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黄帝内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跟着《黄帝内经》学养生

治未病是最好的防病之法

《内经·素问》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并不是说中医不接受治疗已经发生的各种疾病,而是强调要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发生的疾病上。

《内经·素问》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等到病已形成再去用药,乱已产生才去治理,就好比渴了才去挖井,要打仗了才制造兵器一样,岂不是太晚了吗?所以要“不治已病治未病”。

其实,人每病一次,就会给身体造成一次伤害,而这个伤害在病愈后看似已经消失,但实际上它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阴阳失衡和看不见的虚损。就好比一辆汽车,每修理一次,它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总体性能都会不知不觉地下降,不管怎样修理,换上多好的零件,配置永远都比不上原装。聪明的爱车人,会加强日常保养,不让汽车出问题。人体也一样,与其等有病后抢救治疗,不如在没病前就进行身体保养。

防微杜渐,有病早治

如果从现代词汇中选出几个最时髦的词语,“亚健康”必定是其中之一。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而这个状态,正是大多数现代人身体状况的真实写照。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但是它离疾病更近。从《内经》的角度看,亚健康属于未病中“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阶段,处于健康与已病之间的阴阳失调临界状态。

所以,处在亚健康状态中的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得病。于是,感冒发热成为常事,鼻塞喷嚏形影不离,稍稍吃多些就会腹胀。按中医观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只要及时调整,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

天人相应,因时顺养

《素问》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体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所谓“四时之法成”,是说人们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这句话直接地点出了贯穿整部《内经》的“天人相应”思想。

什么是“天人相应”?说得通俗点就是,天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与天地大自然的运动变化息息相通,与天地大自然的存在形式和变化规律息息相应。因此,养生的时候,一定要“因时顺养”,跟着大自然的节律走。

天人相应的饮食观

人体的饮食也应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比如辛辣食物对祛除寒湿有益,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可适当多吃,而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不宜多吃。在冬季,人们常吃红焖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来增强机体御寒能力。而在夏季,人们常饮乌梅汤、绿豆稀粥等食物,可以起到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阴阳调和,百病无从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意思是说,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保持相对平衡,才能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句话是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高度概括,也是养生治病的目标和根本法则。

这里所指的阴阳,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气、血与津液。气就是推动人生理活动的一股力量,也可以理解为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血和津液就是人体内的各种液体,它是流动的、有形的。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比如说,气能生血,血是由气运化水谷精微而生成的;反过来,人体若是得不到血液的滋养,气也会出现不足。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是一个和谐的关系。但是,如果阴阳出现“失度”“失时”“失序”“错位”等,这时候阴阳就失调了,于是疾病也就产生了。因此,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失调。所以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因人制宜——养生之法因体质而异

人与人的不同,最主要表现在体质上的不同。《内经》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人一起在河边走,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很冷,二人都冻得直哆嗦。但是,爬上岸来以后,体质强壮的人只要活动一下,气血就运行开了,不会有什么事;而体质弱的那个人气血不足以抗拒寒冷,就会因此生病。

《内经》将人按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又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将每类再一分为五,总结起来共25类,认为不同类型的人在体貌、性情、饮食、行动以及易患疾病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在养生保健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养生三大法宝——精、气、神

“精”是身体的根本

《内经》中说,我们的父母结合生下了我们,构成我们人体的就是精,它在人出生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精藏在肾中,因此又叫肾精,是从父母那儿遗传下来的。

养精妙招:可以经常进行经络按摩,尤其是按摩腹部的气海(见225页)和命门(见217页)。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直至这两个穴位发热、温暖。

“气”是维持生命的动力

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承担着维持各脏腑器官活动的重任。气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

补气妙招:补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和按摩。艾灸的时候可选择身体上的强壮穴,如足三里(见170页)、三阴交(见175页)和涌泉(见174页);按摩的时候可重点按摩肺经上的穴位,如太渊(见117页)、侠白(见221页)。

“神”是生命的体现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内经》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在人体居首要地位。

养神妙招:可以通过静坐、吐纳、调息、服气,或者适当调理精神状态等方法,以达到促进神气入静的作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季节节气的变更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差异,这种变化往往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人体,人体与四时之间有一个相应的关系。另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它认为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人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