由於無知而做出傷害人的事,所以只需根據後果來判斷行為的對錯。
但是我們需要考慮哪一種後果呢?功利主義認為是「幸福」(happiness);但什麼是幸福呢?彌爾認為幸福就是「有快樂,沒有痛苦」,不幸就是「有痛苦,沒有快樂」;但那是指誰的快樂呢?就是所有人的快樂,換言之,能夠帶來快樂的行為(包括個人行為和政府的政策)就是對的,帶來痛苦的行為就是錯的。
可能由於「功利」這個翻譯(另一個翻譯是「效益主義」),很多人誤解了功利主義,以為功利主義只追求個人的快樂,不顧他人的利益。事實上,功利主義要求我們將個人利益放下,尋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只追求個人利益的思想叫做「利己主義」(egoism),功利主義當然不是利己主義,我們不妨叫它「利他的快樂主義」。
快樂主義其實是西方倫理學的主流思想,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兩個標榜追求個人快樂的學派:雪蘭尼學派(The Cyrenaic School)和伊壁鳩魯學派(The Epicurean School),基督教統治西方社會的時候,大家都相信真正的幸福只存在於天堂,現世的痛苦是必然的,但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啟蒙時代的哲學家認為理性能帶來社會的進步,消除人的苦難,邊沁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主張幸福就是現世的快樂,人不但自己追求快樂,也會為其他人帶來快樂。
哪一種行為有更高的道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