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精读书系(套装8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他人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大意】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他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反躬自省的功夫,也是今天我们仍然倡导的思想修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之难的,正如孔子在《公冶长》篇里所感慨的那样:“已乎矣,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能够“躬自厚”的人很少,往往倒是“厚”责于人的多。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一切错误推给别人,这又怎么能和别人交往呢?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才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要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才能让别人喜欢,才能很好地和别人交往。

为了鼓励别人的热情,赢得人们的忠诚,就应该和人们共享荣耀:他们胜利时,奖勉有加;出现过失时,替他们承担责任,先批评自己。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当我们出现在陌生人面前或者想要把自己的新思想介绍给熟人时,往往要面临怎样去消除与他人之间的隔阂问题。这时,拿自己开涮,就是有用的一招。

被选为新泽西州州长的威尔逊,在“纽约南社”举行的一次午宴上,主人把他介绍成“未来的美国大总统”,这自然是对威尔逊的一种恭维。威尔逊讲了几句开场白后,针对这个抬举开起了玩笑:“我感觉自己在某一方面——我希望只是在这方面——类似别人给我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接着他讲了一件趣事:一次,也是几个朋友在一块儿聚会。当时有个朋友想挑战一下一种有名的威士忌——“松鼠”酒,之所以取名“松鼠”,是因为据说凡是喝了这种酒的人都会爬树。结果,有位先生喝得太多了。当大家一起去搭火车返回时,他竟把方向给弄反了——本来他应该往北走,却坐上了往南的火车。他的伙伴们想把他弄回去,就打电报给列车管理员说:“请把那个叫约翰逊的小子送到往北的火车上来,他喝醉酒了。”没想到立刻就有了回电:“请说得详细点。这车子里有13个这样的人——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

说完这个故事后,威尔逊幽默地说:“我现在倒确实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却不能——像那些先生一样——确定我的目的地在哪儿。”听众们哄堂大笑。紧接着,威尔逊又讲了另外一个令人捧腹的滑稽故事,听众们被他彻底征服,从而调动起了大家欢快的情绪。

威尔逊的讲话之所以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因为他抓住了大家的心理:当说笑话的人拿自己打趣时,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大笑特笑,听众认为这种笑话是值得一笑的。然而,威尔逊的目的并不仅仅满足于博人一笑。实际上,他是用了一个最有力量的方法——以牺牲自己的“自我”为代价,把别人的“自我”抬高——来消除一些固有的嫌隙,获取人们对他的支持和帮助。当时,在听了故事而发笑的人中间,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自身所产生的变化吧。但事实就是,他们立刻对威尔逊产生了好感。

这种处世策略对我们大有裨益,但我们常常忽略了它,而许多有能力的人往往利用这种策略而得到显著的结果。

在华盛顿,副总统道斯曾用了很多种策略来吸引群众,获得很高的声望。因为这一点,他使自己担任的原本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工作变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职务。他所用到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在演说时常常说一些做副总统时遇到的好笑的故事”。

菲斯克牧师有一天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布道使听众们前所未有地心悦诚服,他自己都为此感到奇怪。在另一次布道中,他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这是因为他开场无意中说了些牧师们的“短处”以及牧师们的“装模作样”使许多人不愿意去教堂之类的话。到后来,每当他说起“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字未必常常真实”“宗教的口头禅也不过是口头上喊得起劲”“牧师们并没有得到有益的批评和指正,实在是危险之至”等诸如此类的话时,听众的反应都是出人意料的好。这位聪明的牧师正是用这种有意批评自己的态度抓住了听众。

这种有效的策略,平庸之辈是不敢采用的。他们只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如何的聪明能干,对身边的人则经常地给予嘲笑。可是,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必定眼光高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在于控制别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自己的感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带给他人的感觉如何!优秀人士在谈起所取得的成就时,总是归功于周围的人,自己则谦逊地退避一旁。

自己打趣自己或是自己批评自己,是培养领袖风范最有效的办法,它不仅能获得别人的注意和好感,还可以消除仇敌的怨恨。

后来成为《考利欧周刊》发行人的贝克,在他还是一名商店经理时,曾收到手下一位推销员寄给副经理巴腾的一封信。由于当时巴腾不在,而他们平时又常常互相拆阅各自的商业信件,于是贝克就拆开看了那封信。在这封信里,推销员的意思就是,他认为贝克是个无用的经理,自己对他没有一点儿好印象,也不觉得值得自己尊敬,希望副经理巴腾能够取代贝克的位置。

由于平时巴腾和那位推销员关系比较亲近,所以这封信虽然言辞激烈,也并不太让人吃惊,真正让人吃惊的是贝克本人对待此信的态度。贝克读了这封挑衅自己的信后,就带着信一直跑到老板纳勃——《考利欧周刊》以及许多其他产业的投资人——那里,说:“你看我是一位多么出色的经理啊!我带出了这么好的一位副手,连我雇用的推销员们都以为他超过我了。”看了这封信的贝克竟然没有一点恼怒,也没有一点嫉妒——只感觉到一种骄傲,为自己的副手是个能干的人才而骄傲。就这样,贝克把一块碎砖变成了花球。

那些久负盛名的成功人士也常常会这样做。对于手下的聪明能干,尤其是某些方面强于自己的人才,他们就用这个办法去拉拢和操纵。至于那些庸人们,他们根本就不会懂得这一道理。他们一定要把自己看得非同小可,希望从头到尾自己就是全部工作的主体,还动不动就对能干的下属嫉妒不已——实际上也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被人看重所致。可是,真正的大人物眼光长远,满足一己的虚荣对他们来说远不如结果重要。

当你选择助手和朋友时,要时刻准备着牺牲自己的虚荣心:努力去发掘那些在某一方面可能比你能干的下属——即便他们已经有所觉察甚至因此对你不敬;你应选择你所称颂和看重的人来做朋友。

说到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很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落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