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日常

第二天一早,

关羽早早的起来,在庭院里练武,练练力气,练练招式,环首刀挥舞的密不透风,快准狠。

然后来回练了几趟,又把环首刀换成长矛,刚开始大开大合,长矛用的那叫一个猛。然后渐渐收敛动作,一点点的开始放精准,打精妙,练的是稳和准。

至于狠不狠,配上关羽的力气,四米多长的大矛用起来,那绝对是碰到了就要骨断筋折,哪里需要刻意练狠呢?关羽早就够狠了。

董良这时候也起来了,古代娱乐节目少,他睡的也早,最近也是累了,饱饱的睡了一觉,起来天还很早呢。

所以说,只要早睡,总是能早起的。

他也不靠近关羽,在院子的边上先跑跑跳跳,做做体操活动活动。等热完身了,又去拿石锁练了练力气。

他前世也没有锻炼的习惯,总是坚持不下去,但是来到这里了,闲着也是闲着,没有电子设备牵着,实在感觉无聊的发慌。

锻炼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练练也好。练了会力气,开始练剑,按记忆先走了两趟,这是前身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技艺了,不能白白浪费了。

走了几趟套路,又按照自己在后世的理解,把基础招式练一练,这一练就是半个时辰。

话说这汉代文人身体素质真不错,董良想起来自己以前玩室友参加漫展买的铁剑,挥舞了三四十下,肌肉疼了三四天。

关羽起的早,已经差不多练完了,又看董良练剑练的认真,有心指点一下。

提了木刀木剑来,“来,我陪你练一练。”

董良放下铁剑,接过木剑,也不怕是关羽,反正又不会真的打死。

心里还有些小期待,毕竟哪个男孩子没有一个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小时候要有削的这么好的一把木剑,放学路上,绝对不会有任何一根超过二十公分的杂草能幸免于难。

这接受关羽的指点,也算是接受武林高手的私教课了。

两人拿着木头兵器,对立。都摆好架势,关羽也不因为自己武艺高,而背着手说让你一只手的蠢话。

双手抓住刀柄,认真的对着董良。

董良拿着剑,不敢随意进攻,他动,关羽也动,一进,总被正面挡在。

便围着关羽打转,伺机从侧面进攻,剑走偏锋。

但是关羽总是调整身体正对着他,总是没有破绽,攻不进去。

没办法,董良只能用剑尖试探,可还没反应过来,探出去的剑尖猛然被木刀弹开,振的董良几乎要脱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董良已经被顺势而为的环首刀架住了脖子。

尴尬的看着关羽,关羽也没说什么,收回木刀,看着董良说:“存初,武艺可以练,但是气势很难练,习惯也很难纠正,你的武艺现在问题不是出在用法上,而是出在思路上。”

董良听着关羽的评价,若有所思。

关羽捋着胡子继续说,“你总想剑走偏锋,寻找破绽,而缺乏正面对敌的勇气。”

董良有些惭愧,后世而来的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要见过许多的社会真相了,经历了生活的打磨,人总是要变得圆滑。

他算是坚持的比较久的,一开始上学的时候清高,可清高不见得就对,他有曾想用君子的要求去追求,可是人情练达和世故的界限太难把握,孔老夫子一大把年纪才说自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自己则是在这界限中混沌了。

久而久之,随波逐流,棱角也磨平了。对于普通人来说,磨平了棱角,日子能过的顺畅一些有未必不是好事。

可是如今董良现在生活在乱世,在乱世里,不去挣,不去拼,不去亮剑,怎么能赢呢?

董良需要从小市民的思考方式里解脱出来了。

该拼拼,该狠狠。

董良仔细的检讨自己,关羽见董良陷入沉思,也不再打扰,默默的走开了。

虽然还有话没说,可别人说的总不如自己思考来的深刻。关羽很想栽培董良,董良知道为刘备笼络人才,关羽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董良又检讨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怕疼,不敢拼,总想毫发无损的胜利,这是不可取的,后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总是不想有任何损失,瞻前顾后的要求十全十美,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二是底子薄,实力不够,不敢拼。如果刚才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董良也许咬咬牙,挨上一两下,摧枯拉朽的上了,可自己实力不足,连拼的本钱都没有,输了就一败涂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光武艺如此,日后帮助刘玄德,也要夯实势力的基础,有足够的实力才能经历失败。”

孙权打合肥几番失利还能再打。周瑜没了有鲁肃,吕蒙,陆逊……

可刘关张等人去了,只能廖化作先锋。

曹操败了赤壁还能打汉中,可刘备失去了荆州,败了夷陵之战就葬送了半壁江山。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董良心里想着,一抬头,发现关羽不见了,就放下武器,回去洗漱,准备吃饭。

练了半天,肚子也饿了。

董良回到房间,等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开饭,肚子饿的咕咕叫,才反应过来,恐怕要九点多才吃饭,古代好像吃两餐。

董良饿的心发慌,摸到了后厨,这个点也不是吃饭的点,厨子也不在。

后厨没人,董良翻翻找找,厨房里有米缸,装的满满的大米。也有个小缸,里面是小米。

汝南靠近南方了,稻子和粟都能种。这种交界处,有两种粮食很正常。

稻米亩产高,这汝南城又靠近汝河,不缺水,种了许多稻,在地势不好的地方,又杂种些粟。

董良也不去管那么多,自顾自的升了火,烧起来水。

古代人吃饭习惯不一样,自己也不去管别人吃不吃。倒了几碗水,放了半碗大米,半碗小米,淘一淘下锅煮粥。两种粮食掺一块煮。

统共放了一碗粮食,但是煮熟了粮食见了水,能出好多碗饭。

这古代烧柴火,火旺,很快董良就煮好了半锅粥,放冷水上冰一冰,夏日天热饭凉的慢,董良又心急,凉了一会,饿的实在不行了,也顾不了烫,稀里哗啦的半锅粥就下了肚。

喝的董良满头大汗,总算是吃饱了,古代人是吃饭油水少,所以只能多吃,显得饭量大。

董良擦擦头上的汗,腆着有些撑的肚子,悠哉悠哉的回到前厅,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了。