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复利:用经济学思维谈爱与亲密关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爱的反义词是鄙视

爱的反义词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爱的反义词是恨。另一些人说不对,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淡,是漠然。我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也不是淡,是鄙视(despise)[58]。鄙视同时包括轻蔑(contempt)和厌恶(disgust)两重意思,轻蔑是觉得对方低我一等,厌恶则是觉得对方丑恶。

鄙视是最能毒害婚姻关系,或者说毒害所有人际关系的。约翰·戈特曼写过可能给婚姻带来致命伤害的“四骑士”:“这四位骑士会按照下面的顺序依次闯入婚姻的心脏地带:批评、鄙视、辩护和冷战。……任何形式的鄙视(它是四位骑士中最坏的)都能毒害夫妻关系,因为它表达了人的厌恶之情。让配偶知道你讨厌对方,实际上并不能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鄙视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冲突,而不是和解。”[59]

鄙视人的时候不把人当作人,不能领略对方的美,也不会去守护和成就对方的美,反而是在获得自负感的同时完全拉开和对方的心理距离。

*

人们经常会想去追问“他到底爱不爱我”。其实想要得到答案有个办法,就是把问题换成“他有没有鄙视我身上哪一点?而那一点是我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吗?”如果他鄙视你身上某个缺陷,而你又无法改变它,那么朋友,劝你放弃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梁璐鄙视祁同伟的出身,而这是祁同伟无法改变的,因此注定他们就是一段孽缘。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两组问题不完全等价呀?事实上,当一个人需要问对方你到底爱不爱我的时候,答案一般都是不爱。电视剧《天道》中,主人公丁元英说:“只要是需要证明的感情就有错误。”如果是真的爱的话,他应该是可以感觉到的,是不用这样提问的。所以他想问的其实是:你未来到底有没有可能爱我呀?

恨和爱是对立统一的,可能相互转化,所谓由爱生恨,由恨生爱;淡是爱到尽头后的归零,总还是有旧情复燃的可能;而鄙视是不可能转变成爱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单恋王语嫣,游坦之单恋阿紫。两个人都非常痴情,为什么结局不同呢?正是因为阿紫鄙视游坦之,而王语嫣并不鄙视段誉。

*

人为什么会有鄙视呢?鄙视源自人那与生俱来的孤独。弗洛姆写道:“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60]要克服孤独感必然要去和他人建立关系。有两种选择:一是建立爱的关系,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二是建立鄙视链,试图由被鄙视者反衬出自己的定位。

鄙视和物化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鄙视人的时候不把人当作人,不能领略对方的美,也不会去守护和成就对方的美,反而是在获得自负感的同时完全拉开和对方的心理距离。鄙视不是一种天然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反天然的。我们不仅在动物身上看不到鄙视,在小朋友那里也看不到鄙视。鄙视是在社会中后天习得的,是这个社会之殇。马克思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61]

为什么鄙视在持续增长呢?有个词叫“累觉不爱”。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面前,我们的心力太涣散。爱比鄙视需要更多的心力。每个人都会在一些场景下有鄙视,不论显性的或隐性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尤其在我们处于心力稀缺状态的时候。鄙视就在我们的身边,在美国的种族间,在印度的种姓间,在中东的宗教间。比如要理解日本就需要理解它的文化中鄙视和反鄙视的怪圈。[62]国内之前有一些社会现象,往往被总结为仇富。其实老百姓们愤慨和反对的都不是富,而是少部分人由富带来的鄙视。

而另一方面,即使付出代价,也要对鄙视说不,正是人类独有的最可贵的品质。想想那些最伟大的人,马克思、甘地、曼德拉等,他们的毕生事业都是在反对鄙视。

*

爱和鄙视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大的区别在于,爱的关系是直接的“人—人”关系,而鄙视关系总是要通过物的,是“人—物—人”关系,鄙视总是需要一个逻辑:我有它,你没有它,所以我鄙视你。正因为鄙视不是天然的,我们总是需要去找一个理由。

然而大美是绝对的,因此它已经脱离了因果。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63]同样地,《大话西游》中的台词:“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真的需要吗?”真正的爱脱离了因果,不需要理由。爱就是一个直接的“人—人”关系。我爱他,不需要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