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道一切的答案:从一到无穷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神秘的

我们现在来做几道更难的算术题。2乘2等于4,3乘3等于9,4乘4等于16,5乘5等于25。因此,4的平方根是2,9的平方根是3,16的平方根是4, 25的平方根是5[21]

那么,一个负数也有平方根吗?类似 -5或 -1这样的表达式究竟是什么含义?

如果你试图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揣摩这个问题,无疑会得出结论:上述这些表达式毫无意义。在此不妨引用12世纪数学家婆什迦罗(Brahmin Bhaskara)的话:“正数的平方和负数的平方都是正数。因此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正一负;负数没有平方根,因为没有数的平方是负数。”

不过数学家们都是些固执的家伙,如果公式中不断冒出一些看似没有意义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赋予它们意义。负数平方根的身影的确无处不在,无论是以前占用数学家精力的简单算术里,还是在20世纪相对论框架下的时空统一的问题里,它总是会出其不意地冒出来。

第一个把看似无意义的负数平方根写进方程,并记在纸上的勇者,是16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Cardano)。在讨论能否把10拆分成两个乘积等于40的部分时,他表示,尽管这个问题得不出任何有理数解,但人们还是可以把答案写成两个不可能存在的数学表达式:[22]

虽然卡尔达诺认为这些东西毫无意义,是虚构的、想象的,但他还是把它们写了下来。

尽管负数的平方根是假想出来的,但既然有人写出了这些数,那么把10拆分成乘积等于40的两部分,这个问题也随之得以解答。卡尔达诺的破冰之旅,让负数平方根得名“虚数”(imaginary numbers)——卡尔达诺使用的修饰词,随后却被众多数学家越发频繁地使用。不过他们在使用虚数时,总是有所顾虑,也会找各种借口给自己开脱。

我们在德国著名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出版于1770年的代数著作中,发现了大量虚数的应用,不过他也在附言做了解释:“所有像这样的表达式都是不存在的,或称之为虚数。因为它们代表了负数的平方根,这些数既不是零,也不是大于或小于零的数,所以说它们是虚构的,是不存在的。”

尽管伴有这些说词,虚数还是迅速成长为和分数、根式一样必不可少的数学元素。如今,如果不能使用它,几乎是举步维艰。

可以说,虚数家族是正常数字(我们称之为实数)虚构的镜像。就像人们以1为基础来构造所有实数一样,我们也可以将(通常记为i)作为虚数单位,构造出所有虚数。

不难看出,,,诸如此类。这样一来,每一个普通的实数都会有与之对应的虚数。人们还可以把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独立的表达式,如,这种混合的表达式通常被称为复数。

自成功踏入数学王国的两个世纪以来,虚数身上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且不可信的面纱,直至两位业余数学家为它赋予了简单的几何学解释之后,这层面纱方才褪去。这两个人就是挪威的测绘员韦塞尔(Wessel)和巴黎的会计师罗伯特·阿尔冈(Robert Argand)。

根据二人的解释,像3+4i这样的复数就可以用图10来表示。其中,3对应于水平方向上的坐标,即横坐标,4对应于垂直方向上的坐标,即纵坐标。

事实上,所有实数(无论正负)都可以表示为横轴上的点,而所有的纯虚数都可以表示为纵轴上的点。比如说,当我们把横轴上代表实数3的点乘以虚数单位i,就会得到纯虚数3i,而它必然会落在纵轴上。因此,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讲,用一个数乘以i,相当于让它对应的点在坐标轴内逆时针旋转90度。(见图10)

图10 用坐标表示数。

如果我们把3i再乘以i,就必须将它再逆时针转90度,这样得到的点就会重新回到横轴上,但它如今位于负数那一侧。因此,

3i×i=3×i2=-3,

i2=-1。

如此一来,“i的平方等于-1”这种表述,就比“旋转两个90度(两次都是逆时针旋转),转到相反的方向”要好理解得多。

当然,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复数,3+4i乘以i,就会得到:

(3+4ii=3i+4i2=3i-4=-4+3i

从图10中可以立刻看到,-4+3i刚好是3+4i这个点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得来的。同理,一个数乘以-i就等于它绕原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这个也可以从图10上看出来。

如果你依然觉得虚数有些神秘难懂,或许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简单实用的问题更深入地了解它。

一个年轻的冒险家在曾祖父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羊皮纸,上面记录着一段文字,讲述了在某地埋藏着宝藏:

“航行至北纬_____,西经_____[23],你会发现一座荒岛。岛的北岸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地,上面立着一棵孤零零的橡树和一棵孤零零的松树[24]。在那里,你还会看见一个古老的绞刑架,我们曾在那里绞死过叛徒。你从绞刑架出发,数着步子走到那棵橡树旁。走到橡树的位置向右转一个直角,然后再走同样的步数,在这个位置钉一根桩子。现在,回到绞刑架处,数着步子走到松树旁。在松树那里,向左转一个直角,走同样的步数,再把另一个桩子钉在地上。宝藏就在两根桩子的正中间,挖出即是。”

羊皮纸上的指令清晰明确。于是,我们的这位年轻人租了一艘船,驶向南方的海域。他找到了那座岛、那块地、那棵橡树,还有那棵松树,但令他悲痛欲绝的是,绞刑架早已不见。那份藏宝图年代久远,由于风吹日晒雨淋,木头早已腐烂在泥土里,就连它原本的所在地也没留下任何痕迹。

这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陷入了绝望,他愤怒地在岛屿上到处乱挖。但是,所有的努力都徒劳无功,因为这座岛实在是太大了!最终,年轻人空手而归,而那些宝藏也许还原封不动地埋在岛上!

真是个悲惨的故事。不过,更悲惨的地方在于,但凡这个小伙子了解一些数学,尤其是了解虚数应用的话,他完全有可能找到宝藏。现在,就让我们来为他寻找到图上的宝藏吧!可惜的是,这对他而言早已于事无补了。

图11 虚数寻宝之旅。

我们把整座岛想象成一个复数平面。穿过两棵树的位置先作一条轴线(实轴),再以两棵树的中点为原点,垂直作另外一条轴线(虚轴),就像图11中画的那样。我们把两棵树距离的1/2作为实轴的单位长度,因此我们可以说,橡树在实轴上的坐标是-1,松树的坐标是+1。因为不知道绞刑架在哪里,所以我们用希腊文字母Γ(大写的γ)表示它的位置,因为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绞刑架。由于绞刑架不一定落在两条轴线上,所以我们必然要把Γ看作是一个复数:Γ=a+bi,其中a和b的含义参照图11所示。

现在,我们按照上面所说的虚数乘法规则,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如果绞刑架的位置是Γ,橡树的位置是-1,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可以表示为(-1)-Γ,即-(1+Γ)。同理可得,绞刑架和松树之间的距离是1-Γ。根据虚数乘法的法则,为了将这两段距离分别按顺时针(向右)和逆时针(向左)转一个直角,我们需要将这两个距离分别乘以-i和i,以此求出两根桩子的位置:

第一根桩子:(-i)[-(1+Γ)]-1=i(1+Γ)-1

第二根桩子:(+i)(1-Γ)+1=i(1-Γ)+1

既然宝藏是在两根桩子的中间,那么我们必须找出上述两个复数之和的一半,从而得到:

现在可以看到,用Γ表示的绞刑架位置在计算过程中被消掉了,不管绞刑架在哪里,宝藏一定在+i点。

所以说,如果我们的年轻冒险家会做这道简单的数学运算,他就不需要把整个岛底朝天地挖上一遍,直接在图11画叉的位置挖掘就可以找到宝藏。

如果你仍然不相信不知道绞刑架的位置就能找到宝藏,那么你可以在一张纸上标出两棵树的位置,随意假设几个点当作绞刑架,再按照羊皮纸上的信息寻找宝藏。最后,你总是会来到相同的位置,而这个点就在复数平面+i所在的地方!

利用-1的平方根这个虚数,我们还能找到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宝藏,那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三维空间可以和时间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符合四维几何学规律的四维图景!这个问题,我们会在接下来几章讨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及相对论时再做展开。


[1] 为了佐证这一点,我再讲一个故事:一群匈牙利贵族在阿尔卑斯山脉登山时迷了路,其中有一个人拿出了地图,仔细钻研了好久,兴奋地大叫:“我知道我们在哪儿了!”“在哪儿啊?”“看见那边的那座大山了吗?我们现在就在它的山顶上。”

[2] 这个名词从旧荷兰语衍生而来,历史上曾用来指代“科伊科伊人”。因含有冒犯性,现已不建议使用。——编者注

[3] 以目前最大的望远镜所能探测到的全部宇宙空间计算。

[4] 阿基米德记数法的每一阶都是前一阶的一亿倍。——译注

[5] 希腊单位脚尺(Stadium)相当于606英尺6英寸,或188米。(Stadium这个词的另一个含义是体育场,传说古希腊建造体育场时,以赫拉克勒斯的脚来丈量,足足有600脚,因此得名。——译注)

[6] 用我们现在熟悉的记数方法表示,这个数字是:一千万 第二阶单位 第三阶单位 第四阶单位(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第五阶单位 第六阶单位 第七阶单位 第八阶单位(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或是简单记为1063(即1后面63个0)。

[7] 根据2018年的观测数据,宇宙的观测半径在470亿光年左右,折合成英制约为3×1023英里。——译注

[8] 聪明的宰相要求的麦粒数可以写作:1+2+22+23+24+……+262+263。代数里将一系列以相同倍数(这个故事中的倍数是2)依次递增的数字叫作等比数列。可以证明,等比数列中所有数字之和,等于公比(此处是2)的项数次幂(此处是64)减去第一项(此处是1),再用这个结果除以公比减去1而得到的数。可以表示为:,得出结果就是18,446,744,073,709,551,615。

[9] 蒲式耳是欧美通用的容量单位(常用来计量农作物),美制的1蒲式耳约等于35.2升。——译注

[10] 摘自W. W. R.鲍尔,《数学游戏与欣赏》(Mathematical Recreations and Essays,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纽约,1939)。

[11] 如果我们只有7个圆盘,需要移动的次数就是:1+2+22+23+……26,或是27-1=2×2×2×2×2×2×2-1=127。如果移动的速度足够快,且中间没有犯错,完成这项任务大概需要一个钟头。如果是64个圆盘,所需的移动总次数就是:264-1=18,446,744,073,709,551,615次,这与西萨·班·达依尔要求的麦子数目一样多。

[12] 作者似乎是将闰年多出的天数折合进了每一年,一年取365.25天作为近似值。——译注

[13] 这段内容从未正式发表过,希尔伯特甚至没有将它写成文字,但它流传甚广。引自R.柯朗,《大卫·希尔伯特轶事全集》。

[14] 因为我们假定线段的长度是1,所以这些小数全都比1小。

[15] 比如0.735106822548312……这个数我们可以拆分为0.71853……、0.30241……和0.56282……。

[16] 埃拉托色尼(约前275—前193)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

[17] 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33—1996)于197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很大的一步。

[18] 简单来说,一个数的自然对数近似等于它的常用对数乘以2.3026。

[19] 小学几何课堂里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译者注)为其提供了证明:32+42=52

[20] 利用丢番图的普遍规则(找到两个数ab,满足2ab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然后令, , ,用简单的代数计算便可证明),我们能够创建一个满足条件的表格,开头几行如下:32+42=52(埃及三角形) 52+122=132 62+82=102 72+242=252 82+152=172 92+122=152 92+402=412 102+242=262

[21] 其他数字的平方根也不难计算,例如……,因为(2.236……)×(2.236……)=5.000……;=2.702,因为(2.702……)×(2.702……)=7.300……。

[22] 证明如下:,且

[23] 为避免泄露天机,此处隐去了文字里的经纬度。

[24] 出于相同的考虑,树的种类也做了调整。一座藏有宝藏的热带岛屿上显然应该生长着许多其他类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