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适应它:比尔·盖茨给年轻人的11条人生建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第3条建议

引言

You will not make 40thousand dollars a year right out of high school.You won't be a vice president with a car phone,until you earn both.

高中刚毕业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电话都挣到手。

9.年轻时,学历拿得越高越好

2007年,比尔·盖茨接受母校哈佛大学的邀请,给毕业生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在演讲的开始,这位世界首富在简单寒暄之后,讲了下面一段话:

“有一句话我等了三十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我要感谢哈佛大学在这个时候给我这个荣誉。明年,我就要换工作了(指从微软公司退休)……我终于可以在简历上写我有一个本科学位,这真是不错啊。”

我为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感到高兴,你们拿到学位可比我简单多了。哈佛的校报称我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成功的辍学生”。我想这大概使我有资格代表我这一类学生发言……在所有的失败者里,我做得最好。

“但是,我还要提醒大家,我使得SteveBallmer(微软总经理)也从哈佛商学院退学了。因此,我是个有着恶劣影响力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被邀请来在你们的毕业典礼上演讲。如果我在你们入学欢迎仪式上演讲,那么能够坚持到今天在这里毕业的人也许会少得多吧。”

这是比尔·盖茨式的幽默。即使他在哈佛新生入学欢迎仪式上做演讲,同学也不会因为他的辍学成为世界首富而克隆他的成功模式。每位同学会更加刻苦地修完自己的学业,因为谁都知道,进入本科没有修完的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工作,首要的条件是拥有博士学历。要想在微软能独当一面,必须是优秀博士生中最优秀的。

比尔·盖茨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学历,而否认学历无用。微软的做大做强,是因为微软囊括了世界上顶级软件人才,拥有由院士、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这些人,都是世界上优秀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

微软作为世界一流的公司,没有成片的厂房,没有机器轰鸣的生产线,看不到成群结队的员工,能看到的就是一个人脑,一台电脑。他们卖的就是知识,就是技术。在那些电脑后面的人,学历一个比一个高,成就一个比一个大。

每一位在微软工作的人,都清楚地意识到,今天,知识和智慧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再拿某一个没有学历还能成功的个案证明学历无用,进而放弃学习和深造,不但是愚蠢的,而且还是可悲的。

那些鼓吹学历无用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他们也能取得成功,但是他的成功需要一种巧合——天上突然掉下一块馅饼,正好砸进他嘴巴里的巧合。

即使真的有天才,这个天才如果后天不学习不思考,也不会做出突出的成就,依然会沦为平庸的人。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天才,只有高智商的人。再高的智商,后天不进行开发、引导和驾驭,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人们喜欢称谁为天才,那是他们只看到那个人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而没有关注他的努力和付出。

第二种鼓吹学历无用的人,他是通过死板教条的考试拿到了学历,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却没学会如何整合知识、运用知识。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当然这样的人也不会有人雇用,原因是他不能给雇主解决任何问题。

这样的人,自己不会运用知识,也不向别人学习怎么运用知识,自然不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成功,只有“阶段性”的成功。年轻人,只有取得了哪怕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都会深深感觉到自己学识的不足,知识的缺欠。越是取得大成功的人越谦虚,越如饥似渴地学习,就是这个原因。

有个年轻人问爱因斯坦:“您已经是物理学界的泰斗了,世界上几乎没人能超过你,你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呢?难道您还觉得知识不够用吗?”

爱因斯坦没有马上回答年轻人的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圈和一个小圈,对那个年轻人说:“现在,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物理知识是这个小圈,我所知的物理知识是这个大圈,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圈,它的周长短,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积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就少,而大圈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就多,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由此可见,知识不是无用,而是无处可用。有处可用了,自然就感觉缺乏。更何况,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靠专业知识,更要靠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知识。

比尔·盖茨肯定是哈佛大学的骄傲,因为他曾经是那里的学生,尽管他在哈佛就读时学的不是计算机,尽管他连本科的课程都没有修完。但是,作为真诚的比尔·盖茨,从未否认过哈佛对他一生的影响。

在攻读高学位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在某一领域已经非常成功的导师,非常聪明的同学,我们会生活在由聪明人组成的集体里。在这样的集体里,我们受到各个方面有形和无形的影响,是无法衡量的。受此影响下,我们才会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否定自己,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拿到高学位,是我们人生中这段时间的任务。如果我们在这段时间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就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个损失。

作为年轻人,正是学知识的好时候。我们应该利用人生这段最佳的学习时间,多学知识,能拿高学位就拿高学位。

10.甭想从卧室一步爬到天堂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当我20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改变这个世界;当我30岁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理想变小一点,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到了60岁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生活水平,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突然意识到:如果在20岁的时候,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世界上的事很多,但不外乎两种:我们想干的和不想干的,或者是我们能干的和不能干的。

遗憾的是,我们想干的往往是我们不能干的,我们能干的却是我们不想干的。结果便是,想干的一直没干成,能干的一直没干,导致我们庸庸碌碌好多年,不成一事,一事无成。

从生下来那一天起,总是有人告诉我们天堂是多么的美好。上帝对我们说,他的每一个子民都可以从卧室爬到美好的天堂里去。怎么才能从卧室到天堂?上帝说爬上去;至于怎么才能爬上去,他没说。

按我们对爬高要求的理解,从卧室爬到天堂得找个梯子。这年头,梯子不好找,即使找到梯子,也未必结实;即使有结实的梯子,还得靠对墙。这些都找到了,还得看我们的体力如何。

人生短短几十年,出名要趁早,发财要趁早。看着比自己还年轻的人,都已经在天堂里成为上帝的贵宾,我们能不急吗?

也许有人说,我们从卧室爬上天堂的梯子不是改变世界,也不是改变国家,而是去找一份好工作。希望自己在毕业之后,能进入一家知名公司,在优美的办公环境里,做着轻松的工作,并且拿着高薪高福利。这样的公司,就是自己的天堂。

我们的天堂最好像美国的微软公司一样,除了高薪不说,每位员工都有一间20平方米的单独办公室,任自己随意布置,没有任何规定。办公楼每一层都设置一间很大的咖啡厅,免费供应咖啡、乌龙茶、牛奶、可乐等多种饮料。如果员工还想吃另外的某一种,可以填单子,公司就去买。办公楼里有宾馆式的房间,里面日常用品、食品一应俱全,员工可以住在那里,而且是免费的。

员工个人的许多事情也由公司代劳。比如水电费缴纳,公司花钱请水电部门上门来收;员工有亲戚朋友来,公司花钱请服务公司去接站;员工要租房、买房,公司请房地产公司上门来服务,不成交,公司付给房地产公司中介费。

这样的公司不但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混迹职场多年的高级白领来说,都是天堂。很多年轻人怀着宁缺毋滥的想法,非世界500强不去,非知名大公司不就业。就算是屈就于中小公司,在职位上也应该是副总级别,有独立的办公室,有专车接送上下班。

暂不说这样的要求高不高,还是拿员工心里的工作天堂微软来说,微软像上帝一样给员工免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那么微软对员工是不是也有要求?当然有。世界上不存在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微软一样成立。

微软不是印钞公司,所有的效益都来自世界各个市场,自然就有一把最铁的“算盘”:微软公司是按分钟计算员工创造效益的,经理级别的每分钟要为公司创造50元利润,普通员工每分钟要创造10元利润。

一天以8小时计算,一周5个工作日,共计40个小时、2400分钟,即每周每个普通员工为公司创造利润24000元,每月利润96000元。这还不算加班。要知道,在大公司,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你有本事每年能为老板带来150万元的利润,而你要求的年薪是50万,恐怕没有老板会拒绝你。想赚钱的人不会把摇钱树栽到竞争对手的院子里。

公司给员工什么样的待遇,和员工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是成正比的。不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个体小公司,都是需要员工创造效益的,这一点全世界的老板都一样。没有效益的公司是无法存在的,更不用说和对手进行市场竞争了。

比尔·盖茨是慈善家,但微软不是慈善机构。微软要想在今天软件领域保持领先的位置,没有效益就是一句空谈,因为它必须有大笔的投入做支撑。比尔·盖茨说微软的优势只能保持18个月,就意味着每天微软都在海量地投入。这些投入都来自微软员工创造的效益。

比尔·盖茨在亚洲博鳌论坛上说过,我们微软成功的秘诀,一个是高素质人才,一个是低内耗。他讲的低内耗,肯定不是什么窝里斗,而是员工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微软从创建到现在,都坚持雇用最好的人。最好的员工,毕业学校、学历、专业成绩是必须参考的,同时在面试的时候,还要考核这个人的全方面素质,看他面对很困难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遇到没有办法的问题如何去面对。

想进入微软,或者想进入像微软一样的公司,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这样公司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能进入天堂的人,都是有资本进入天堂的人。我们没有进入天堂的资本,还想进,只有好好积累自己的资本。把实力的梯子靠在哪面墙上,都能爬上天堂,没有实力的梯子,肯定要从卧室跌进地狱。

11.接受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

接受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似乎不是话题的话题,值得放在这里探讨吗?当然值得。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在抱怨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抱怨就意味着厌倦或者憎恨,当然就无法谈到爱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了。

我们之所以厌倦这个时代和社会,因为感觉它不公平。这个时代为社会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无规则游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大伤脑筋。我们看不懂,读不透,在学校里曾经笃信不疑的东西,似乎全被否定。我们花大把金钱、时间和精力研读的专业知识,到头来也是百无一用。

在这个时代,我们走进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上早已经画好了一个个圈子,每个圈子都是壁垒森严,想成为圈子里的成员,好难好难,特别是拥有巨大利益的圈子。

尽管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恨这个时代和社会,原因有二,也很简单。一是我们只要活着,就脱离不了这个时代和社会;二是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就像我们的父母和家庭一样。我们即使不爱,也只有接受,别无选择。

接受一个时代和社会,必须要知道这个社会和时代的特点。那么,出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已经是21世纪了。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呢?

最明显的特点是,这个世界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面化、一体化,地域、国界、种族、民族的界线都在淡化。随着人口的增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科技迅速发展,个人接受教育程度加深,消费者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导致这个时代和社会在一定区域内的竞争空前惨烈。

只要我们步入社会,就会强烈地感觉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竞争,每一个人都在和我们竞争,而且还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和我们竞争。我们往往要面对不论实力、财力、势力远远高于我们的对手。

这个世界虽然是平的,但这个社会却没有公平可言。任何竞争,看似平等,其实都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我们竞争的是合力,不是体力和智力。

举个例子,同一个大学毕业的甲和乙。甲的父母是跨国公司的老总,乙的父母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两个人同在一个城市发展,谁的成功会来得更早一些呢?别以为富家孩子都是纨绔子弟,成功的父母更知道如何科学地培养自己孩子的素质。穷人家孩子的人格、性格存在缺欠的比比皆是。

甲,在城市里衣食无忧,有父母提供的财力支持,有父母承建的雄厚人脉关系,进可以创业,退可进大公司上班。只要他有理想有抱负,一切问题在他的面前都会很简单,他的飞黄腾达来得很快很早。

乙,在城市里除了一张证明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凭以外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上班工作赚来的钱,要支付高昂的城市生活费用,还得拿出一部分补贴贫困的父母。人脉存折从零开始积蓄,经验要靠时间去积累。他也许至少要奋斗10年,才会拥有甲毕业时的社会资源和财力。

在我们接触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开始,就要认识到,在和平年代,社会财富掌控在少数人甚至是几大家族手里。他们依靠财富的力量,随心所欲地制定各种游戏规则。我们在这个时代和社会上追求财富,在他们眼里犹如蚂蚁搬运食物一样。他们可以像对待蚂蚁一样对待我们。

如果把时代和社会比作棋盘,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棋盘上的棋子,总是被有形或者无形的手操控着。下棋的人把我们摆在什么位置,我们就有什么力量或者什么下场。

所以,我们从贫穷到富有、从弱小到强大,绝对是一个在夹缝中求发展的过程。就像一粒树种,要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得经历一次次干旱、狂风、冰雹、虫噬、刀削、斧伐等灾难。任何一次灾难都没有预知,都没有为什么。

万能的上帝把我们派到这个社会上来,就是因为社会还不完美,时代尚须进步。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就得担负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力越大,担负的社会责任也越大。

我们不论强弱、穷富,都是这个时代和社会中的一员,都承担着社会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在接受自己所在时代和社会的同时,先完善、壮大自己,再去完善这个时代和社会,并在此过程中,使自己获得成功。

惟有自己在某一点上成功,才会具有改变时代和社会的力量。

人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一个人成功与否,和他认识、接受、适应所在的时代和社会程度息息相关,同时又受时代和社会的制约,反过来又影响着时代和社会。

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年轻人很重要。要把成败得失看得淡一点,看淡,并不意味着作为弱者的我们就认命。而是要明白,在这个时代和社会,一切靠命运安排和一切靠自己努力,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世纪,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很多挫折、困难和失败。我们不要把失败和挫折当作一种惩罚,而要把它当作很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有失败,是因为我们要成功;我们有痛苦,是因为我们要成长。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经就时代和社会的问题,给年轻人提出一个忠告,他说:

“同这个时代的期望一样,我也要向今天各位毕业的同学提出一个忠告:你们要选择一个问题,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有关于人类深刻的不平等的问题,然后你们要变成这个问题的专家。如果你们能够使得这个问题成为你们职业的核心,那么你们就会非常杰出。但是,你们不必一定要去做那些大事。每个星期只用几个小时,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信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发现困难所在,找到解决它们的途径。”

“不要让这个世界的复杂性阻碍你前进。要成为一个行动主义者。将解决人类的不平等视为己任。它将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

因此,我们不但要接受这个时代和社会,还得去爱上它们,进而去改变它们。

12.别陷入和别人比较的陷阱

我们想一个问题:一只大象和一只麻雀,突然遇到蛇的袭击,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大象对付毒蛇的办法很简单,因为它的皮很厚,力大体重,根本不把毒蛇的攻击当回事。回过身,抬起粗有而力的大腿,对着毒蛇的头一脚踩下去,一秒钟都用不上,就会把粗大的毒蛇彻底消灭。

麻雀在草丛中觅食时,潜伏在草丛中的毒蛇猛地窜出来,偷袭弱小的麻雀,想一口就把它变成腹中之食。

麻雀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小而放弃反抗,它也不会展翅逃跑,更不会像大象那样轻而易举地把毒蛇解决掉,而是边躲闪边用爪子不停地拍击蛇的头部。麻雀的力量非常小,它的一次击打对毒蛇不会构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会激怒毒蛇向它发起猛烈的进攻。

麻雀一面躲避毒蛇的袭击,一面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而且只拍击一个点,最让人惊奇的是,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麻雀拍击1000多次后,毒蛇终于会无力地软瘫在草地上,被体重和力量小于自己很多倍的麻雀解决掉了。

同样是对付一条蛇,大象和麻雀有着不同的方法,结果是一样的。麻雀要比大象麻烦得多,费时又费力。但是,麻雀是没办法和大象比较的,它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赢得战斗。原因只有一个:它是麻雀不是大象。

如果麻雀非得像大象那样对付毒蛇,结果只能成为毒蛇的腹中之食。

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个故事,意在提醒现在的年轻人,我们来到社会上打拼,千万不要掉进和别人比较的陷阱之中。人与人即使在同时做同一件事,有的人一蹴而就,有的人就得费尽周折;有的人一个电话就能解决,有的人踏破铁鞋也毫无进展。

人比人得活着,货比货得留着。同样为人,成长环境、聪明才智、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人脉关系都是有区别的,不能比较。别人能做的事我们未必能做,我们能做的别人未必能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没有可比性。

比较,会使人丧失理智,变得疯狂,最终不但不会以适合自己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反而在比较的陷阱中忘记自己是谁,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往哪里去。

社会上,公司中,比较是无时不在的。也可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

同行业,不同的公司比的是谁的产品更先进,更廉价,更人性化,服务更周到,谁的服务范围更广。这样的比较是应该提倡的,结果是逼迫公司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把服务质量从让顾客满意提升为让顾客感激,最终结果是公司与消费者共赢。

在一个公司里,同事之间也会存在比较。他们应该比较谁在公司成长的速度最快,谁的解决能力最强,谁为公司创造的效益最多。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会这样比较,他们会比较谁干得最少拿得最多,谁进公司时间短提升得最快,谁住的房子最大,谁开的车最好。即使自己是一个麻雀,也希望像大象一样,轻而易举地获得自己的战利品。

现在的社会中人,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浮躁,都是比较惹的祸。特别是年轻人,无时无刻地不在与别人比较之中,进而变得盲目、盲从,不读到博士不会罢休,不是世界500强的公司不去,年薪少于5万美元不做,房子不在交通高网、少于100平方米不买,男人没车没房子不嫁,女人不漂亮不娶……

在比较中,自己的眼里全是别人,而且别人都比自己优秀,都比自己活得好。于是乎,只要有一家公司开出的薪水比自己所在的公司高,不管那份工作适合不适合自己,那个公司的文化适不适合自己,转身便去;只要一个行业比自己所在的行业赚钱,想改行就改行。

看别人做生意发了财,也不看自己适不适合做生意,随便找个地方开张营业;看别人当演员一夜成名,也去电影厂门口守候……

其实,在现在这个多元化、多途径成功的时代,作为年轻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和别人比较。没钱的和有钱的人比物质上的消费,只会使自己不断地透支信用卡;没能力的和有能力的比,只会在成功的路上使自己更加自卑。

年轻人一旦陷入比较的陷阱中,就会找不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和成功的空间。结果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想做的事情没做成,不该做的事情做得很失败。

微软是人才济济的公司,但是这里不存在盲目的比较。每个人,无论是新加入的新员工,还是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都对自己的人才类型、特长资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定位。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研究工作的人员,以自己能在世界权威杂志上发表重量级的论文为荣耀;做测试的,以找到隐蔽的“臭虫”为成功;做支持工作的人,以帮助客户及时解决问题为骄傲。在这个团队里,没有最好,只要更好。

微软作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实力的公司之一,要问它的成功秘诀,恐怕就是它没有和其他国际大公司比较。世界上很多大公司,最起码要发展几大产业,以“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名义,什么赚钱干什么,哪里有钱就往哪里去。

微软没有和那些大集团比较,没有那么做,她只做自己最擅长的软件开发。比尔·盖茨认为,能把软件做好,就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

作为年轻人,羡慕别人可以,但是不能和别人盲目比较。我们生在地球上,自然就得用脚走路,明白自己是谁,要干什么,要到哪里去。能搞清楚这三个问题,就已经进入准成功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