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幸福心理课——体验愉悦,健康加快乐等于幸福(1)
想幸福的人必读哈佛《幸福心理课》。由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在哈佛所有课程中受欢迎率排名第一,被师生们誉为“幸福课”。本章通过丰富的案例对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学理论进行了详尽阐述,提出了“健康加快乐等于幸福”的观点。
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哈佛“幸福课”教授泰勒·本·沙哈尔
哈佛“幸福课”知名教授、被称为“哈佛红人”的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的毕业生。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
在泰勒·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文章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我快崩溃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泰勒·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人的最终目标。但不幸的是,据他的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泰勒·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的,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四年,蒂姆依旧奔忙着,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泰勒·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在他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泰勒·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泰勒·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并举例阐述了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10多年前,泰勒·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泰勒·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
在美国,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泰勒·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泰勒·本·沙哈尔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都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泰勒·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泰勒·本·沙哈尔笃定地说。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泰勒·本·沙哈尔还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泰勒·本·沙哈尔还为学生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是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二是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三是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四是接受自己坦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五是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求多。
六是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三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七是保证好的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八是慷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九是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而依然向前。
十是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受益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哈佛学子,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漫步在哈佛校园中,随便询问一个哈佛学子,你会惊奇地发现,现在最受哈佛学子欢迎的课不是哈佛的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一位名气不大的年轻讲师的幸福课,这位讲师的名字叫泰勒·本·沙哈尔。
泰勒·本·沙哈尔说:“最初,是我的经历使我对积极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我开始意识到,对幸福而言,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更重要。这门学科使我获益颇深。我想把我的研究成果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他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才在哈佛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谢绝了很多高薪职位的聘请,留在了母校任教。
在泰勒·本·沙哈尔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他这么阐述幸福感: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幸福感,它是所有目标里的最终目标。他在课堂上这样说:“钱是衡量人们商业成就的标准。……但是在我看来,人生和商业一样,也存在赢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如果我们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正面情绪比作赢利,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就等于赢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有关“幸福感”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所采取的行动。总之,积极的心理可以使你更积极、快乐、充实。
在哈佛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尤利乌斯·马吉出生在苏黎世郊区,他家境异常窘迫,还没有读完初中便被迫辍学打工了。然而,很多年过去了,他最擅长的却是跟他父亲一样磨面粉。父亲曾悲哀地对他说:“你这辈子注定要磨面粉了。”
马吉不甘心地回答父亲:“不,我不会过一辈子那样的日子。”父亲撒手而去时,唯一留给他的就是那两面破旧的磨盘。望着那转了无数圈的磨道,望着那两扇默默无言的磨盘,绝不向命运低头的马吉开始考虑如何改变现状。
在他20岁那年,马吉从朋友舒勒医生那里听到一个消息——干蔬菜可以保留住蔬菜原有的营养成分。他想:若将干蔬菜和豆类放在一起磨,磨成的汤料不是更有营养吗?
于是,马吉马上借钱购买机器,开始研制自己想象中的汤料。就这样,一个灵感加上果断的行动,马吉很快便获得了成功——研制出最早的速溶汤料。
马吉的速溶汤料使很多家庭主妇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使她们熬制的汤更有营养了。所以,该产品一经上市立刻好评如潮。但是,马吉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的眼睛继续紧紧盯着父亲留下的磨盘,琢磨着下一步的开发计划。
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马吉终于在1890年研制出了可以改变沙司、凉菜、鱼肉、汤和配菜味道的万能调味粉。后来,他又推出了经久不衰的浓缩肉。到了1901年,马吉已经成为了拥有资产超过亿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老板。
在苏黎世大学举办的一次演讲中,马吉自信地告诉在场听众:“就算命运只赐给我最简陋的两张磨盘,我依然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幸福的人生全靠自己一步步去实现。也许命运之神一开始并未眷顾你,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或许阴天比晴天的日子多得多,但对于像尤利乌斯·马吉这样的人来说,这一切无非是人生的片段,是一段光阴的插曲。积极且勇敢地向前迈步,生活最终会向你绽放最灿烂的笑容。下面这个小故事更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天,很多人在公交车站等车,远远地看见一个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过来了,二人似乎在讨论着什么。等到他们走近,人们才听明白,原来他们是在为去不去动物园看大象而争执不下。
男孩不依不饶:“为什么不带我去动物园看大象?”
妈妈劝他:“早跟你说过了,今天出太阳了就去,但今天没有出太阳啊,而且天气预报说还可能要下雨呢,改天再去吧。”
“妈妈骗我,明明是出太阳了……”
妈妈笑了,问道:“哪里有啊,不要骗人,你告诉我,哪儿有太阳?”
男孩抬起头来四处寻找,然后指着天空喊:“就在那儿。”
“没有啊,那不是乌云吗?”
“对呀!”没想到,男孩很认真地说,“太阳就躲在乌云的后面呢,它不是没出来呀。”听到男孩的话,所有人都被逗笑了。
对于积极的人来说,太阳每天都出现在生活中,虽然有的时候它会被云朵遮住,但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就好比人生总有诸多的幸福会接踵而至一样。
享受点滴快乐带来的幸福感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哈佛大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哈佛大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说:“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我们为什么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我们的基本需要,而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将幸福定义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认为,对幸福的这种解释绝不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换句话说,幸福就在自己的手上。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完全相反的人,一种人生活在冬天,他们却很乐观,因为他们认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另一种人生活在春天,可他们却很悲观,因为他们认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春天总是要过去的,冬天迟早要来。这两种人哪种人更快乐些呢?
快乐的人总是积极地面对生活,他们走在寻找幸福的路上。他们认为,自己走过的路越多,自己的生活就越丰富,自己的视野就越开阔,自己的思想就越深邃,自己的胸襟就越宽广,自己的生命就越精彩,自己离幸福也越来越近。他们的幸福就是能到一个心仪已久的地方旅行。他们认为,自己的幸福就是不断去挑战未知的一切,比如去创业。他们认为,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属于你的幸福在哪里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他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便经常去“算命”。一天,他听说山上寺庙里有一位禅师很有道行,他就急忙去向禅师请教:“大师,请您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命运之说吗?”“有的。”禅师轻声回答。
“噢,那我是不是命中注定与幸福无缘呢?”禅师听罢此话,便示意这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左手,大师的目光停留在年轻人的手掌之上,然后对他说:“请看,这条是爱情线,这条是事业线,另外一条就是生命线。”之后,禅师让年轻人把手紧紧握起来。继而问道:“年轻人,你说现在这几根线在哪里?”年轻人迷惑地说:“当然是在我的手里啊!”“那么你说幸福在哪里呢?”
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创造快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极其需要我们的主动和积极。自己去主动营造快乐的心情,被动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就等于是慢性自杀,其他人也有很多自身的问题要解决,根本无暇顾及你的感受。所以,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从不快乐中解救出来,切记,幸福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生活中,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你真正需要的是幸福。因为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他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值得欣慰的是,生活中确实有生活得很幸福的人。
小A从小就热爱学习,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享受创造的快乐,正是因为这种快乐,帮助他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这也为他获得美好幸福的未来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小A到一家著名公司工作,他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之中取得事业的进步。不久后,他获得了一份爱情,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美好的同时,也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他感觉自己很幸福。
可见,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而小A做到了。
财富不是幸福之源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哈佛大学图书馆名言
什么会让你感到幸福,一所大房子,一辆好车,还是一位更性感或者更善解人意的伴侣?生活中也时常会听到一些人说:“郁闷啊,郁闷。”为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却有那么多的人陷入精神苦闷之中去了呢?
哈佛告诉学生:那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能让人得到快乐,快乐并不是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而是懂得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
有这样一个故事:
冬日里,一位富翁去海边散步,当他漫步到海边时,他看到一个渔夫也在悠闲地晒太阳,就问道:“你怎么不去打渔呢?”渔夫反问:“为什么要去打渔?”“挣钱买大渔船呀!”“买大渔船做什么?”“能够打很多鱼,你也能成为富翁。”“成了富翁又怎么样?”“不用天天去打渔,还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我不正在晒太阳嘛!”富翁哑然。
富翁和渔夫哪个更幸福呢?不见得锦衣华服就是幸福,不见得粗茶淡饭不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只要是自己认为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幸福。
财富并不能使人感到幸福,可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寻找生命的意义远不及获得财富来得实际呢?为什么我们可以很自然地以物质条件为标准做决定,却总是十分困难地以内心为标准去做决定呢?
从生物的进化角度来看,有可能是我们远古的历史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当人类还在原始社会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一个严冬或者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而发展到现代社会,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对于广大的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对“金钱买不到幸福”有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如果生活中多一些金钱能使他们过得更加快活。社会心理学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一旦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快乐的源泉主要在于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和丰富的人际关系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与金钱没有直接的关系。
财富不是幸福之源,财富仅仅是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可否认,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在帮助个人获得幸福的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有了金钱上的保障,我们不但可以对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更不会为账单而感到烦恼。此外,赚钱的欲望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启发。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它仅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正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说:“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变革。”
可见,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无论在哪种身份背景下,只有当自己觉得心灵舒坦,精神充实,才会感觉到幸福;只要打造一个简单快乐的心境,过有意义的人生,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度。反之,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有再多的爱,心中没有阳光,也是感觉不到幸福的。如果认识到这点,我们就会发现前面例子中的富翁是幸福的,渔夫也是幸福的。
其实,幸福就像是我们小时手中把玩的“万花筒”一样绚丽缤纷,当你转动它时,里面的图案就会跟着变化,那多彩、漂亮的玻璃碎片,通过玻璃镜子的反射,组合成许多美丽的图案。不同的组合有着不同的心境。有谁能说,坐轿子的人不是幸福的?又有谁能说,抬轿子的人是不幸福的?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金钱在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中,只起到五分之一的作用,而在构成美好生活的因素中,则只起到六分之一的作用。金钱真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吗?
许多人,对金钱抱以了金钱本身所不能承载的期望。你是不是这样想过:只要我有很多钱,我就会觉得很自信,感觉很好;只要我有很多钱,就会有更多的人尊重我,喜欢我;只要我有很多钱,我会感觉十分安全,包括我的生活也会有保障。一旦你有这三种想法中任何一个时,你就会被金钱所控制,并且为之感到恐惧和忧虑,你总是觉得钱不够多,而且收入很难获得增加,而你的愿望也没有办法实现,这使得你总是绝望和消极,因而更渴望金钱,更因为缺乏金钱而感到不安全、不自信和不快乐。
不妨坦诚地问一下自己,没有得到那些你其实并不迫切需要的东西,真的让你很不快乐吗?你还要继续为那些无休止的欲望奔波苦恼却放弃享受现在所拥有的吗?唯一的答案是,金钱在满足了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后,它既不会带来快乐,也不会带来不快。
生活中,身处不同环境里的人对于幸福的感受也有着不同的心境,所感受的幸福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心灵快乐才会产生幸福。所以,我们不妨多听听自己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声音,只要心是满满的,生活中可随处俯拾幸福。不要以为富有就会幸福,不要以为追求形式上的美好与条件上的优越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体会快乐与意义的过程,一个心灵上获得满足的过程。
如今的人们都在执著地追逐财富,拼命地奔跑在钱的大道上,追得心力交瘁而不自知,跑得焦虑重重而不放弃,唯恐自己被时代抛弃。财富和幸福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财富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幸福感的增强,也许在刚刚开始积累财富的阶段,金钱数量的增加让我们倍感幸福和满足;但是随着自己的消费欲望也水涨船高的时候,财富增长的速度落后于欲望的增速。这个时候,我们没有感到幸福,反而感到压抑和痛苦;而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它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幸福则来自于积累财富的过程而不是在享受财富的过程。
因此,首先不妨重新来认识一下“金钱”,它在我们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呢?请不要过分夸大它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提醒自己,金钱只是我实现幸福的一个工具而已。其次要正确使用金钱,既要善于节约和储蓄,又要懂得适时地享受使用金钱带来的快乐。另外不要和别人比较,注重活出你自己的精彩来。
及时清除自己的心理垃圾
只有心灵强大了,才算是真正的强大,只有心理健康了,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克德盖尔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医生曾经说过:“如果每个人都能及时地清扫心情的垃圾,那么,医院门诊的人数将大大下降。”对此,哈佛大学的罗伊·格劳伯教授也有同样的看法。
格劳伯是哈佛大学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量子光学”之父,在他快到70岁生日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可惜他最后并没有赢得这个奖项。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量子光学研究,对自己能否凭着这项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产生了怀疑。
这种自我怀疑对格劳伯产生了致命打击,他在搞研究时经常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力,更可怕的是格劳伯反复向助手问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就在格劳伯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他应邀参加美国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幽默科学杂志《不可能的研究纪录》举办的“搞笑诺贝尔奖”。格劳伯接受了邀请,并与那些科学家们一同自娱自乐,大喊大叫。可每当身旁有科学家提到这一生假如真的荣获诺贝尔奖,真的走上瑞典的诺贝尔颁奖台之类的话语时,格劳伯不由得又是一阵难受。
热热闹闹的“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结束后,会场逐渐冷清,只有格劳伯一个人在那儿发呆,他满脑子都是真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或许是看到台上有太多的纸飞机以及颁奖时留下的纸屑,格劳伯不由自主地拿起角落中的扫把,开始打扫起会场来。他一下一下努力地挥动着扫把,看着逐渐聚集在一起的纸屑,格劳伯突然觉得内心从未感到如此的宁静,他突然间觉得这段时间的烦躁是如此的可笑。当那些纸屑被格劳伯倒进垃圾桶时,格劳伯感觉到自己的心灵瞬间轻松了许多,仿佛自己心灵上的那些尘埃随着自己的扫把一点一点都被扫进垃圾桶里了一样。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须发皆白的格劳伯还是那样手拿扫把,很早就站在“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他已经等不及到清场时再开始打扫了,他在人们颁奖时,就开始清理那些台下人投掷上来的纸飞机,好像他的眼前除了纸屑和飞到台上的纸飞机,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至于那些奖是颁给谁的,又是谁上台领奖的,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就这样,格劳伯一直在“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当了整整11年的清扫工。
2005年,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格劳伯,那时,格劳伯刚好80岁,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格劳伯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奖,就不会再参加“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了,更不会再当清洁工了,可是就在这年的“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格劳伯再次拿起了扫帚……格劳伯的一名学生看不下去了,他冲过去想拿走格劳伯手里的扫把,却被拒绝了:“你觉得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很了不起,他们的心灵就那么干净吗?因此你不能拿走我清扫心灵尘埃的扫把,因为你要知道我在清扫颁奖会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打扫自己心灵的尘埃。”
一位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搞笑诺贝尔奖当了11年的清洁工,这绝对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更打动人的是,已经82岁的格劳伯在2007年仍对那些试图劝说他放下扫把的人说:“我将一直把手中的这个扫把握下去,因为它能让我清醒、坚定、执着地去做自己的事,这是我清扫心灵的扫把,谁也无法让我把它放下!”
哈佛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崎岖,难免会有迷茫、困惑、怀疑与沉落的低谷,当你感到无所适从、迷失自我的时候,需要的是一把清扫心灵的扫把,将心灵的尘埃积聚起来然后扫进垃圾桶。这样一来,你的心灵就会在不断地清扫中慢慢变得平静,才会充满生机,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烦得要命。”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通常用来表达非常忧虑的意思。一个人如果过分地忧烦,那么他会很容易患上严重的疾病。曾经有位医生介绍,他的病人中出现忧郁烦恼症状的占到了半数以上。他曾经有一位病人就是由于长期抑郁,最后愤愤而终。
这种事例虽然并不多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身体患病,情绪和精神状况不健康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或许人生的最大快乐就在于有目标、积极奋发地工作。一个人的信心、活力和其他各种优良品质都是以此作为根基的。
成功的人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马拉松需要体力和耐力,人生打拼也是同样的道理。体力不济的人,只能在半路停下,永远跑不到终点。当一个人跑到半路跑不动的时候,通常需要改变最初的目标,把目标降低一点,当不了总经理,能当个主管也是很不错的。
能满足于较小目标的人,生活可能比真正完成大目标的人还要丰富多彩,因为他们有时间用来休闲娱乐,享受朋友聚会的乐趣,与家人共处,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而通过牺牲这一切来换取成功的那些人,有另一种快乐与满足——他们认为自己是胜利者。
心理不健康使身体功能受到影响,仿佛对疾病敞开大门。这并不是说所有疾病的病因都是情绪,但是压抑的情绪在所有疾病中都称得上是活跃的催化剂。因为你心态不健康,所以容易导致你身体不健康;你如果想要健康,想要充满活力和朝气,就必须制止住自己内心不健康的想法。抵抗病菌最坚固的屏障就来自于你自身内部——体内正常、自然的力量,这力量能够抵御那些向我们身上渗透、入侵的病菌和病毒。现在,这种综合性治疗的术语叫作“精神治疗”,也就是把身体和心理看做相互有关系的一个整体来治疗疾病。
哈佛大学的医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快乐的人保持健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愿意承受压力。因为他们有无限的活力,在迎接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他们往往会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去解决问题。之后,他们就进入忘我的境界,这种精神状态同运动锻炼一样对保持健康有利。
长期的压抑紧张会导致精神疲劳与消极,同时会不同程度地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长时间的忧虑和烦心、控制不好感情和脾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都可以使心脏、肾脏、肝与其他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并且带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首先就是要消除紧张,抛弃一切的烦恼和怨恨,始终保持心理健康。
一个人倘若要长期保持向上的朝气,那就必须采取很多行动。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心智思想中把老旧、疲弱、衰亡、无精打采、不快乐的想法全部清除干净。
加强锻炼能防止精神老化
强健的体魄与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人才的第一要素。
——哈佛大学校训第一条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库赞斯盖教授发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不啻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对脑力工作者而言,保持精神健康、防止精神老化更加重要。同时,千万不要以为防止精神老化是老人才做的事,对青年人来说同样重要。因为青年人不断学习和创造,用脑非常频繁,怎样使大脑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库赞斯盖教授强调,精神老化不同于身体老化,身体老化是一种难以违背的自然规律,但对于精神老化,却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延缓它的到来。库赞斯盖教授认为,下面是一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精神老化的方法。
一是和陌生人交谈。经常锻炼的人身体素质好;同样,经常说话,特别是经常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也能起到锻炼大脑、促进大脑功能进化的作用。有演讲经验的人都会有所体会,当你面对台下成百上千的听众讲话时,头脑会变得异常清醒,许多原先没有准备的内容会像连珠炮一样涌现在脑海中,促使你自己不由自主地脱离讲稿,做一场妙语连珠似的精彩讲演。
二是多听音乐。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人的语言、计算、分析等功能,都受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而人的听觉是受大脑的右半球控制的,所以当一个人工作休息时,多听听音乐是很有益处的,听音乐的时候,大脑的左半球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
需要强调的是,休息时所听的音乐不能是摇滚乐、流行歌曲,而应该是“纯粹的音乐”,即不带歌词的优雅的音乐。倘若听的是摇滚乐,会使精神受到刺激,而流行歌曲含有歌词,这部分信息就会同时进入大脑的左半球,致使左半球不能够充分休息。还要强调的是,听音乐时不能一边听音乐一边思考其他问题,而必须切实沉浸在音乐声中。因为思考问题时必然要借助语言,这也会使大脑的左半球无法充分休息。
三是多背诵。哈佛大学有一位82岁的老职员,他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思维敏捷。他长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呢?原来他在50岁那年,从一个杂志上看到,学习外语可以有效预防大脑老化。这对他很有触动,所以从那时起,他就每天坚持学习外语,遇到问题就向他人请教。后来,他还参加业余外语学校,先后学习了德语、法语、俄语、拉丁语、西班牙语等几种语言。他这样做的目的既不是因为工作需要,也不是为了业余爱好,纯粹就是为了锻炼大脑、防止精神老化。实践结果表明,这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是个很重要的能力。思考问题、创造发明等智能性的大脑活动,都需要大脑的高度集中。据说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每日清晨都要盯住树木看上半个小时,以此来锻炼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集中注意力,可以促进大脑的各项功能。集中注意力的锻炼方法有很多种,库赞斯盖教授为学生们推荐了一种钟声训练法。具体方法是:保持正确的坐或睡的姿势,静下心来倾听闹钟的嘀嗒声。最开始感到声音轻而且远。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去用心倾听会感到声音变得不但响而且近了。当你能够感觉到声音是从四周墙壁和门窗上反射回来时,就证明你的注意力已集中到惊人的地步了。锻炼好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后再去学习,你就会感到效果大不一样。
五是经常写作。哈佛大学招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检测学生的智力水平。因为在写文章时,需要调动起大脑的很多部位参与其中,这个过程能使整个大脑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所以,经常写作是保持大脑活力、预防大脑老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是做口腔运动。人在疲惫时,即使站起来踢腿、伸懒腰也能有效防止疲劳。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伸懒腰、打呵欠,甚至像漱口一样嘴巴上下颚和口腔的运动,都可以锻炼大脑的功能。因为口腔是离大脑最近的器官之一,对口腔和咽喉进行适当的运动刺激,能够促使脑部血液供应充足,增强大脑功能。例如,打呵欠是由于大脑缺氧造成的,打个呵欠,能够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这对改善大脑缺氧状况十分有效。通过改善大脑的氧气供应,可以不断增强大脑功能。
七是做腿部运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常一边在树林里散步,一边与学生交流哲学问题。那个时期的人们以为,经常走路能提高大脑的活力。哈佛的运动生理学的专家们确认,经常锻炼腿部肌肉对预防大脑老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他们让500名中学生在不同的状态下背诵课文,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腿部运动能够使记忆力处于最佳状态。
人们都知道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的神经中枢,增强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增加饮食,提高睡眠质量。因此,“加强锻炼”不仅是我们现代人的一句时髦口号,更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做的事情。
科学研究发现,能够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是相当有益的。有氧运动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同样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那些上班族,很少有时间进行锻炼,如果每天抽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时间跑跑步,或练练健身操,基本上就能达到健身的要求了。
积极乐观应该是幸福的常态
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哈佛大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
哈佛大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指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和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状态如此不同,但在积极状态上会是一样的,他们都可能是积极的。只不过前者是与疾病作斗争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气,后者是陷入创作高峰体验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两者之比,没有量的规定,但在质上是一样的。”
听过哈佛大学幸福课的学生,熟知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汤姆奉命到沙漠里参加演习,妻子卓玛为了陪他,就跟着他来到沙漠的陆军基地,白天,每当汤姆去参加演习时,卓玛就一个人留在营地的小铁皮房子里,大家都知道,白天沙漠里的温度极高,即便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很高的温度,是一个难耐的日子。尤其令卓玛无法忍受的是她没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在她的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这些人根本就不会说英语,而卓玛又不会讲那两种语言,因此,卓玛每日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盼望汤姆早点回来,然而等待的时间却很漫长,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很慢。卓玛非常难过,于是她开始写信给自己的父母,说自己想要抛开这里的一切回家去。
不久后,卓玛接到父亲的回信,内容很短,只有简单的两行,然而正是这短短的两行信永远留在她心中,甚至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信中是这样写的:“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另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卓玛看到父亲短促而有力的回信时,不由得心头一颤,卓玛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惭愧之至的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于是,她开始努力地和当地人交朋友。
当地人也很热情和卓玛交流,那些人的反应令她感到非常惊奇,卓玛开始渐渐地对当地人的纺织、陶器感兴趣,当地居民极其大方,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喜欢但又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都送给了卓玛。她开始研究那些引人入胜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深入探讨和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一有时间,她还会陪着当地居民一起去观看沙漠日落,也着手寻找那些几万年前,当初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珍贵海螺壳。卓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一个曾经令自己难以忍受而又十分厌恶的环境如今却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她下定决心,再也不会抛开这里的一切回家去了,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故事到这里,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沙漠没变,人没变,甚至所有的事情都没变,可是卓玛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卓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正如她的父亲回信中所说的那样,当一个人看见了泥土时,另外一个人却看见了星星。先前那个一心急着回家的卓玛就如同是那个见到泥土的囚犯一样,心态始终是处在低迷甚至是颓废状态下的,而最后不愿回家的卓玛则成了那个见到星星的囚犯,心态不仅变得积极,还变得开朗起来,不仅对当地人开始有了好感,对沙漠中的一切都有了好感,并开始试着与他们深入交往。这就是一个人积极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正是因为她最能适应环境,而使得自己的最高潜能得以发挥,她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改变了她。
积极是一个带有价值导向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我们不能把两个积极的行为进行比较,积极只能与消极相比,或者与心理不健康相比。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积极只能与自己的过去感受相比。我们不能比较两个人的积极,科学家和下岗工人都有自己的积极,前者是实验室中对科学的献身,而后者可能体现在对小时工的敬业中。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并不是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去办好,总是征服外在的环境就是积极。”例如一些有神经症的人有时就过于想征服外在环境和追求完美了,他们在改造世界面前过于有为,用主观意愿取代现实的客观,这种超越了自身的能力范围的欲望和有为是不可取的。例如,有一个人因为屡屡为是否关家中的煤气而焦虑不安时,他觉得事事都是有为的,只要我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就会万无一失。但这种脱离现实的有为,恰恰可以理解为过分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它不是真正的积极,而只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消极。所以说,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最佳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
健康情绪的策源地体现为积极的信念以及健康地认知现实,并不是外界事物自动导致不健康的情绪,而是消极的和不健康的认知导致了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外界事物都是客观、公正的,它无所谓消极与积极,它就呆在那里,不偏不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只有人的身体和灵魂才会涉及积极与否和健康与否问题,积极与否或健康与否是人对这个客观世界的适应能力及其引起的后果。那些身处战乱,政治迫害,以及极度贫困中的人,刚刚失去亲人时,人们很难有精力关心如何更幸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论在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归变化过程。每当我们在感觉难过、烦闷的时候,请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只要尽量使自己能做到优雅,我们要相信,这些情绪就会像落日一样很自然地消失,我们应该在这种不经意间实现情绪的成功转向。
情绪的转向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产生情绪的行为、态度的转变,只要这些方面先转变,那么作为产物的情绪当然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应该知道,遇到事情换一种角度去剖析。比如说你碰到一个“大吼大叫”的人,不要认为对方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而应该说他或许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别人误解你的时候,你最好还是对自己说可能自己没有说明白,而不是说对方不可理喻。
当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
美国科学家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心理压力真的会让人加速衰老,而且一老就可能达到十几年。研究人员说:“如果我们感到压力,就应该认真对待,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体内的细胞。”在研究中,他们还发现,对那些照顾病儿时间最长的母亲来说,无论她们自己感觉到的压力是大是小,她们的染色体端粒都会比较短。“她们照顾病人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健康的影响也就越大”。
所以,当你在心烦意乱时,不妨让自己安静下来,不去想困住我们的难题,而去想象一下夏日夜晚的星空,多么安详、多么宁静、多么璀璨、多么自由。因此,我们也应该去追寻那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去追求那份宁静中的自由,当在这份宁静中拥有了一份超然心情后,一切压力就容易释放出来,我们又可以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高曼曾说过:“越艰难的工作,就愈需要对事物乐观思考的方式,乐观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策略。”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忧伤,只有自己多多地自我了解,自我化解,才有可能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和改变,最后你能真正明白的是: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既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也有看不完的风景。我们既能坦然地享受幸福、快乐、希望、阳光……也要学会坦然地面对忧愁、绝望、不幸、黑暗……一般来说,在面对人生的精彩的一面时,我们都能以微笑迎接,当我们面对人生那些不可避免的哀愁时,同样也要以微笑迎接。
当我们处于人生的黑暗时,最好永远不要指望靠他人的同情和唏嘘来加以衬托自己的穷途末路,我们应该鼓起自己的力量,勇敢执著地去面对。否则,我们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心理安慰,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别人的鄙视和厌恶。我们的心不要被烦忧和沮丧取代,如果因此而干涸了心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岂能成就辉煌。
所以,我们永远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坦然地看待自己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即使是四面楚歌,背水一战,我们也一定要期待着“柳暗花明”的那一天。这时,我们不妨苦中作乐,在风雨中磨砺,找到生活的趣味,经过长久的忍耐和拼搏之后,我们最终将迎来的是鲜花和掌声,另外还有人们的饱含敬意的目光。
人生中既会有风雨,也会有阳光,这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法则。我们渴望阳光的同时,生活有时不免会让我们去面对风雨。但我们不要泄气和悲伤,那样只会埋没了自己东山再起的锐气。我们要学会冷静地看待人生,一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生都是苦苦挣扎,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生活的美好就一定会在前方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