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从三首诗词,看曹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毛泽东主席在游北戴河期间,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写的是大破乌桓后凯旋回朝之际,途经渤海口,乘兴东临碣石的曹操。此时的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由于电视剧《三国演义》对曹操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大家对于这位曹魏的奠基人似乎是既熟悉又陌生。
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如何评价曹操的一生?或许,这些问题让我们难以回答。我们不妨从曹操的三首诗词入手,由诗词去窥探他的心路历程。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关东联军为了讨伐董卓而齐聚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孟州西南),然而却各怀鬼胎,钩心斗角,甚至互相攻伐。更令人伤心的是,因为连年的战乱使士兵长期不能解甲,身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露于野,无人收埋,千里没有人烟,也听不到鸡鸣。能存活下来的太少,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发觉曹操他憎恶各地豪强的钩心斗角,怜悯无辜死难的百姓。试想一下,一个具备这样情怀的人,又有多少人会将他和后世人们口中的“奸雄”形象相联系。
翻阅曹操的早年事迹,他给后人的最初印象是一个“侠义昭彰,恪尽国事”的正直形象。
公元174年,年仅19岁的曹操凭“举孝廉”进入了官场,当时的他因为出身被士族子弟蔑称为“阉宦之后”。当时东汉经历两次“党锢之祸”后,士族和宦官俨然成了一对死敌。在这样尴尬的境遇中,曹操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重大的抉择。这一抉择让他与宦官集团彻底割裂开来,而这件事便是“棒杀蹇图”。
这一年,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作为东汉都城,是王公贵族聚集之地。这些王公贵族不把王法放在眼里。曹操一上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告谕“有犯禁者,皆棒杀之”。而当时受汉灵帝宠幸的宦官是蹇硕,而蹇硕的叔叔蹇图便因此在洛阳肆意妄为。一日,蹇图违禁夜行,被曹操逮了个正着,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大棒打死。至此之后,史载“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有人说曹操此举是“沽名钓誉,故意谄媚士族”,也有人说曹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这件事上,曹操确实是做到了秉公执法。当然,曹操也付出了代价,他被汉灵帝贬到地方做县令去了。
一晃十年,曹操迎来了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东汉王朝的主要矛盾从宦官与士族的对垒演化成董卓控制下的朝廷与各地豪强之间的矛盾。而这一次,曹操选择站在了各路豪强一边,他改名易姓逃出京都洛阳。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讨逆行动”却渐渐演化成各豪强之间的“钩心斗角,互相吞并”。在讨伐董卓期间,各豪强置酒高会,在董卓撤退至长安后,各豪强更是放弃追击。而当时敢真正追讨董卓的也只有曹操与孙坚二人,历史上没有“温酒斩华雄”,也没有“三英战吕布”。斩华雄的是孙坚,追击董卓的是曹操。
直到有一天,高举“义帜”的曹操开始转变,时势让其世故,那么历经千帆,彼时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袁氏残余及乌桓后,在返途时所写。人到中年,功业已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更何况是曹操。回顾往昔,自关东军讨伐董卓后,曹操一路歼灭群雄,破陶谦,荡袁术,擒吕布,逐刘备,收张绣,破袁绍,渐渐将一个破碎的北方重新捏合成了一个整体。
这个时期的曹操相比自己年轻时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如果说年轻时的曹操是一个“满腔义气”之人,那么,此时的他渐渐变成为了实现一些愿景而不择手段。
此时,有一件事足以看透曹操的本性,那就是“屠戮徐州”。“徐州屠城”的起因是曹操的父亲曹嵩为躲避战乱,来到徐州避难。然而,他却被徐州牧陶谦手下杀害。当时刚刚入主兖州的曹操雷霆大怒,即刻点齐兵将东征徐州,以报陶谦等人的杀父之仇。史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琊,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寥寥百余字将这场残酷的屠杀勾勒得淋漓尽致。曹操为何要讨伐徐州,为何要屠城?有的人将他“报父仇”剔除开来,认为这是曹操对外扩张的一个必然结果,“屠城”恰恰体现了曹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知,曹操年轻时的兵戈争鸣、气吞天下之势已经大减,取而代之的则是壮志难酬的落寞和对余生之福的诉求。
要说的是,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有着不同的心路历程。青年时仗义、悲悯的曹操也许因为关东军的各怀鬼胎,而变为世故、狠辣以谋取天下的中年曹操。而中年时期的曹操同样会因为赤壁之战的失利而反思自己,进而蜕变为暮年尽弭刀兵。日出入安穷?时势不与人同。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曹操也不例外。理解了这些,我们似乎明白了,当初感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曹操与屠杀徐州城百姓不眨眼的曹操终是一个人。
晚年的曹操被人们诟病为又一个王莽。王莽因为篡汉,历来被后人唾骂。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白居易对王莽评价。白乐天肯定了周公,否定了王莽。王莽上位后的改制更是造成天下大乱。王莽改革币制,使得百姓手中的钱越变越少;恢复井田制,招致朝野一致反对,各地纷纷起义,使新朝最终走向了崩溃。
相比王莽,曹操实际并没有自己登上帝位。严格地说,曹操的反面形象更多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而被固化。在电视剧《新三国》中,曹操对自己评价有句台词:“昨日世人看错了我,今日他又看错了,也许明日还会看错。但我终究是我,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