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互涉”閱讀,趣味更多
閱讀文學作品,除了欣賞其內涵、寫作技巧等項外,如果能融會貫通,“文本互涉”—比較相關之作,讀趣或者更大,“發現”的快意也更多。有沒有嘗試就不同的作品,甚至從不同媒體的作品中,尋出相關之處,作比較閱讀?有沒有注意到小說,甚至電影,也常常涉及成長的主題?
《西遊記》可被視為一部“成長小說”:叛逆的行者,需要接受九九八十一難的試煉。〈心猿歸正六賊無蹤〉裏,悟空打死眼、耳、鼻、舌、意、身六賊—六個注重享樂的“感官盜賊”,為之後他收歛傲性、狂躁行為的章節,埋下重要的伏筆。在第十四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中,行者受黎山老母、南海菩薩、普賢、文殊四聖所化的母女誘惑,卻對“色誘”,表示了義無反顧的回絕。在第二十三回,悟空由大鬧天宮至成為鬥戰勝佛,便經歷了“成人儀式”—由“頑童”成長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內化”主題,比較欣賞
“成長”—往往是英雄冒險故事的主題。《戰狼300》(2007年,薩克薛達導演),亦涉及“成長”。這部改編自法蘭.米勒原著的電影,描述溫泉關戰役中,斯巴達(Sparta)王雷奧尼達率領驍勇死士三百人,對抗千萬波斯大軍的故事。電影中描繪斯巴達式教育及斯巴達王的成長,便很吸引。斯巴達男孩自小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七歲離家被編入團隊,捱鞭子也絕不求饒。男孩年滿十二,便被編入少年軍,光頭赤足,身穿單薄衣服;為了求生、求食,接受大自然種種殘酷的挑戰。斯巴達王在雪地,孤獨奮戰野狼,便是他個人嚴峻的考驗。能通過試煉,通過“成人儀式”,才能“成人”—成長為神勇的斯巴達戰士。
閱讀貴能“內化”資料,不同媒體的作品,都可能有相類的主題,可以“互涉”閱讀。能將不同之作,進行比較欣賞,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